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大流行 東京奧運何處去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姬燁 丁文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國際體壇全面停擺,足球歐錦賽和美洲盃也相繼宣佈推遲一年,但2020年的另一大賽事東京奧運會還在做最後努力。如期辦、空場辦、推遲或取消,是擺在東京奧運會面前的四種命運。儘管形勢正朝著不利方向發展,但國際奧委會在17日的最新公告中表示,在距離開幕還有四個多月之際,不必草率做出任何決定。對於體量巨大的奧運會,任何決定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如期舉辦的兩大難題

國際奧委會內部人士表示,由於當前疫情無法判斷,不到最後時刻,各方肯定還是朝著如期舉辦的方向努力,因為無論推遲還是取消,帶來的影響都非常大。這個決定已不單是體育的問題,也不單是一個國家的問題。因此,任何表態都非常難,何時作表態也非常難。

從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到希臘境內火炬傳遞被迫取消,再到日本奧委會副主席田島幸三確診感染新冠病毒……17日,國際奧委會首次表示疫情正給東京奧運會帶來衝擊,東京奧組委也在同一天承認形勢“每小時都在變”,但截至目前,雙方的表態從未發生改變——按計劃推進!

想要如期舉辦,面臨兩大難題。第一是疫情走勢無法判斷。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各方健康是他們的首要關切。但在全球體育賽事紛紛取消或推遲的背景下,國際奧委會一直在鼓勵奧運選手繼續備戰。

但這也引發一些不同看法。國際奧委會委員海利·維肯海澤直言,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疫情防控遠比奧運會重要得多。同時,里約奧運會女子撐杆跳高冠軍、希臘運動員卡特琳娜·斯特凡尼季表示,雖然很期待奧運會,但還是希望東京奧運會能有B計劃,讓他們儘快調整訓練計劃,減少不必要的風險。英國女子七項全能世界冠軍卡塔琳娜·約翰遜·湯普森也說,國際奧委會鼓勵繼續備戰的立場與當地政府待在家中的建議相矛盾了。日本共同社對日本民眾的調查問卷也顯示,69.9%的受訪者認為東京已無法如期舉辦奧運會。疫情在歐美迅速擴散,讓日本人產生了“就算繼續辦奧運、也不敢讓他們來”的擔憂。

第二是資格賽無法舉行,運動員無法通過比賽獲取奧運門票。目前,東京奧運會57%的運動員已經獲得入場券,餘下的43%需要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規則調整,東京奧運會全部33個大項將在4月初公佈晉級規則的修訂版,這將是未來半個月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主要任務之一。

其中一些剩餘配額或將通過歷史戰績和世界排名來確定,如果因資格賽無法展開而降低奧運門檻,或將涉及擴大配額的問題。《奧林匹克2020議程》規定,為了控制規模,夏奧會的註冊運動員上限為10500名。一旦運動員人數增加,東京奧運會能否承受也存在問題。這也是為何國際奧委會在最新公告中明確指出,凡是涉及擴大配額的問題,必須與東京奧組委在內的各方逐一分析可行性。

空場舉辦的兩難境地

如果無法如期正常舉辦,空場舉辦是一個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轉播商的損失,同時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但柔道、摔跤、三大球等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之間也會產生肢體接觸、聚集等,同樣不利於防疫。而空場比賽最大的問題則是失去了奧運會必不可少的要素——比賽氛圍。

奧運市場營銷收入主要來自轉播、贊助、門票和授權等,據國際奧委會官網數據,轉播收入位居第一,佔2013-2016年該機構總收入的73%,而云集世界頂尖公司的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贊助計劃只佔18%。由此可見,轉播商在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位置。

比賽空場進行,轉播商的計劃基本不會打亂。但是在空空蕩蕩的場館比賽,運動員的表現難免受影響。與此同時,空場也會讓東京奧組委的門票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損。

無論是正常辦還是空場辦,都需要運動員和代表團靈活應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約翰·科茨稱讚一些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主動應對,採用全封閉管理,嚴防疫情輸入,然後直接運送到日本參加奧運會。

推遲或取消,牽一髮而動全身

20多天以前,當國際奧委會委員迪克·龐德拋出“五月底前疫情威脅不能消除、東京奧運會可能取消”的判斷時,許多人還以為是杞人憂天。畢竟,那時候世衛組織還未宣佈疫情大流行,許多人也沒意識到病毒的威力。而且“取消夏季奧運會”的事件,在奧林匹克百餘年曆史上只發生過三次,且都是因為戰爭。即便2016年寨卡病毒在巴西爆發,里約奧運會也如期舉行。

儘管國際奧委會一再強調,在距離開幕還有四個多月之際,不必草率做出任何決定,任何猜測都會適得其反。但此時此刻,隨著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民眾恐慌情緒正在加劇,想必國際奧委會也正抓緊評估可能的推遲或取消。

歐洲足球錦標賽和美洲盃足球賽均推遲一年舉行。東京奧組委執委會中已經有多名委員同意了委員高橋治之提出的將奧運會推遲一到兩年舉行的方案。雖然國際奧委會擁有最終決定權,但他們肯定會參考日本方面的意見。

如果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原則上需要給出一個再開幕的時間,因為接下來的一系列籌辦工作都需要按照新的時間來倒排工期。新的開幕時間必須保證屆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倘若經過評估,今年之內都無法再辦奧運、只能推遲到明年甚至後年,首先需要修改《奧林匹克憲章》。因為按照這一奧林匹克運動的總章程,夏奧會應在奧運週期的第一年舉行,也就是說,東京奧運會只能在2020年舉辦。但如果各方能就延期達成一致,這些制度障礙應可以解決。

其次,國際體壇長期形成了自身的賽事體系,很多已經是常態,一旦改變,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延期到2021年夏天,那時原定要舉辦世界游泳錦標賽和世界田徑錦標賽,這兩個項目是奧運會上最重要的兩個大項,因此奧運會很難與這兩個單項大賽衝突。2022年也是體育大年,有北京冬奧會、足球世界盃、達喀爾夏季青奧會以及杭州亞運會等。

第三,延期所帶來的相關籌辦工作變更極其繁雜。因為之前諸如體育、場館和基礎設施、媒體運行、收費卡、住宿、抵離、交通、註冊等奧運籌辦業務領域都按原計劃推進,如被推遲,會產生包括合同履約在內的一系列問題、甚至糾紛。

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長達40年的龐德則認為,取消是最現實的選擇。因為延期會打破國際體育賽事體系的周密運轉,涉及大量參賽國家和運動員,季節氣候變化,與不同項目的賽季衝突,與轉播商全年節目規劃的衝突等等。但如果真的出現取消這一極端結果,各利益相關方在經濟層面和影響力層面必將損失慘重。

對於“應屆”運動員來說,如果因此錯過可能是“一生一次”的奧運會,那也將是終生遺憾。對於準備去現場觀賽的觀眾來說,也在等待最終決定,從而儘快更新行程安排。

國際奧委會對於最終決定慎之又慎,也是為了保證最終結果最穩妥。正如巴赫所說:“我們是奧林匹克大家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彼此支持。”

上週,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在希臘雅典舉行,充滿儀式感的聖火讓許多人感嘆,在全球面臨如此困境之下,奧林匹克精神如此彌足珍貴。有希望就不放棄,如果疫情儘快得到控制,東京奧運主火炬在今年7月24日如期點燃,那將是多麼令人激動人心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