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之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十三五”收官之考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官子·關子

官子,亦收官。明末大國手過百齡著《官子譜》說過,“官子者,大局既定之後,各守疆界之著也。然大局雖定,而勝負未分,全憑官子。至於活者壓之,死者活之,或成形、或成劫、或便宜數子,皆有定理。”意思就是說,官子扭轉不了大勢,但可以判定生死。收官的功力,凝聚著棋手一盤棋的心血,或功成名就,或功虧一簣,全在一念間。

關子,意關鍵。最早出現在元曲大家關漢卿著《拜月亭》第二折,“孤雲了。做說關子了。”後人阿英在《濰亭聽書記》中解釋為,書中有吃緊處,是日聽者倍多,曰“關子”。通俗來講,關子,既是我國說書人口中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也是外國戲劇家筆下的“戲核”。關子的水平,決定了筆者這部劇的票房,或高朋滿座,或門可羅雀,一切盡在言中。

2020年,對於中國能源來說,既是官子,也是關子。“能源十三五”如何順利收官?各領域能源革命怎樣取得突破?能源安全新戰略能否穩中求進?2020年充滿考驗。

紅利與算法

吳曉波的跨年演說,引用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話,前者是2008年的獲獎者保羅·克魯格曼說的,“在美國長期經濟增長中,技術進步起了80%的作用,投資增長只解決了餘下的20%”;後者是2001年的獲獎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說的,“毀滅的種子是什麼?第一個是繁榮”。

這兩句話,恰恰揭示了當下中國的兩個熱詞,紅利和算法。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紅利消失、紅利顯現的年代。人口紅利的消失,帶走了成本優勢和規模優勢,通過外延式發展的方式再也走不通;人才紅利的顯現,帶來了大批工程師和先進專利技術,讓內涵式發展的方式得以前行。而處在轉型期的廣大企業,如何走好未來的路,關鍵在於選擇哪種解決方案,即算法。

對於能源領域的主力軍煤炭、電力、油氣、核能等行業來說,危險在於這些行業中的企業太大了,多數位於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之列,而未來對於大企業註定是危機之年。因為,未來十年將是5G信息革命和科技智能時代,它給我們帶來的種種變化,將超過以往40年之和。而想擺脫危機,只有徹底拋下過去的種種紅利,跟上世界變化的速度,擁抱科技進步,否則現在的繁榮,可能導致將來的毀滅。

因此,我們在面對過往穩健的成績單的時候,應該多一些關於速度的追問:

1.91億噸,這是中國石油行業的年終答卷,2019年全國原油產量扭轉了連續三年的持續下滑態勢,企穩回升。面對時局動盪,這足夠保障未來的能源安全嗎?

29項,這是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建設的標誌性突破,2019年全國天然氣供應保障總體平穩,“全國一張網”架構基本形成。還要幾年,我國的管道里程才能趕上美國?

3/4,這是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煤礦產能的最新佔比,2019年我國煤炭優質產能持續釋放,向資源富集地區進一步集中。廣大煤炭企業,清潔利用的痛點消除了嗎?

±1100千伏,這是我國已建成跨區輸電通道的最高電壓等級,2019年準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在5G時代,電網建設怎樣快速推進?

出圈與下沉

羅振宇的跨年演說,講了一個曾國藩的故事,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躬身入局。故事講的是,農村裡,有個人出門,看到在一條很窄的田埂上,兩個農夫挑著擔子頂住誰也不讓,因為誰讓誰就得站到水田裡,沾一腳泥。於是,那人走上前,下到田裡,說你們一個把擔子交給我,另一個側下身,不就都過去了嗎。這告訴我們,只要稍稍轉換一下身份,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置身其中的人,看似無解的事,就有了答案。

其實,這就是精英階層念茲在茲的出圈和下沉。所謂出圈,即突破圈層,從小眾走向大眾;所謂下沉,指知識下沉,從北上廣深白領走向小鎮青年。而對於能源領域的生力軍,諸如新能源、儲能、氫能、電動汽車等行業來說,出圈和下沉,尤為關鍵。如果留意這些領域的新聞,就會時常發現,關於一件事,要麼吐槽多在圈內,表揚多在圈外;要麼表揚多在圈內,吐槽多在圈外。

如何才能讓圈內圈外不再雞同鴨講,達成共識?唯有圈內精英主動“降位”,置身圈外讓民眾廣泛參與,才有可能達成令人矚目的商業成就,這正是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題中之義。如果能夠做到以上,我們興許會在2020年看到能源生力軍的欣喜:

處於“全面平價上網”過渡關鍵期的風電和光伏行業,在補貼落實的基礎上,不再糾結政策得失,將目光聚焦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市場開拓,從而在激烈競爭中,成為全球領導者;

憑藉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之機,氫能行業能夠持續升溫,讓越來越多的大眾及企業關注這一領域,並推動我國能源綠色轉型,成為經濟創新的新亮點;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成本不斷下降,儲能行業實現規模化發展,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應急電源等儲能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電化學儲能市場裝機有望達到1.6吉瓦;

這一年將是電動汽車產品極為豐富的一年,車型會更多,分類會更細,全面滿足用戶需求。人們開始相信市場會滌淨雜質、留下真金,讓適者生存,推動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親近與連接

許知遠的跨年演說,提到了梁啟超。他發現,晚清時期的梁啟超和當下的我們離得並不遠。當我們討論眼前這些新技術革命的時候,出生在1873年的梁啟超同樣面臨著一個信息爆炸的世界。那一輪全球化由鐵路、電報所驅動,他一個曾經只讀四書五經的年輕人突然面對報紙雜誌的世界,對他來說,同樣是一種巨大的外來衝擊。

現在看來,青年梁啟超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一個處在時代變幻中的變革者的角色。在經歷了種種不安和無力之後,他並沒有選擇像胡適那樣全盤西化,也沒有如柳田國男一般,去尋找失落的聲音。而是辦起了《時務報》,一面學習西方,一面關注國人。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正處於個體焦慮、集體焦躁之中,很多地方正在失去微小的對話能力,失去真正的溝通和親密感,所以我們形成了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和巨大平臺之間的關係。而要破解這種時代帶來的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樂於與親近對話,保持與世界連接,之於能源領域,藍天保衛戰和“一帶一路”戰略,就是應有之義。

過去一年,天空更藍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加快實施,新增清潔取暖面積約15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達55%,累計替代散燒煤約1億噸,“2+26”重點城市清潔取暖率達75%,超額完成中期目標;未來一年,圍繞大氣汙染防治的務實之舉還將加速推進。

過去一年,能源國際合作更紮實了。海外油氣供應持續穩定,中俄東線天然氣項目建成投產,務實推動與相關國家核電合作,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取得重要進展;未來一年,仍將深化與周邊和沿線國家合作,拓寬“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係,讓我國在全球能源治理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