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高60元/斤,現在20元/斤不到,坐上過山車的鱖魚,給你什麼啟示?

海洋與漁業


提起鱖魚不盡人意的市場行情,應該是從去年就出現了,2019年7月份根據水產養殖網的價格公佈數據來看,當時的價格是最高的,而到了十月一黃金週時期,整個魚價就開始被打破原型,從最好塘口批發價格60元/斤,先是降到50多元,然後40多元,然後腰斬到30元,最後連20元不到,可以說已經開始跌破成本價了。

養殖行業市場利潤很高,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由於市場上的產品的價格由供應關係決定,當市場上供大於求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價格的崩塌,過山車的鱖魚,應該讓我們總結出更多的經驗和啟示。

首先在以後的養殖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市場的供需變化,當價格攀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養殖戶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避免盲目跟風造成更大的損失。正是因為前期鱖魚價格的不斷攀升,所以很多人都盲目進入鱖魚行業,大量人員的湧入導致了鱖魚的苗種、飼料和塘租的大幅度提升,大大增加了養殖成本。

再有當養殖過程中集中出現產品的大規模上市的時候,正說明市場供給已經大大超過銷量了,這個時候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開始減少產能,前段時間鱖魚產量過剩的情況下,正式因為很多人都迷信豬肉漲價會帶動拉昇鱖魚的價格,所有的養殖戶都不原因放棄,都在一直盲目支撐,最後就有很多人因為資金問題導致賠不起,退出了養殖行業。

還有就是在今後的養殖行業中,建議養殖戶不要輕易改換養殖品種,不能根據市場的銷售好壞盲目跟風,堅持在一個產品上下功夫,提升自己的養殖技術和水平,將成本控制在最低位,即使市場上偶爾遭遇到價格行情變化,也不會輕易虧本,按照現在的鱖魚養殖週期來看,今年的價格低迷,很有可能會換來明年甚至後年還不錯的價格。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迎來過山車的價格頂峰。

所以養殖行業要想盈利,必須對市場的各種信息進行歸納和分析,切忌盲目跟風,在價格週期的頂端切莫盲目進入,在價格低谷的時候也不要盲目退出,把握好養殖產品的週期性規律,規避養殖風險,才能獲得最大的盈利。

去年最高60元/斤,現在20元/斤不到,坐上過山車的鱖魚,給你什麼啟示?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去年最高60元/斤,現在20元/斤不到,坐上過山車的鱖魚,給你什麼啟示?

說起鱖魚,作為湖北黃石人,我們有很深的感情,這是因為唐代詩人張志和寫的一首《漁歌子》這首詩裡面就有鱖魚的身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就是這首詩,說到陽春三月,桃花開了,鱖魚肥了,山前長江下的流水,真是一幅春天依依不捨的美景。

鱖魚不是很常見的魚類,可以說是身價比較高的淡水魚類,在長江流域分佈有純野生的。鱖魚以刺少,肉質鮮嫩,深受人們喜愛,但是鱖魚不常見,價格也比較高,一般只在酒席中比較常見,這道菜價格也是不菲的。作為普通人不會經常吃鱖魚的,題主說到鱖魚60元一斤,還是有點保守的,再酒席旺季的時候,鱖魚價格還要高。


但是時過境遷,如今鱖魚也走下了神壇,這主要原因還是需求量少了,這也是因為消費不旺了。消費決定價格,沒有消費,只有價格下降。

鱖魚貴也是有道理的,野生的鱖魚生長速度很慢的,主要以小魚小蝦為食,並且吃吃活食,生性兇猛,肉食動物魚類,是宴席上的常客。

今年因為春節期間特殊事件,導致人們復工晚,人們消費能力會有很大影響,高消費的鱖魚市場可能會縮小一些,養殖鱖魚要謹慎選擇。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鱖魚又名桂花魚,以其肉質鮮美,產量稀少而聞名。鱖魚對於養殖水體要求比較高,是一種食肉型兇猛魚類,它生長非常迅速,從幼苗期長到成魚期也只要幾個月時間,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珍貴淡水魚類。

鱖魚肉質鮮嫩肥厚,其營養蛋白質價值比較高,老年人,中年人,小孩都比較喜歡吃。它可以清蒸,也可以紅燒,一般鱖魚都是進入高檔酒店裡面清蒸深受大眾老百姓的喜愛。隨著這些年水產養殖業的持續發生,鱖魚的成魚養殖從剛開始的套養,發展到今天的池塘專養,從最初的畝產十幾斤,到今天能夠畝產幾百斤都是養殖技術的不斷提升得來的。

起初都是用來套養,像蓮塘,小龍蝦塘螃蟹塘等。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攀升,後來又有了池塘專養,發展到如今的畝產幾百斤,其價格也隨著產量的不斷提升而不斷下降。起初產量低,需求量大,價格長年上升,後因小龍蝦的發展成各種套養,而後又專養,產量的不斷提升也導致了鱖魚的價格持續下滑,從前幾年的池塘成交價均價20多塊,到如今的均價只有十五六塊,速度滑落之快猶如過山車。隨著今後養殖面積會不斷擴大,價格還會下跌,想養殖鱖魚的朋友請還三思而後行。

,從鱖魚的養殖發展,受到最大的啟示就是任何養殖都要良性循環,按照市場發展規律來判斷,避免盲目跟風盲目擴張而帶來不必要的經濟上的損失。


農人王哥


鱖魚,也叫桂花魚,用我們當地的方言,就叫它“計劃魚”。對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一直不得其解,問了一些村裡的老人們,他們也說不出啥,只說一直這樣叫。有人說,鱖魚比較狡猾難捕撈,所以才叫“計劃魚”。

鱖魚,在我們當地有野生存在的,以捕魚為生的村民經常會捕撈到野生鱖魚。用漁民他們的話來說,只要每次能夠捕撈到幾條鱖魚,一天的收益,就有保障了。這也說明了鱖魚的價格一直比較高,一般都是作為高檔餐館才有的菜類。說實話,雖然,我們這裡一直有鱖魚,但是我自己第一次吃,卻是在前幾年,甚至也算得上是自己第一次親眼見到野生鱖魚。


因為鱖魚肉質細嫩,全身沒有什麼小刺,所以家人說弄一條野生鱖魚,給孩子吃下看看。於是,就特意給捕魚的朋友說了下,讓他什麼時候捕到了鱖魚,就給我們留著。大概過了幾天,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野生鱖魚,價格一斤35元。可以說,一斤35元的魚,在我們當地全非常貴的魚了。

也正是因為鱖魚的價格非常的高,當地有一些漁民開始嘗試著養殖鱖魚。因為我們當地的水質還可以,所以基本都養殖的比較成功,收益也是很不錯的。但是,隨著養殖鱖魚的人,越來越多,鱖魚的價格也在逐步降低,從40元左右一斤,一路跌到20元一斤。即使是這個價格,鱖魚的價格還是比四大家魚的價格要高很多。但是因為前期利潤高,很多人在湧入鱖魚養殖的時候,就大幹特幹,投資巨大,最後遭遇這樣的問題。


那麼,像鱖魚的價格出現這樣大的跌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一、物以稀為貴。因為鱖魚開始特別的稀少,而且魚肉品質非常的高,所以是鱖魚的價格非常高。但是,隨著人工養殖的增多,市面上的鱖魚也越來越多,價格自然會有所回落。這個是必然現象,所以也提醒我們在搞種養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的一個趨勢。

二、精打細算。當有些人在發現某某行業很火的時候,就想著大賺特賺,不計成本的投入一大筆資金。隨著自己慢慢見成效的時候,才發現市場上的鱖魚價格下跌,導致出現和一開始預算的情況不同。導致投入產出比並不好,才發覺自己掉坑裡了。所以說,我們即使看到了鱖魚的發展前景,也要理性、有計劃的進入。


三、目光要長遠。鱖魚的價格出現下跌是必然的結果,但是我們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首先在頭腦裡有品牌意識,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特點,提升自己的鱖魚的品牌可信度。只有塑造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眾多鱖魚中脫穎而出。


著迷大鄉村


鱖魚又名桂花魚,以其肉質鮮美,產量稀少而聞名。鱖魚對於養殖水體要求比較高,是一種食肉型兇猛魚類,它生長非常迅速,從幼苗期長到成魚期也只要幾個月時間,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珍貴淡水魚類。


鐵鷹王者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市場行情就是這樣,誰也不能左右,當然疫情有一定影響,有很多養殖戶都存塘量很多,本來打算過年賣,可是遇到肺炎,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個人財運問題,,


用戶農人小三


鱖魚一直以來就是餐桌上的一條名貴魚,在所有的養殖品種當中,鱖魚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特種魚,養殖成本相對較高,銷售價格也相對較高,利潤情況也是很可觀,這幾年隨著養殖技術的陸續推廣,養殖鱖魚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隨著部分廠家配合飼料養殖鱖魚的模式慢慢推廣,鱖魚的養殖規模呈現逐年增加的勢頭。在2019年開春後鱖魚價格一路走高,最高的時候標魚塘口價格飆升到60元/斤,出現了近十幾年最好的價格,更是吸引一大波養殖戶的關注。不過下半年魚價開始大幅下滑,最便宜的時候標魚價格只有20元/斤出點頭,養殖戶的心理落差很大,入冬之後還有不少魚沒賣,結果又趕上疫情帶來的飯店關張,鱖魚的銷量更是慘不忍睹,二三月份大量鱖魚積壓。近期儘管疫情好轉了,飯店堂食也大量開放了,但進店消費的人數還遲遲上不去,鱖魚的銷量依然沒有好轉,預計上半年鱖魚的價格估計很難回暖。


豬價分析


物價這個東西就是隨行就市水漲船高,進貨便宜就賣價低一些,進貨高賣的比之前就高一些,這些都懂 生意人沒一個傻子 賣價低於進貨價,除非特殊情況也有做慈善白送的……,這種情況也和現在的豬肉行情一樣,該需要用的該買的還是買,只是在量上沒有以前購買量大了,這就是國家機制沒有考慮後果,把環保抓的一刀切毀了不少養殖戶傷透了不少養殖戶的心,反正是不管哪個產品只要是供需不平衡都會導致這樣的後果,所以宏觀調控至關重要……


竹木纖維生態環保裝飾


去年最高60/斤,現在20元/斤不到,坐上過山車的鱖魚,給什麼啟示?今年鱖魚價格的暴跌,還是和疫情關係比較大。

鱖魚,做為一種較為名貴的魚類,其價格水平一直處於中高位,是我國許多宴席上的一道佳餚,口感以嫩滑清香,肉質鮮美而俱稱。

小編曾經有幸經營過水產批發,也販賣過鱖魚,鱖魚的消費群體,一般都是中高檔餐廳用的多,我記得那個時候,去大的水產商處拿貨,多在40元/斤左右,而市場零售價往往要高達58~60元/斤。不要問溢價為什麼這麼高,高鋪租+高死亡率+人工運輸,不賣這麼貴,你根本沒有利潤可言。

今年鱖魚價格之所以跌的這麼厲害,主要還是和防控疫情需要,限制人員聚集消費有關。不是我吹,許多人第一次拿到鱖魚,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做。由於餐廳又關門,許多普通人又不會做,鱖魚即便是價格低,購買的人也不會太多,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鱖魚的滯銷。

鱖魚的滯銷,給我帶來的啟示是:養殖風險大,什麼都要靠天吃飯。今年受疫情影響,低價滯銷的不僅僅是鱖魚,其他的養殖產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國家限制消費,各行各業都在過冬。今年可謂是對養殖業打擊最沉重的一年了。

總之,隨著抗疫勝利的逐步到來,各行各業又會慢慢的恢復往曰的生機和活力,所以大家只要撐過這段艱難時光,鱖魚漲價的春天又會馬上又到來了。


壞男人說小龍蝦


沒吃過,好像我們河南人吃過的也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