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百家講堂的“紅人”,知名度比蒙曼還高,如今卻銷聲匿跡

百家講壇是一個為公眾普及歷史知識的一個文化節目。每期節目,央視都會邀請各個高校著名的教授前來講座,由於每個學者的講課風格,知識水平都不同,所以觀眾的喜愛也會有所不同。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女學者,因為在百家講壇的節目當中剖析《論語》,而受到大家的歡迎。這位女學者把《論語》講得通俗易懂,並結合生活中的現實例子,傳遞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在當時是受到大學生以及文藝青年的喜歡。


她曾是百家講堂的“紅人”,知名度比蒙曼還高,如今卻銷聲匿跡


這位百家講壇著名的“紅人”就是于丹,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她的名字。在十年前,于丹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知名度比現在的蒙曼教授還高,是很多人心目中真正的學者,很多學校都邀請她講座。這樣的一位廣受歡迎的學者,如今卻已經聲匿跡,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于丹是通過高考的方式,進入北京聯合大學讀書。後來又到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畢業後順利留在北師大任教,併成為一名國學的教授。2006年,央視推出《百家講壇》節目,于丹就被邀請為節目的嘉賓,對《論語》進行解析。由於這段題目是在國慶黃金週期間播出,所以收視率非常的高,于丹就成為大家重點關注的人物。


她曾是百家講堂的“紅人”,知名度比蒙曼還高,如今卻銷聲匿跡


在講完《論語》之後,于丹在2007年又剖析《莊子》,又贏得觀眾的喜愛。在各地的書店當中,《論語》以及《莊子》這兩本書都是賣得非常火爆,這與于丹的講解有密切的關係。後來于丹根據自己的感悟,自己直接出書,也贏得的市場的廣泛認可,圖書銷售量超過600萬冊。

從2006年到2012年,于丹都是非常的受歡迎,很多人都把她的人生感悟當作生活行為的標準。在東南亞地區,很多大學生都知道于丹是一位國學大師,這就足以說明當年于丹的影響力是有多大。


她曾是百家講堂的“紅人”,知名度比蒙曼還高,如今卻銷聲匿跡


但是,這一切在2012年發生變化。北大舉辦崑曲講座,于丹作為國學大師,也受邀參加。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種特殊的場合,于丹的著裝並不合體。因為于丹的知名度很高,主持人就把她作為最後的發言人。在她上臺演講的時候,北大學生看到她華麗的著裝,與講座的氛圍格格不入,而且她又是外行人士,對崑曲的點評並不到位,所以最終被北大的學生轟下臺。

這次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而關於于丹的負面新聞逐漸增加,更多的國學學者也在不斷質疑她。面對巨大的壓力,于丹選擇沉默,並且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有人說她將的內容都是“雞湯”,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也有人說她是偽學者,自己都言行不一,在生活中非常張揚,而且學會擺架子。


她曾是百家講堂的“紅人”,知名度比蒙曼還高,如今卻銷聲匿跡


如今的于丹已經銷聲匿跡,也沒有電視臺邀請她做節目,現在的年輕一代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她。其實,于丹所講的內容,也是存在爭議。只是她過於張揚,沒有把握好尺度,才會引來大家的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