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間再現“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購隔夜利率也破1%了

定向降準之後,流動性更寬鬆了!

近日,銀行間兩大隔夜資金利率連續兩日跌破1%。備受關注的是,交易所國債逆回購隔夜利率也跌破了1%,這是今年來首次出現。有市場人士感嘆,儘管知道最近資金面比較寬鬆,但破1%還是有點意外。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定向降準是近幾日資金利率低位運行的主要因素。另外,受疫情影響,前期流動性的投放、節後現金迴流銀行體系、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等對資金面的寬鬆起到了支撐作用。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還對記者表示,市場近期尚未完全復工復產也是銀行間流動性淤積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在資金面連續多日的寬鬆之下,市場多數觀點認為,儘管前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利率不變,但20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將大概率下行,一年期將下調5bp(基點),5年期以上保持不變。

資金利率連續下跌

近期,資金市場上“量的充足”通過“價格的下行”得到了直觀印證。儘管前幾日短期限品種資金加權平均利率有所上行,但在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後,流動性更加充裕了。資金利率連連下跌,直逼去年的低位。

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央行已連續23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操作,為2018年12月以來最長的逆回購操作空窗期,當時是連停了36天。但這也沒有“撼動”資金面的寬鬆態勢,近日隔夜資金利率更是連續兩日跌破了1%。

3月18日,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0.9630%,下跌12bp;DR001(銀存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加權平均利率收報0.9548%,下跌11.72bp;19日,隔夜Shibor繼續走低,報0.8460%,下跌11.72bp;DR001加權平均利率收報0.8355%,下跌11.93bp。

银行间再现“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购隔夜利率也破1%了
银行间再现“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购隔夜利率也破1%了

更能反映市場流動性的DR007亦同步走低,實際上,進入3月後,DR007加權平均利率連續多日低於2%,在1.9%上下波動,19日收盤報1.6290%,下跌4.73bp,明顯低於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40%。

與此同時,交易所隔夜國債逆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也跌破1%,19日,R-001和GC001加權均價分別報0.9092%和0.9080%。

银行间再现“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购隔夜利率也破1%了银行间再现“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购隔夜利率也破1%了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定向降準是近幾日資金利率低位運行的主要因素。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實施,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另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除了降準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第一財經表示,此前針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以及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等措施,也使得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壓力得到明顯緩解。

丁爽還對記者表示,市場近期尚未完全復工復產也是使得流動性淤積在銀行間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企業復工復產已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但對資金的需求可能還沒完全跟上,在企業產能達到完整水準之後,對資金的需求將恢復正常,到時利率可能會有一些反彈。”他說道。

另從大方向看,前期流動性的投放、節後現金迴流銀行體系、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等對資金面的寬鬆起到了支撐作用。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淨回籠1170億元,同時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總的流動性投放約6830億元,稍高於2019年同期。

LPR大概率下行

資金面持續寬鬆背景下,市場對3月LPR下行的預期更為強烈,討論多聚焦在一年期LPR是下調5bp還是10bp上。至於5年期以上LPR,市場普遍的觀點是考慮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將保持不變。

丁爽對記者表示,預計一年期LPR會下降5bp,主要是由於16日開展的定向降準相當於25bp全面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報價行有縮減報價點差的動力。

中信證券固收團隊也稱,“貨幣政策在海外大幅寬鬆的背景下仍然不動如山,很大概率是因為3月LPR報價已經能在利差壓縮的引導下確定性下行。”這是考慮到16日開展的MLF操作利率未如市場預期下調,反映貨幣政策短期內仍以降準和壓降利差為主。

16日,MLF操作利率不變,由此,3月LPR報價基準也將維持3.15%不變。自2019年8月LPR報價改革以來,除前兩次報價LPR與MLF的利差有所收窄外,此後歷次MLF與LPR之間90bp的利差始終維持不變。

中信證券分析稱,這側面說明銀行本身在負債成本剛性約束下繼續壓縮利差的動力不足。而2月份以來資金利率大幅下行有助於銀行負債成本下行,進而引導LPR下行。

對於後續貨幣政策寬鬆的空間,溫彬表示,目前發達國家的存款準備金率普遍下調至零水平,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平均水平在10%左右,相較之下,還有很大降準空間,同時配合逆回購、MLF、SLF(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以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使市場利率穩中有降。

他還提及,“當前貨幣政策和金融工作的核心是降低融資成本,要進一步釋放LPR改革潛力,適時適度下調MLF和存款基準利率,引導LPR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而在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之下,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曹源源告訴記者,美聯儲重啟金融危機貨幣政策模式,也將使我國貨幣政策靈活調整的空間擴大。基於人民幣匯率波動整體可控的考量,貨幣政策更加註重“以我為主”。即在人民幣走勢可控的預期下,央行仍將延續同方向、小幅度的貨幣政策調整模式,在穩增長、控通脹和防風險之間把握好平衡。

曹源源還預計,二季度政策利率體系中的MLF利率有望再度下調10bp;下半年伴隨通脹形勢緩和,央行還有可能小幅下調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

丁爽也稱,展望今年的“降息”,預計MLF利率將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各降10bp,但相比國外,國內貨幣政策總體寬鬆空間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