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6家企業上會透露了什麼信號?

暢通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資金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資本市場不斷髮力。今日,發審委將審核6家企業首發申請,值得關注的是,一週六家企業上會打破了之前平均每週4家企業上會的節奏。

筆者認為,企業上會數量的增加透露出兩個信號:一是資本市場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的體現;二是在當前抗“疫”時期,資本市場全力以赴支持企業融資,拓寬融資渠道和提高融資效率。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在股市和債市兩方面不斷髮力,進一步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和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從A股市場來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到3月18日,證監會共審核了31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有30家企業獲得通過,過會率97%。此外,今年以來,證監會已同意4家企業科創板IPO註冊,已核發25家企業的IPO批文,新股審核發行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為了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助力上市公司抗疫、恢復生產,2月14日,證監會公佈了修訂後的再融資新規,新規進一步精簡了發行條件,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

再融資新規落地後,市場反響積極。實施一個多月的時間,截止到3月18日,按照預案公告日,已有119家上市公司新發增發預案,有效緩解了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下部分企業的資金困境。

從債券市場來看,今年1月份我國債券市場託管餘額達到100.4萬億元,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產品涵蓋了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同業存單、熊貓債等多類品種。2020年3月10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61%,較上年末下行52個基點,帶動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監管部門積極採取多項措施,通過債券市場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20年3月10日已累計發行支持疫情防控債券236只、2095億元,用於防護及醫療物資採購生產及運輸、防疫基礎設施及醫院施工建設、民生保障、物價穩定等疫情防控領域。

此外,隨著新證券法3月1日起施行,企業債和公司債發行也全面實施註冊制。這意味著在政策支持下,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規模擴大,融資成本下降,債券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越來越強。

由此來看,通過資本市場的全面深化改革,股市和債市的直接融資功能開始共同發力,將更有效地滿足各類企業的融資需求,在股市和債市的“雙驅動”下,將全面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