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意大利陽臺音樂會的盛景,已經席捲了國內大部分媒體和不少人的朋友圈。意大利國歌旋律婉轉,前奏悠長。前天上午,樓上的住戶用鋼琴奏出國歌,一時間給我帶來一種錯覺——當時的我,似乎正在看意大利國家隊的比賽,眼前浮現出球員們全力大喊出國歌的樣子。

疫情日益嚴峻,刺眼的數字飛速增長:截至3月18日,3.5萬人確診,2978人死亡,死亡率逼近十分之一。如今的意大利,是世界疫情中心的中心。

危機讓意大利人的民族情感愈發具象,就在上週六晚上,意大利天空體育重播2006年世界盃決賽,節目主題是“意大利驕傲”。

正如3月16號意總理孔特所說,能夠在這樣一個微妙而關鍵的時間節點,掌舵這樣一個偉大的集體,他感到“非常驕傲”。

疫情下的兩種聲音

“國歌戰疫”在上週末成為意大利全國熱點活動。疫情發展如此迅速,死亡率高企,意大利人已經從最開始的不在乎,變得有些慌張。這時陽臺上響起的歌聲,確實為民眾注入了信心。

不過到了新的一週,國歌響起的頻率明顯降低。人們奏起Pink Floyd,把平日裡米蘭大教堂廣場上的露天音樂會,搬到了自家門口。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意大利米蘭,一名女性在陽臺上彈奏手風琴 / 網絡

然而意大利國歌“馬梅利之歌”也好,Pink Floyd的“月之暗面”也罷,音樂終究無法掩蓋住另一種令人不安的聲音。這幾天,我一直待在米蘭家中,聽到的救護車聲音,明顯比平日裡來得頻繁。這些聲音背後,是日益嚴峻的米蘭防疫形勢。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意大利的咽拭子測試可以上門進行,所以這些救護車裡,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載著護士去給市民做測試的,並不都是搶救危重病患的車輛。

比米蘭疫情還要嚴重得多的,是鄰近的貝爾加莫和佈雷西亞,以前者為甚。據當地人說,救護車的聲音已經是從早響到晚。前幾天,一段令人心酸的視頻在國內網絡上流傳,內容是貝爾加莫當地的《回聲報》刊載的訃告,平時只佔報紙版面的1-2頁,疫情期間卻已經達到10頁。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意大利貝爾加莫,一名戴著口罩的喪葬工作人員 / 網絡

貝爾加莫本身距離疫情爆發的科多尼奧不遠,地區內的老齡人口眾多,此次疫情損失相當慘重。當地人發出呼喊:“保護好我們的老人,他們創造了意大利六七十年代的經濟奇蹟,保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不僅僅是老人——說得好像他們現在不再對社會有用,他們為人祖輩、為人父母。感謝他們,我們今天才能生活在這裡。”

為什麼疫情在貝爾加莫和佈雷西亞尤為嚴重?我問了幾個在當地的朋友,大家比較相信的一個理論是,該地區與德國商業來往密切,而德國與中國的工業合作、貿易往來都遠甚於意大利。此前意大利國內一致認定來自科多尼奧的38歲M姓男子是“一號病人”。如今,更多的人開始相信,“一號病人”在意大利其實有不止一人,感染時間大體相近,而整個歐洲的“零號病人”則是一個30多歲的德國人,在一月下旬就已經表現出症狀。

有意大利人認為,疫情在意大利發展前期,所有的注意力和應對重心都放在了科多尼奧、洛迪鎮和周邊地區,對於貝爾加莫以及意大利北部其他地區的潛在危險缺乏預判,浪費了抗疫的黃金時間。

3月17日的一個壞消息,讓意大利人的心都緊了一下。貝爾加莫定點醫院的80張ICU床位,已經全部佔滿。意大利民事保護部長博雷利對此表示,將在貝爾加莫新建方艙醫院。倫巴第大區人口稠密,床位資源並不充足,醫療資源已經逼近極限。這幾日,意大利醫護人員集體打出的一個標語:“我們在路上,但請你們待在家裡”(Noi stiamo in corsia, ma voi state a casa),與他們臉上佈滿勒痕的工作照一起,刷屏意大利網絡,感動了民眾,卻也展示出在異常兇猛的疫情面前,意大利最發達的地區已是背水一戰。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打出標語的醫護人員 / 網絡

而且,在很多專家和民眾看來,目前的感染人數還是被嚴重低估了。在資源緊缺的倫巴第,檢測試紙只會發放給病情比較嚴重的疑患,以及與確診患者有過接觸的人。有認識的朋友這幾日持續發燒,體溫達到近39度,且本身就是醫師,都未能得到試紙檢測的機會。

內科專家卡塔貝羅塔(Nino Cartabellotta)表示,意大利現有的實際感染人數,應該已經達到十萬。這樣的檢測口徑,也可以解釋意大利新冠患者的超高死亡率(接近10%)。一組對比:倫巴第大區測試的大多是高度疑患,因此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確診患者入院治療,患者死亡率也超過10%;相比之下,臨近的威尼託大區,採用的是與韓國類似的地毯式檢測方法,因此患者很多是輕症,入院治療的比例不超過30%,死亡率也在3%以下。

米蘭戰疫生活體驗

米蘭的情況又如何?市長朱塞佩·薩拉強調,感染人數漲幅穩定,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病人爆發式增長,米蘭的衛生系統將陷入崩潰。米蘭的數據和情況,沒有貝爾加莫那樣觸目驚心,但發展形勢並不樂觀。截至3月17日,米蘭省的累計感染人數達到2326例,是一個星期前的4倍。

疫情爆發之初的二月底,朱塞佩·薩拉的口號,還是“米蘭不停步”(Milano non si ferma)。這樣的標語代表了不少米蘭民眾彼時的心聲,也一度席捲了當地社媒。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飆升,這一口號最終被“我待在家裡”(Io resto a casa)所代替。作為2015年世博組委會CEO,薩拉履新米蘭市長以來政績頗佳,深得米蘭市民人心,但這一次,他的冒進和缺乏前瞻性,讓不少此前的支持者都坐不住了。

現在,米蘭和整個意大利,都不得不停下腳步。3月9日,總理孔特宣佈,整個意大利都劃入“紅區”。除了商超、藥房和菸草店(不僅僅銷售菸草,還代售各類車票、印花稅票等)以外,所有餐館、酒吧、服裝店和其他“非必需”的商鋪都禁止開門營業。儘管超市仍然開門,但根據防疫衛生要求,人們需要在超市門口排起長隊,人與人之間距離一米,超市內部實行人流量管控,米蘭市民採購一趟,在超市門外要排很久的隊。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米蘭的藥店正常開門,但玻璃上貼著:“沒有口罩”以及“一次只能進兩個人” / 世界說

如此情況下,平時不怎麼喜歡網購的意大利人,也開始打起了外賣的主意。意大利人最喜愛的本地連鎖超市Esselunga質優價廉,不少此前從來沒有參與過網購的意大利人,都蜂擁至超市官網搶購貨品。好消息是,物資的供應暫時還充足,基本沒有出現短缺。本次疫情中,食品生產企業並未停產,讓民眾吃了一顆定心丸。

意大利商戶大多沒怎麼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網購,我本人也因此經歷了一次取消訂單:100多歐元的東西,其中多是剛需食品,在約定的配送時間當天被取消。原因是超市的庫存系統,無法應對疫情帶來的搶購強度。還好有中國超市。網購平臺上,幾家主要的中國商戶會不定時開啟購買通道,時長十來分鐘,非常考驗顧客的在線選貨速度。部分“幸運兒”搶到貨品,成功下單,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就可以進行無接觸派送。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意大利米蘭的一家超市內部 / 網絡

我當然清楚地知道,這“幸運”不僅在於搶到貨品,更在於身在便捷的大城市米蘭,有不少的外賣平臺和超市可選,也在於我身為年輕人,懂得怎樣迅捷地利用電商,為自己的抗疫助力。我有一些朋友生活在人口低於五萬的小城市,或乾脆住在意大利東北部邊陲鄉下的山上,他們只能自行出門採購。

即使是米蘭市內,也有被邊緣化的人群。前幾天,一個烏克蘭籍的米蘭流浪漢確診新冠,引發部分媒體關注,米蘭有大約三千名流浪漢,他們中的不少人就住在大教堂附近的街巷。疫情當前,市中心空無一人,他們斷絕了經濟來源,福利性質的“每日麵包”領取點,也因為限制人流而暫時關閉。他們很困惑:“政府讓我們待在家裡,可我們無家可歸。”此前羅馬市長拉吉在採訪中表示:“我和所有正在受苦的人在一起,包括那些打黑工的”,意媒的反應是一片譁然。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米蘭的一處超市,沒有人排隊,門口乞討的人沒有防護措施 / 世界說

意大利人寸步難行

孔特的戰疫對策相當堅決:3月16日,政府通過一項名為“治療意大利”(Cura Italia)的行政命令,計劃撥出約250億歐元用於紓困。這一計劃覆蓋了方方面面:堅守崗位的員工,將在本月獲得100歐元的獎金;意大利中小企業眾多,很多公司沒辦法遠程工作,政府為此禁止企業在未來兩個月內主動裁員,並對於沒活兒乾的員工,開啟一個臨時性的失業保險金,時長最多九個星期,這期間他們每月可以享受原來工資50%-80%的失業保險;對於個體戶,政府會給予一次性的600歐元補貼。對於無法營業、月租還要照付的商鋪,政府宣佈三月份租金的60%可以在日後衝抵稅款;另外對於很多在疫情中格外受到衝擊的行業,如農牧漁業、航運業和出租客運,都有特殊的撥款支持。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米蘭市中心裕信銀行大樓的塔頂,用意大利國旗的三色裝點 / 世界說

孔特強調,意大利政府正在採取的抗疫措施“非常強硬”。但在政府做出巨大努力的同時,他也要求民眾配合抗疫。隨著3月9號意大利全境被劃為“紅區”,政府的行政命令馬上下來,所有人員若非處於必要的目的(如工作和醫療),一律不得出行。

這不僅僅是區域封鎖: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你甚至不能離開家門。去超市當然是可以的,不過僅限於離家最近的超市;另一個正當理由是遛狗,不過範圍也僅限於家附近的街區——有不少意大利人開起玩笑,希望可以“租狗”出門。

不過所有人踏出家門之前,都需要填寫一個表格,證明自己出行的正當理由、居住地址和目的地等。3月16日,表格推出2.0版,出行人還需要自證不屬於隔離人群,且新冠病毒檢測不呈陽性。意大利派出國家警察、地方警察、憲兵隊和財政衛隊齊上陣,檢查人員出行情況,且處罰相當嚴格。如果你沒有正當理由出行,比如下樓散個步,一旦被警察發現,等待你的會是200多歐元的罰款。如果是在隔離期、或是病毒攜帶者,則可能會面對刑事責任。

直擊意大利:死亡率近十分之一,陽臺音樂會蓋不住救護車鳴笛

申請出行的表格,在上面需要寫明出行理由、居住地址、目的地,還需自證不屬隔離人群、病毒檢測不呈陽性 / 網頁截圖

法令的實際執行情況似乎因地而異:在佈雷西亞、維羅納這樣的地區中心城市,檢查頗為嚴格;而在米蘭,我和幾個朋友在為數不多的出行裡,都沒有遇到過執行檢查的人員。按我的個人觀察,街上的行人裡大約只有40%左右戴著口罩,這個比例到了超市裡會高一些——畢竟人們去超市大多有備而來。有年輕夫婦推著嬰兒車出來散步,也有少年在空地上踢足球:他們都沒有戴口罩。

在特定的情形下,限行甚至還增加了人們感染的風險:封城之後,米蘭地鐵班次減少,運力下降,個別列車內人員甚至相當擁擠,一米的“安全距離”根本無法保證,出站後的人們怨聲載道。對此,市長薩拉表示,疫情當前,“現在你做什麼都是錯的”。

大多數意大利人還是選擇遵守命令、待在家裡。他們通過“陽臺音樂會”,展示出樂觀精神與音樂天賦,甚至紅遍了中文網絡世界。但如果疫情持續不散,人們還要困在家中數週時間,能否一直保有樂觀平和的心態,還要畫上一個問號。

3月9號意政府的行政命令草案中,已經對疫情的發展態勢做出預測:3月18號當天,新增感染人數將達到峰值,而整波疫情,累計在意大利全國會造成9. 2萬人感染。這樣的估計不算悲觀。意大利的至暗時刻,拐點是否將至,只能留待時間驗證。(文/沈天浩 發自意大利米蘭 責編/朱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