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社保新政已經實施,2020開始未繳滿15年的,全都這樣處理!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教授鍾偉曾拋出一個驚人的觀點:類似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

注意!社保新政已經實施,2020開始未繳滿15年的,全都這樣處理!


未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社保與大家都會是息息相關的東西,職工對此尤其熟悉,因為每個月社保都在從工資里扣費。關於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大家都知道養老保險需要繳齊15年,參保者才能夠在退休後享受養老待遇,按月領取養老金。


但是,不乏有參保者沒有繳滿15年的情況,比如說從單位辭職的員工出來後沒有繼續繳納社保,或者自由職業者想要自行參保的時候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已經不足15年了。以前,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一次性補齊社保,但是現在卻不行了。


按照現在執行的社保新規來看,一次性補繳已經被叫停。新規明確規定:各個地區都不得違反我國的規定,採取一次性補繳費的方法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其他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範圍。也就是說,新規定並沒有全盤禁止一次性補繳社保,只是對能一次性補繳社保的人員進行了條件限制。

現在很明顯的,社保沒有繳滿15年只有3種處理方式:


1. 放棄繳納


不再繳納社保,達到退休年齡(或達到退休年齡前去世、出國定居等)後一次性將繳納過的養老保險,即個人養老賬號裡的錢取出來。現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不再免費發放養老錢,也就是說,以後養老無非就是養老保險發放、子女贍養、存款養老這樣。


2. 按年補繳


雖然一次性補繳受到限制,但是社保補繳這件事本身沒有受限;也就是說,參保者如果願意,可以一年一年的按年繳納,直到繳滿15年又達到退休年齡,再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樣的方式適合欠缺年限不多的情況,如果欠的年限太多,距離退休年齡又太近或者已經達到退休年齡,按年繳納至滿15年,以後領取的年限就會相應縮短。


3. 一次性補齊


按照現在的規定,可以一次性補齊養老保險年限的一共有三種情況:一是當地戶口且在1961年至1982年間的下鄉知青;二是在當地曾經參加過社保,但繳費年限未足15年的大齡已退休人員,要求男性65週歲以上,女性在60週歲以上;三是曾在國企或事業單位工作且2011年前退休的職工。


7大理由,告訴你商保必不可少


1、社保一般沒有生命保額


若因疾病身故,社保不可能像商業保險那樣賠付數十萬給被保險人,只能給予撫卹金。


2、社保沒有豁免保費的功能


所謂保費豁免,是指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某些特定情況下導致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時,由保險公司獲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繳納後續保費,保險合同仍然有效。

比如在保險公司購買養老保險,投保人發生重大疾病(包括意外)時,那麼餘下的未繳保費可能都不用繳了,而社保還是要繳。


3、養老僅靠社保是不夠的


成熟國家的社保也只能解決老年30%-40%的費用,社保的基礎性也決定了其只能保障被保險人在年老時有飯吃而不是有肉吃,如果要過上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就要依靠其他的儲蓄和投資了。


4、社保沒有避稅功能


我國即將實施遺產稅和贈與稅,會讓更多的私人財富變為國家所有。因此,越來越多的富人開始使用商業保險進行避稅,因為商業保險所存的錢是給受益人而不是繼承人,所以是不用繳納稅款的。


5、商業保險的賬戶不能被凍結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個因破產且欠債上億,所有銀行賬戶被凍結查封的人,如果他之前在保險賬戶存入足夠的錢,那麼他仍然能夠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注意!社保新政已經實施,2020開始未繳滿15年的,全都這樣處理!


6、社保只報銷社保藥品目錄中的藥品


社保對新藥及一些進口的昂貴藥品一般是報銷不了的,而商業保險卻可以報銷。


7、社保對醫療實行報銷制度


先墊錢後報銷,而商業保險多了一種補償方法,先賠錢後治療。通常人患病後,除了直接的醫療費用外,還會產生以下三方面的費用:



二是不能工作而失去收入來源費用;


三是發生重疾後的後續治療費、營養費、護理費等。這些費用都可以通過商業保險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