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晨宇那首《癌》,你怎麼看?

玲姐娛樂圈


《癌》跟《無字歌》很相似,但比《無字歌》的感覺更強烈。

聽《癌》的感覺,一個字——難受!(額……兩個字了)

沒錯,就是難受,讓你聽了感覺痛不欲生,想趕緊把它關掉,或者直接切歌!

是不是?有木有?正常人聽了都是這個反應的吧。

但是,你說這首歌《癌》是一首失敗的作品嗎?不,它不是失敗的作品。

音樂是藝術,你聽慣了優美的音樂,於是你們就把那些聽起來旋律不優美的音樂就不稱之為藝術了。這是不對的。誰說藝術一定要美的?藝術包容性很大的,不美的東西也能是藝術。

《癌》,顧名思義就是癌症、癌細胞之類的。得了癌症的人是不是讓人痛苦的事情?你能想象哪天醫生告訴你得了癌症,而且是末期時,你會是什麼感受?癌細胞在我們的印象裡是不是一種不好,令人厭惡,畏懼的東西?你聽了《癌》這首歌是不是能感受得到這種令人“難受”的東西?這首歌雖然聽了讓人難受,不喜歡,但是它確實很符合它的名字,很配得起“癌”這個字。這首歌是藝術!

你還記得你小學看美術課本或者歷史課本時,都會提到後印象派畫家畢加索吧。你還記得他的畫作是什麼樣的嗎?

我網上找了兩張給大家看看。你當時看到這些畫時,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反正我第一次看到這些畫時,我這樣想的:哇,這樣的畫也算畫嗎?畫出這種畫的人也算畫家嗎?你是不是也曾這麼想過?但是後人就是把畢加索稱之為藝術家!畫家!而且慢慢也有很多人接受了他的畫。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你對一些別人的創作不認可,其實是自己對“藝術”的理解還比較膚淺?你可能聽慣了流行音樂,聽慣了古典音樂,在你心目中這些美好的旋律才叫藝術,才叫好歌。其實你對藝術的欣賞度還比較狹窄。

我曾經很喜歡流行音樂,同時非常討厭戲曲,家裡的老人整天放一些戲曲來聽,咿咿呀呀的,覺得煩死,覺得不喜歡。後來慢慢地懂得去欣賞,明白到它們也是藝術。人對藝術的理解是會不斷的提升的。就看你現在對藝術的理解到了哪個程度了。

《癌》和《無字歌》不是流行音樂,但它們是藝術。它們通過一些令人難受的聲音來表達歌唱者的心情,你聽了這首歌是什麼感受,就是歌唱者想要你領會的感受。《癌》真的不能像流行音樂那樣,反覆去聽,因為它就是一種會令人難受的歌,你反覆去聽,就是讓自己不自在,或者你有自虐傾向。

有些人無腦吹這兩首歌,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和理解。有些人無腦黑這兩首歌,我覺得也沒必要,因為他們對藝術的理解程度還不夠。


謝_Jim


先來說說華晨宇吧,華晨宇這個小夥子是我從2013年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第一期比賽開始看,看到總決賽獲得冠軍的。那個時候才看海選的時候,就被這個戴著眼鏡,彈著琴的小夥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他看起來雖然呆呆傻傻的,但是在音樂上面他是很自信的。我記得當時的評委尚雯婕十分的欣賞他,而且華晨宇進入到了全國賽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颱風以及音樂素養更是不得了,當時我就預測,這個人以後絕對可以在華語樂壇有一番作為。

果不其然現在的華晨宇已經在內地華語樂壇有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作為原創歌手的他每次表演都能帶給人很多的驚喜。

關於你說的《癌》這一首歌,其實是一首無字歌,是由華晨宇譜曲,時長三分三十五秒。這首歌華晨宇打破常規,用他自己獨特的唱腔來演唱,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和對於癌的恐懼。其實華晨宇也是希望通過這一種演唱方式讓健康的人能夠了解到癌的可怕之處,從而能夠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以及身邊的人。聽這首歌的時候一定要處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不然是體會不到歌中所表達的意義的。

能夠把一首歌用這種方式表達出來,在內地樂壇中應該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了,這也是屬於華晨宇獨特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夠去聽一下華晨宇的其他歌曲,也能夠給你帶來一些震撼。


暴下飯娛樂


有點瘋魔,有點神經質,有點非傳統,據說包含了11種唱腔,其中的卡拉基唱腔中國僅此一人,技術方面的種種種種我都不懂。我只就聽覺感受來說,作為一個癌症患者,我負責任地覺得聽這首歌比化療還難受……我的天,我覺得我渾身的癌細胞都要尖叫著逃走了。我不俗,只是欣賞不能罷了。

我的意思是,“關愛癌症患者”這個噱頭挺好,對於音樂風格的嘗試也挺好。我就覺得不斷妖魔化癌症這事兒挺糟糕的,也不懂描寫病人的痛苦掙扎應該得到怎樣的“懂的人的共鳴”。當然啦,恐怖的聽覺經歷也挺難能可貴的,況且受眾們想要的都不一樣,是吧。


Erik丶BG


如果你拋開歌者華晨宇,

你會覺得這是一首好歌嗎?

如果你拋開歌名《癌》,

你聽這首歌會想到癌嗎?

別不承認你只不過是喜歡你的偶像,覺得他怎麼來都有理罷了。

強行貼金或者自詡很懂不都顯得你們連辨別的能力都還沒有嗎?

一瓶可樂,商店裡賣三塊,火車上賣五塊,肯德基加冰賣15,你都能接受。

這就是你在現場聽的很震撼的原因,你只不過不想承認你的門票買貴了罷了。



甜牛先生


把你嚇哭的《癌》對我來說是一劑良藥—華晨宇的《癌》

《癌》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品

你說聽出了恐懼,我卻聽出了無盡的孤獨-華晨宇的《癌》

一首《癌》,一首華晨宇稱為“癌寶寶”的歌



這是一首人聲實驗作品,華晨宇用獨有的唱腔唱出一種紛繁複雜,像無字碑一樣,留給時代瑰麗的思考,由寧靜、孤獨、黑暗、壓抑、掙扎,到爆發、分裂、恐懼、死亡、釋放、再回歸寧靜、超脫。這首歌曲也只有華晨宇才這麼寫這麼唱,通過人聲實驗性,自由表達,沒有歌詞,依然令人強烈感受對《癌》的恐懼和壓迫感。

與上面的這個歌曲鑑賞一樣,只要有人聽過這首歌,一定會說聽出了恐懼,害怕,不敢聽完,而且現在你會看到好多關於這首歌的負面消息



可對我來說,這也許就是你不想面對的現實的殘酷,也是你最應該知道的一些事實

這是一種深處社會卻無助的感覺,就像《我不是藥神》中的那些白血病患者一樣,活得像社會的棄兒,又如我們努力融入這充滿荊棘的世界,將自己的稜角磨平,變得與世界相合,卻拋棄自己,又如墮入無邊無際的黑洞之中,望向深淵,看到深淵在凝視你,你身處黑暗,無力的漂浮在黑暗中,看不到的是希望

《癌》或許像華晨宇的初衷一樣,展現癌症的痛苦,警示人們重視健康,但仔細想想也是警示你這現實世界的黑暗面

對路人最不友好的一首歌,卻是每次演唱會都必須唱的歌

聽到頭皮發麻,但竟然已經單曲循環停不下來。

只有一隻梧葉 不知多少秋聲


一隻貓的日常話語


這段話寫於他已經出了清晰版音頻後;我最近循環最多的一首歌,但可能你不會喜歡。伴隨著爭議更正常~沒有誰是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喜歡的。音樂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這是為一個癌症藝術展覽配套的主題曲,描述的是癌症過程中的驚恐,掙扎到最後的解脫。配套歌詞說得很對,“這是沒有填詞的純音樂”,他只是把聲音當成一個樂器來處理歌曲。


TT小川說事


難聽的一批,別不承認你只不過是喜歡你的偶像,覺得他怎麼來都有理罷了。

強行貼金或者自詡很懂不都顯得你們連辨別的能力都還沒有嗎?

一瓶可樂,商店裡賣三塊,火車上賣五塊,肯德基加冰賣15,你都能接受。

這就是你在現場聽的很震撼的原因,你只不過不想承認你的門票買貴了罷了。


相聲阿甘


偶然之間在《天籟之戰》這個節目裡聽到華晨宇唱給父親的一首歌《爸我回來了》,那時驚覺華晨宇身上藏了許多的寶藏,他的歌都包含著深遠的含義,有他的想法在裡面不斷的發酵,讓人在他的歌裡沉淪,聽著他空靈富有感染力的嗓音,觀眾不知不覺的被他帶入到他營造出來的世界,順著他的感情走,感受著音樂散發出來的魅力,觸動人心最柔弱的地方,有時候會恍惚華晨宇的每首歌好像是他構造出來的一個小世界,用他的情感對這個小世界注入生命力,折射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堪,而這首《爸我回來了》是華晨宇現場製作,一架鋼琴,鋼琴上的手指緩慢的飛躍,華晨宇夾雜著苦痛無能為力的聲音回想在這個演播廳裡,聲音穿破天際知己人心,家庭暴力的殘酷赤裸裸的呈現在觀眾眼前,紅了眼眶,失了心力。

而華晨宇的這首《癌》進化了,沒有一句歌詞,就像是他的一個聲樂作品,一次即興的完全獨屬於他的風格的表演,他單用旋律完整表達出了這首歌的情緒。

癌症就像一個打不死的惡魔深深的束縛著人類的身體以及靈魂,逃不開掙不掉,一步一步的親眼看著自己被惡魔拖入地獄深淵,由寧靜、孤獨、黑暗、壓抑、掙扎,到爆發、分裂、恐懼、死亡、釋放,最後迴歸於寧靜,在這過程中對癌自發而生的恐懼和壓抑在華晨宇不斷轉換的聲線裡逐漸拔高,輪迴裡走了一遭才深覺生命的可貴。

斗膽想下,華晨宇的這首《癌》想表達的或許不單單是病症這麼簡單,更是這個社會折射出來的病態,謊言摻假,人身攻擊,謠言亂飛,暴力頻發,殘害生命,冷漠旁觀,身處錯誤深淵中卻毫不自知自以為無錯的一群人,《癌》不僅僅是人人懼怕的疾病,更為可怕的是人心已經被腐蝕成癌,人心之癌才是最可怕的,它外表裹著一層看不著摸不清的黑布,當你掀起那成黑布的時候才驚覺內裡早已經腐爛不堪了。

在鳥巢上聽華晨宇唱這首歌,感覺整個人都放空了,周遭的世界寂靜,黑壓壓的一片, 想要逃離,期望趕緊結束,而處在其中的華晨宇更是逼著自己,他說他每次唱這首歌都有一種試著去傷害自己的感覺,那被一點點吞噬卻又無又無助的感覺說不出的難受。

在演唱方面,華晨宇一直在打破固有的常規,用獨有的唱腔唱出一種紛繁複雜,推翻了

以往的音樂審美。

這種小眾的風格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華晨宇一直在前進,對音樂的堅持,對夢想的詮釋,他一直都做得很好,相信以後會更好。


涼秋夜娛


這麼小眾的風格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就像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樣,面對癌症病人需要的是鼓勵和關愛,不管有用沒用鼓勵總是沒有錯的,重要的是活下去,你不瞭解癌症對病人的折磨,但是卻希望他能像你鼓勵的那樣勇敢活下去,是不是很諷刺?

《癌》這首歌讓你深切的感受到癌細胞在體內瘋狂滋長,瘋狂的叫囂,但是卻又無能為力,那種無力感那種恐懼感深深的紮在了你的心裡,揮之不去!Forest Swords的《Hale》

同樣作為一首無字歌,同樣是一種風格,建議聽一下。

那種絕望,那種掙扎,那種苟延殘喘的呼吸聲

幾乎會讓人上癮。

以我十數年看恐怖電影和小說的閱歷,第一次聽,居然在春天的陽光下冒出了冷汗。

而《癌》,怎麼說呢……聽得很過癮。

不可否認,這是一種藝術。

有人說沽名釣譽,無病呻吟,宣傳黑暗…但在有類似經歷的我來看,這首歌很貼切,很有意思。

有這樣經歷的人的內心都是異常堅強的,堅強到無法想象。一首歌,歌曲之外的就不要過多討論了吧,這麼新穎、大膽、不拘一格的音樂,多來一些才好。


好笑君smile


八卦的問一下,他是不是整容了?!和以前的照片比不大像。我不是華晨宇的粉絲,最初認識華晨宇是在《王牌對王牌》這個節目當中,那時候並不知道他唱歌很厲害。偶然的一次聽他唱歌也是在《王牌對王牌》這個節目當中唱的是《情非得已》真的很好聽。對於《癌》這首歌,沒有任何歌詞,據說是表達了對癌症的恐懼,運用了很多唱歌技巧。我一個普通聽眾還真欣賞不了這種藝術,平時應該也不會去聽這種類型的音樂。希望他出多點更大眾一點的歌,不要太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