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有緣千里來相會。

我和劉連存的相識,還要感謝攝影術誕生180年戛納國際攝影節,讓我們在法國戛納相見並一起經歷了走紅地毯和領取達蓋爾金像獎的難忘時刻。得知他是唐山人,感到非常親切,他的儒雅與謙和氣質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我和唐山有不解之緣。1987年我第一次來唐山,那時候唐山大地震剛剛過去十多年,新唐山已經建設的初具規模。那一年我在唐山體育場拍攝的《雄壯的入場式》(全國第二屆傷殘人運動會),獲得全國海鷗杯攝影大賽金獎。成貴民拍攝的《在共和國的旗幟下》獲得了全國彩色攝影大賽金獎。這屆運動會唐山就誕生了這兩個攝影金獎。所以,唐山也是我的幸運之地。後來我多次來過唐山,對唐山人民自強不息抗爭災難的精神非常敬佩。從好友成貴民那裡得知,劉連存是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全國優秀商業企業家,創建了唐山華盛超市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至今。因為酷愛攝影,又畢業於大學中文專業,給攝影藝術創作打下厚實的文化基礎,多幅作品在全國攝影大展獲獎展出,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事業有成就,攝影也成績斐然。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劉連存和解海龍在法國戛納國際攝影節上

我和劉連存都是50後,同齡人,生活經歷也很相似。從法國回來後,收到了他快遞我的兩本沉甸甸的圖文書《同學50年之後——82位老同學的家庭相冊》。在戛納我們的交談中,他說2019年拍攝編輯了兩本紀實圖文書,沒想到這麼快就看到書了。我知道他更喜歡風光攝影,甚至不遠萬里飛到南極北極拍攝那裡的罕見風光。其實,我也喜歡拍攝風光等藝術攝影,現在我更喜愛新聞紀實攝影的再現。在這全民攝影時代,大家都認為攝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多攝影師在拍攝一段時間後就覺得遇到了瓶頸,也常會問我,我下一步該怎麼做,怎麼拍?或許也正是因為攝影太容易了,所以它太難了。每天都能產生數以億計的照片,這也意味著大量攝影垃圾的產生,所以這個時候也是考驗攝影師的時候,每一個人對攝影的理解都不一樣,對待攝影的出發點也不同,什麼樣的攝影師能夠走得更長遠,不走彎路,這成了眾多攝影師所關注的焦點。實際上作為一名攝影師,首先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自己的喜好,只有確定了這些,才能夠在攝影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劉連存正是通過多年的攝影實踐,找到了一個能夠讓自己過足攝影的癮,又使自己的影像更有社會價值的拍攝專題,通過相機和自己同學的影像展現,講述了唐山人的動人故事。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同學50年之後——82位老同學的家庭相冊》作品

唐山是中國第一輛火車頭的誕生地。劉連存在唐山有這樣一批同學,他們的父輩都是鐵路工廠的工人。這個鐵路工廠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為開灤煤礦修造運煤火車而建立的。這是中國第一家鐵路工廠。因為地處開灤煤礦南部,當地人都叫它“南廠”。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書中劉連存用最多篇幅、10個頁碼展現了“心存感恩善念,人生充實樂觀”的女同學劉桂娟,她就是唐山人自強不息、以堅強的信念戰勝困難的典範。因為體弱多病,劉桂娟很早就病退。在開灤錢營礦工作的丈夫也患病休養。他們收入低又撫養兩個孩子,她靠賣食品、做護工等等補貼家用。丈夫病逝後,生活的重擔壓在劉桂娟身上。她以堅強的毅力照顧老人和孩子,還幫助和救助患難的朋友。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她笑對人生。在講述她的故事中,總共18幅畫面,除了她埋頭工作的3幅照片,有15幅都是她微笑著面對鏡頭。雖然這是非常普通的畫面和場景,但是真實自然,催人淚下。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書中“安居北京最欣慰愛子成大器,閒來垂釣常感嘆逝水逐流年”的馬立民,也是唐山人的典型代表,是那一代50後的代表。馬立民從學校經歷“文革”到下鄉回城當上開灤工人,唐山大地震倖存下來,生活的苦難與快樂都得以飽嘗。退休後他和老伴去北京照顧北京體育大學畢業的博士生兒子一家。書中有這樣兩幅他閒暇時到附近的小清河釣魚的照片,光陰似水,當馬立民想起“文革”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不平凡的經歷,常常眼含熱淚,他感恩新時代,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劉連存正是驅車到北京馬立民家裡,親臨他的生活環境,拍攝記錄下他的生活細節和場景。這也使我想到攝影的記錄功能。通過攝影抒發自己個人的一種情感,表現自己看到的一個景物、一個環境、一個人物、或者是一個瞬間、一種狀態、一個事件……都希望用最好的形式記錄下來,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劉連存正是懷著自己的深厚情感,拍攝了像劉桂娟、馬立民這樣的82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展現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這也正是許多人想知道,唐山大地震過去40多年後,唐山人生活的怎麼樣?這兩本圖文書做了很好的回答。

從攝影的分類上說,劉連存的圖文書屬於環境人像攝影。我是通過拍攝《大眼睛》作品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其實人像攝影也是大家每天都在拍的。拍自己、拍家人、拍朋友、拍路人等等,人像攝影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神態。因為劉連存最熟悉、最理解自己的同學,感同身受,所以拍攝起來得心應手。無論是“當年少先大隊長,一路總是帶頭人”的陳靖華,還是“一輩子搞建築為新唐山增磚添瓦,八間房畝半地兒女雙全至樸至臻”的趙雲霞;無論是“提幹入黨事業輝煌姐是強人,姐妹兩家親如一家朝夕相處”的趙焰,還是“老知青成支部書記老子是好漢,大學生創美食品牌兒子已成才”的宋佔湖,都真實自然,感人至深。縱觀書中千餘幅圖像,有特寫,有中景,有全景,全方位、多側面地反映了唐山人的精神風貌。“這些同學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或適應的生活方式,象宇宙空間的星球,閃耀在浩瀚的蒼穹,沒有一顆星是不重要的,也沒有一顆星是不閃亮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活出了自己的特色,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劉連存前言)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有很多朋友問我,怎樣拍攝出動人的紀實攝影作品?我的回答是,要帶著感情去拍。拍攝你身邊的、瞭解的、熟悉的人或物。劉連存就是很好的榜樣。更精準地說,紀實攝影一定要拍人,要有自己的想法。當然,也不是說拿相機對準人就是紀實攝影,還要看你拍了什麼,拍之後幹什麼。正如劉連存所說:大千世界,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同,構成了社會的多樣性,都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雖然都是小人物,可是照樣做著所謂大人物不可替代的社會貢獻,我就是想用這本書證明我們每個同學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看似微小,但是每個人都很重要。雖然我們不是太陽,但是我們也在發熱發光!

祝賀、祝福劉連存!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同學五十年之後》作者簡介:劉連存,河北省唐山市人,生於1953年,1970年至1975年下鄉知青。回城後從事商業工作,1985年河北廣播電視大學中文專業畢業後經商,1998年創建唐山華盛超市有限公司任總經理、董事長至今。先後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財務管理專業、新加坡經營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美國紐約電影學院攝影專業學習。榮獲河北省優秀企業家,全國商業優秀創業企業家,全國商業優秀企業家等稱號。曾任華北理工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1997年開始攝影,多幅作品在全國、省市報刊雜誌發表,2004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現為中華全國攝影工作者協會京津冀分會副主席,唐山市民俗攝影協會副主席。著有紀實攝影集《同學五十年之後》《加拿大西部風光攝影》等。2019年榮獲首屆戛納國際攝影藝術節達蓋爾金像獎。

真情感人的生活映像

解海龍攝影作品《大眼睛》

本文作者解海龍簡介:解海龍,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崇文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中華慈善總會燭光工程常務理事,北京印刷學院客座教授。

解海龍生於1951年,1990年開始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狀況,用相機記錄希望工程。1991年,解海龍拍攝的希望工程紀實系列照片(其中有廣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1992年進入《中國青年報》,任攝影記者。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主任記者、信息中心主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中華慈善總會燭光工程常務理事、北京市攝影家協會理事、北京廣角攝影學會副會長、《大眾攝影》雜誌編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