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今年的地該早種還是晚種?

新大風歌


問:"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今年的地該早種還是晚種?

很多人都答錯了,"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並不是清明在二月裡就應該是在清之後種地,清明在三月裡就在清明之前種地。

季節每年都是固定的,只是農曆的天數不固定,農曆裡的節氣也前後不固定,有早有晚,所以,播種對於節氣來說也是相對固定,每年該節前就節前,該節後就節後。

播種只對陰曆來說可以提前和錯後,對節氣來說沒有提前和錯後,常年該什麼節氣播種,今年還什麼節氣播種。

那兩句話是說清如在二月裡,一定就不在二月上半月,播種也應在二月後期;清明如在三月裡,一定不在三月後期,播種也應在三月前期。

總之,播種的日期就應在清明之後,不管是二月裡的清明還是三月裡的清明,都不應在清明之前土壤溫度太低時播種,都應在土壤溫度提高到清明之後的十二度以上播種。

土壤溫度低於十二度,一般的豆類種子都不會發芽,在土壤里長期不發芽,種子就會爛掉。

除去地膜覆蓋,穀雨前後也是清明之後是播種的最佳時節。


生產隊長老楊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眼瞅著氣溫一天比一天高起來,母親叮囑:這幾天把菜種給拾(種)上吧,今年要在清明節之前早早把菜種撒上,過了清明可就有些遲了。


我這樣的馬大哈種莊稼也好,種蔬菜也罷,總是需要年邁的母親或者婆婆來提醒和督促,去年種菜應該是清明節前一兩天,去年的清明是農曆三月初一,而前年的時候也就是18年清明節,是農曆二月二十,所以前年種菜拖後了十幾天。

也就是說雖然農諺俗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但還是得根據農曆來種菜,否則種早了容易凍壞種子,種晚了耽誤生長,因此農諺又有了這樣: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這句農諺如果不是種地的農民,猛的一看是很難理解透其中的意思,但等農民一指點,大家也就恍然大悟了。

農村有很多老話形容清明節:清明斷雪不斷雪。這句老話是指農曆二月份過清明時,天氣還是陰冷不定,氣溫忽高忽低,導致在清明節時期有可能清雪飄飄。所以這時候就是二月清明不在前,是告訴大家如果清明節在農曆二月份的話,種蔬菜最好不要在清明節前面,此時氣溫沒有穩定下來,撒下的種子有可能會因為天氣寒冷而被凍壞。

另外一句老話是: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咱今天不解釋這句老話的含義了,我只是借用老話清明節下雨這幾個字來分析清明節大概在農曆幾月份,下雨的清明節多在三月份,三月份氣溫上升,溫度基本上穩定下來,因此我們種地最好能夠在清明之前,儘量不要在清明之後,於是三月清明不在後的真正意思出來了。

所以我們根據老話再來深層次剖析,清明節是每年的陽曆4月4日,或者4月5日,陰曆和陽曆總是時間有差距,因此趕來趕去,清明節有時候是在農曆2月份,有時候就到了農曆3月份,於是農民們的種菜還是根據陰曆月份來種植的,也就是說三月初種菜地,清明是個好記的日子而已,於是就用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來提醒大家種菜時節,這樣的提醒是比較適合我這樣的馬大哈。

今年的清明節在農曆三月十二日,根據農諺三月不在後的說法,自然我們是要在清明前把地種上了,也就是說還是三月初種瓜果蔬菜最適宜。


悠然見東山


這是一句關於清明的農諺,和“二月清明花謝,三月清明花不開”是一個意思,清明節一般都是陽曆4月5日,陰曆2月26日左右,而今年的清明節卻在農曆3月12日,因為今年是閏月,所以才會出現清明往後延遲半個月的現象,那麼為什麼說“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呢?聽完下面的解釋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月清明不在前”

頭半句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在農曆二月份內,就不適合在清明節前種植進行播種,因為農曆的二月份就是陽曆的三月份,這時候很多地方的氣溫還沒有回暖,凍土的深度還很厚,如果這時候進行播種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種子受到凍害,影響其生長。如果是一個暖冬的話很容易出現冷暖交替的現象,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倒春寒,不僅對農作物有傷害,同時也會使我們徒勞傷財,所以不建議在農曆二月份種植農作物。

“三月清明不在後”

今年的清明就是農曆3月12日,這主要就是今年閏月的原因,這後半句的意思就是,如果在清明節在農曆三月份,那就不適合在清明節後進行播種。因為農曆3月也就是陽曆5月份,這時候的氣溫會升高很多,溫度過高會使得種子的生長受到限制,而且生長週期短,影響產量和質量,所以不適宜在這個時候播種。

其實農民種植農作物多數都看得是溫度,對於這些農諺只能說有指導意義,但真正種地的時候多數都會考量最近一段時間的溫度、溼度、日照條件等,因此我們對於這句俗語只需要瞭解即可。


一起種植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清明是二十四節氣的一個重要節氣,農民伯伯都利用清明前後播種,今年地是早種還是晚種呢,由於今年潤農曆四月,三月份下種偏早,晚上氣溫低不易發芽,應放在四月份下種為好,晚種為好,早種要做好保溫設備。


自由人軍哥


明日春分,接下來的這個節氣就是清明瞭,四月份清明節是農村都比較注重的一個節日,不僅僅因為這是祭奠先人的節日,也是因為在清明節前後是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時間,老農們還根據種植經驗,歸納出來“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這句老話,以提醒人們注意選擇最佳耕種時間。


清明節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4號,但陰曆就不一定是幾月份了,“二月清明不在前”意思是說如果清明節在農曆二月份,那麼這一年種植農作物最好是在清明節過後。因為在我們北方有一句關於種植的農諺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至於究竟是在清明節前種瓜,還是在清明節之後點豆,要看氣候情況。

農曆2月份是清明節的話,證明氣溫還比較低,比較冷,這個時候地溫低,不適宜過早種植,在很多年份到了清明節的時候還會下雪,如果農作物中的過早,就容易被凍壞,所以二月清明節,不能“在前”種。


三月清明不在後,意思是說如果清明節趕在農曆3月份的話,那這個時候要耕種作物就不要再拖了,至少要提前著手育苗了,不然種啥都晚別人一步。去年我們家種葫蘆,就是過了清明節之後才育的苗,結果等到種下了看別人家葫蘆苗都長老高了,雖然最後也結了不少葫蘆,但是很多不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種的太晚,生長期短了的緣故。但至少提醒我們,如果清明節在農曆三月份,要種植水果蔬菜、莊稼的就不要拖拉,即使不用提前很久,但也別拖到四五月份種。


今年的清明節是在農曆3月12,通過老話來推斷,今年種瓜果蔬菜應該要及時,別拖到清明節以後,像最近這兩天,我們北方最高氣溫都能達到零上20度左右,這溫度已經很高了,接下來這一個周氣溫都在零上7度到20度之間,大家可以準備好育苗,還有正好半個月的時間,可以挑選個合適的時候種植了。


一品小十六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想說:氣溫決定你今年的地是早中還是晚中?

今年有個閏四月,有人說會有倒春寒,還有人預測年後氣溫會不會到後面會冷一些,可是到現在,氣溫一天比一天回暖,以往年相比,今年可謂是各暖春。

今年的氣溫比往年都回升得快一些,農村的房前屋後春暖花開,還沒有到清明,茶葉地裡已經人員滿坡,樹梢發滿了芽尖,往年採茶的時間都會在三月底,今年足足提前了半個月。這就說明今年的氣溫回升的很快,目前的日氣溫均在20度左右,這樣的氣溫就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導致很多農作物不得不提前下土開始種植。

很多蔬菜也可以開始種植,也凍不死了,比往年提前了半個月的時間,去年的稻穀田已荒廢了幾個月,今年已早早的耕耘了,大地已甦醒,萬物復甦,農村又開始了一片忙碌的景象。所以說今年的地會是早中。

我的分享就是這些,謝謝大家的觀看





鞋了門


農村關於春種的諺語: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年的春種農忙是早種好還是晚種好?

首先在回答今天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清明節在我們這裡又被稱為踏青節,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中,每逢清明節這天人們都有外出踏青、掃墓祭祖的習慣。在我們民間清明節這天還有包粽子、打蒿子粑粑的習俗。其實不僅僅如此,清明節在我們農動人民的眼裡它不只是個簡單的節日,更重要的是關於節氣的故事。

清明節是我國古法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大概在陽曆的4月5號左右。每年的清明節一過大地的氣溫開始逐漸上升,降雨也隨之增加,大地萬物復甦,到處一片生機勃勃。因此這也是我們勞動人民安排春種農忙最好的時節,清明節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訊息,彷彿再告訴人們是時候下地播種了。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

上文我們說到,每年的清明節大概在陽曆的4月5號左右,如果換算成農曆的話,大概是每年的2月26號左右。我不知道這幾天大家都有沒有發現,2020年的清明節是竟然是農曆的3月12號,怎麼今年的清明節好像和往年的清明節不一樣呢?時間往後推遲了將近半個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今年是四年一遇的閏年,由於時間上的偏差,清明節也相應的往後推遲了不少。

再次回到我們今天的話題,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其實它所反應的是一個規律性問題,同時也是對我們農民春種農忙時節一個很好的把握。平年的清明節大概在每年的二月份的下旬,那麼我們安排春種的時間不可以在清明的之前,否則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比如說溫度、降雨等,都可能成為春種農忙的一大阻礙。閏年的清明節大概在每年的三月份中上旬,那麼我們安排春種的時間不可以在清明節之後,否則作物生長髮育的時間過短,在產量上和品質上可能會有很大的欠缺。


溫馨提示:農諺: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畢竟這只是農諺而已,因此我們在安排春種農事的時候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天氣狀況來定,切不可一味地復古,做事做人一定都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後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小編這廂有禮了!


職業農民的故事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清明節氣就要到了。清明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隨著清明節氣的到來,氣溫回升速度會越來越快,降雨量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清明節的到來,也意味著農民也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正是因為清明節在農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清明節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地該早種還是晚種呢?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氣在農曆的二月,那麼在清明節氣後農民才要耕作,如果清明節氣在農曆三月的話,那麼農民耕作應該在清明節氣後再耕作,而不是在清明節氣前。

之所以會有“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的說法,是因為節氣和農曆的關係而導致。清明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對氣候、物候、季節等變化劃分的,雖然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人總結出來的,但是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和公曆的計算方法一致,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上的體現也幾乎一致,比如每年的清明節氣都在每年的4月5日或4月6日。

農曆則是將陰曆和陽曆結合在一起,並加入二十四節氣的記錄時間的歷法。因為陰曆和公曆每年都有相差,所以每三年便會有一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便是閏年。也正是因為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的關係,所以才會在有些年份,清明節是在農曆二月份,而有的年份則是在農曆三月份。

在瞭解了“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的原因後,我們再來看一下今年是早種地還是晚種地。今年清明節是在農曆的三月十二,所以便是清明不在後,所以今年種地應該在清明節氣前進行。其實從現在也可以能知道為何今年要早耕作,雖然現在距離清明節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段時間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小草已經發芽,果樹也開始開花,如果等到清明節氣後在耕作,便會錯過最佳的耕作時間,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農村關於節氣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出來的,對現在農事安排依然有很重要的影響。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清明節的俗語,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首先,應該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在農曆的二月份,那麼就不應該在清明節前播種;如果清明節在農曆的三月份,就不應該在清明節後播種。

今年的清明節在農曆的3月份,是不是應該提前播種呢?

其實,應該不應該提前播種,一定要根據地溫來決定。倘若地溫適宜,就應該適時播種;倘若地溫還沒有達到農作物發芽的要求,就不能進行播種。依據相關資料介紹,對於大部分農作物來說,其發芽所需要的地溫一般為12 ℃以上;倘若地溫太低,就會影響種子的發芽,如果種子長期“窩”在土壤中不能發芽,就有可能導致種子黴變。所以,地溫的高低才能決定是不是能夠播種。僅靠這句農諺是無法決定能否播種的。

在好幾年之前,我就幹過一件很傻的事情。在那一年的時候,農曆二月中旬的溫度就有二十七八度了。於是,我播種了豆角種子。可誰知到了下旬的時候,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倒春寒的天氣狀況,從而導致土壤中剛剛萌發的豆角種子因寒冷而萎縮,最後,全部發生了黴變。使我損失了許多豆角種子。

因此,在春季播種時,切不可操之過急。一般情況下,應在農曆的三月初時播種為宜。因為到了三月初的時候,冷空氣會逐漸退居西伯利亞,暖溼氣流會逐漸北上,發生倒春寒的概率已經非常低了。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在種子播種的問題上不能光看農諺,應該依據地溫的情況來決定。倘若地溫太低,是不能夠播種的;倘若地溫尚可,就應該進行播種。


老胡說三農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今年的地該早種還是晚種?

時間過了真快,後天就是春分節氣了,春分到來,意味著春天真的要來了,農民要開始春耕春播了。


再過半個月,4月4號就是我國傳統清明佳節了,今年清明節有三天假期,人們可以擁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當然清明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清明掃墓了,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文化,是宗親文化的傳承。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讀起來不是很通順,我們來分解一下。這裡面說的二月三月都是農曆的說法,這句話說的是農民春耕與清明時間的關係。

“二月清明不在前”說的是,清明節在農曆二月的話,農民種植莊稼不能在清明前,而應該是在清明節之後。


“三月清明不在後”說的是,清明節在農曆三月的話,農民春耕不能在清明後,春耕應該是在清明節之前。

那今年清明節農曆是幾月份呢?二月還是三月呢?2020年清明節是在4月4號,是農曆三月十二,可以看出清明節是在三月,這樣春耕應該是在清明節之前。

其實,這農曆二月與三月耕種最大的區別就是關於溫度的問題。清明節來的早,說明溫度低,不合適春耕,需要向後推移,清明節來得晚,氣溫高,農民要早點根據溫度來播種。今年如今,長江流域氣溫已經到20多℃了,農民早已經開始春耕了,今年應該是早種。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