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最近,咱們國家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緩解。

不過呢,又冒出來了一種新的病。

什麼病呢?

豌豆公主病。

典型症狀,下面這位。

因為歐洲新冠疫情爆發,於是回國避風頭。

下飛機後,被接到指定的醫療中心觀察點,進行隔離。

後來呢,就大鬧中心,驚動了工作人員報警。

特警上門詢問,她便義正言辭地說自己三天沒喝水了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事實上,中心在飲食方面,都有配備。

其他被隔離人員也在這裡吃喝,並無異樣。

可這位小姐卻說,她不喝開水!

她一定要喝礦泉水。

特警善意提醒,這裡是隔離區,不是賓館。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小姐又來一句——

隔離區也要保障權利吧?

我們不妨來回顧下,豌豆公主那個童話。

一個女孩流落到一戶人家,說自己是公主,想借宿一晚。

主人將信將疑,於是想了個辦法。

給女孩墊了六層床墊,然後在最下面一層,放了一顆豌豆。

第二天醒來,他們問女孩,昨晚睡得舒服麼?

女孩說,不太舒服,後背有個東西硌著疼。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因為常年養尊處優,所以稍微受到點挫折,都會讓她異常敏感。

豌豆公主病,也是如此。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咱們國家的各行各業,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武漢封城,春節居家,行業停擺,全國馳援。

可以想見,沒有幾戶人家,吃的年夜飯,有以往那麼豐盛。

也沒有幾戶人家,可以像以往那樣,暢遊大江南北。

因為大家都明白,按照醫學專家們給出的建議,積極配合隔離措施,做好個人防護。

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傳人,就能越早戰勝這次疫情。

這位小姐不明白麼?

她明白的是,疫情很危險。

所以她離開了人生地不熟的國外,坐飛機回到了國內,希望在這裡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和家人的關愛。

可是,她可能覺得——

她回國,只是想得到自己享有的救治權利。

卻並沒有想付出自己應盡的隔離義務。

她惦記著國內的免費救治措施,又惦記著國外的礦泉水。

於是,在別人滿足不了她的願望時,她就開始撒潑打鬧。

別以為,這種公主病,是年輕女性的專利。

下面這位姨太太,同樣也是易感人群。

這位已經加入澳大利亞籍的華人,因為疫情,也選擇了回到國內。

可是呢,她依然不遵守隔離規定和社區勸阻。

不自我隔離,不戴口罩,我行我素地每天在小區裡跑步。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終於被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勸誡了,也是一副老孃天下第一的架勢。

“別拿雞毛當令箭!”

“滾!”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然後,頭也不回地把門一關。

直到執法人員上門,也不鬆口。

可當警察問她,你既然是澳洲人,你幹嘛回中國呢?

你來了中國,就得遵守這裡的法律。

她又沒聲了。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這位姨太太跟上面那位小姐一樣,心裡揣著一個明白和一個不明白。

明白在中國,她能得到有效的檢測和救治。

不明白的是,她為何要為其他人,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又是一個只要權利,不要義務的。

那麼,咱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正好,今天遠在大洋對岸的美國,進行了一個頗有意味的採訪。

電視主播連線了《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記者小唐納德·麥克尼爾。

主播一直在暗示,說中國的抗疫措施,缺乏西方式的自由。

麥克尼爾回答——

我們珍視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權利,但如果沒有了生命,就沒法再追求自由與幸福。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或許這句話,便能看清那些豌豆公主病患者的真面目。

表面上,他們追求權利和自由的想法,的確沒錯。

不過,他們在現階段索取的這種自由。

其實,是建立在對其他生命權的漠視基礎上的。

同樣是和第一位小姐那樣二十出頭的姑娘們,為了遏制病情。

她們放棄了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搭上飛機,前往了水深火熱的武漢。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在醫院裡,悉心照料每個患者,將他們從死神手裡拉回來。

同樣是和第二位姨太太那樣的女性,接到命令,就拋下家人,踏上援助的征程。

通宵達旦地醫治病患,好讓疫情得到控制。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才讓現在的中國,幾乎清零。

甚至都有精力,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

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反而轉向了這些海外歸來的輸入性隱患。

在湖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全體醫護人員做出巨大犧牲後換來的階段性勝利果實。

居然還有人覺得回國後就是要四處走動。

那萬一,你就是那個病毒攜帶者,怎麼辦?

因為你要喝礦泉水,可能整個隔離中心的人,都得感染。

因為你要跑健身步,可能整個社區的居民,都得去醫院。

到時候,誰來給他們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其實,真到了關鍵時刻。

上面兩類人,也是那種最先會動用身邊關係,去佔用醫療資源的那種人。

這類人,其實和影視圈的某一類人,非常像。

那就是,流量藝人。

他們的原罪,如出一轍,就是佔用公共資源。

一個人演技平庸,卻佔用了其他演技派的機會。

甚至覺得這還不夠,要讓那些表演獎項都據為己有。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在他們的眼裡,除了自己的幸福,其他人,皆可犧牲。

非常時期,海外華人該不該回國?

既然國家沒禁止,想回的,自然能回。

起先,也正是許多海外華人的物資採購,才幫咱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間。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咱們沒有理由,去排擠患難與共的同胞。

該當賦予的正當權利,當然也不能少。

但是,出了國,就覺得國外的空氣香甜可口,翻臉不認人。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回了國,又搬出自己的外籍身份作威作福。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一下飛機,就說自己歐洲回來的,怎麼這個待遇。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他們滿口的權利自由。

其實,只是單純的自私鬼罷了。

又或者,不過是又當又立罷了

前車之鑑,已經有很多。

國家法律有明文規定,相應的判罰,也不會輕。

你們這幅嘴臉,噁心到家了,活該上熱搜!

犧牲善良人的權利,去滿足這些自私人的權利。

奉勸上面幾位,和其他抱著類似想法的人。

你們啊,是得去看醫生了。

不過,得是精神科的那種。

也別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