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别再夸迪丽热巴“炸裂式演技”了,这真不是一个褒义词

文 | 话剧人

有情绪爆发力,懂得大鸣大放,并不意味着演技好,事实上,演技真正难的地方不在于“放”,而是在于“收”。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技。

粉丝别再夸迪丽热巴“炸裂式演技”了,这真不是一个褒义词

迪丽热巴。(视觉中国/图)

不久前,迪丽热巴、高伟光领衔主演的《三生三世枕上书》播出引发热议,该剧讲述了青丘帝姬白凤九和太晨宫尊神东华之间两千年的纠葛情缘故事。相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爆款式影响力,这次《三生三世枕上书》的反响平淡得多,口碑也不佳。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粉丝们对偶像的支持,微博迪丽热巴超级话题中,充满了对热巴“演技炸裂”的称赞。其实不只是迪丽热巴,包括其他流量明星的粉丝们,都热衷于用“演技炸裂”这个词来褒扬偶像的演技,偶像饰演的角色稍有大的情绪起伏——比如哭了、痛了、喊了、崩溃了,粉丝立即就会截取相关片段,贴上“演技炸裂”的标签。

“演技炸裂”,真的是指演技好吗?年轻演员该如何成就真正的好演技?

炸裂式演技不一定是表演

实力派演员郝蕾曾在某个采访中,怒怼如今网络上动不动就夸的炸裂式演技。她说:“什么炸裂式的演技,就非常可笑。所有的所谓大的爆发力,都是你一个戏剧学院(学生)大二时应该做到的。我们今天成熟的演员,还要拿大学二年级——都不是四年级的成绩,作为炫耀和标杆吗?”

郝蕾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有情绪爆发力,懂得大鸣大放,并不意味着演技好。

事实上,演技真正难的地方不在于“放”,因为很多时候本能性地情绪释放,比如一哭就呼天抢地,惊恐就张大嘴巴、瞪大眼睛,反倒会遮蔽一些微妙情绪的传达。演技更难的地方在于“收”——如何通过一个眼神波动、一个微小的动作,传达出尽可能丰富的意义。比如很多厉害的演员能够在一场哭戏里,表达出惊、悲、怒、怨、恨等多个层次的情感,而不是只让观众看到他在大哭。

不只是粉丝,包括很多年轻演员也误以为情绪爆发就是“演技炸裂”,表演什么都显得夸张。这源于年轻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存在偏差:表演不是告诉观众结果,而是让观众看到过程。

什么意思呢?实力派演员何冰在采访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场内出现小偷,应该是基于丢东西的事实,由观众自己发现,而不是上来就故意贼眉鼠眼,告诉观众答案:“看啊,我要演一个小偷了!”他进一步解释道,“拿一个人物来分析,大家都有理解,但是千万不能演那个理解……那是个答案,而我们要演的是这个算式,这个答案应该让观众判断出来。”

通俗地说,你演个小偷,不是一上来贼眉鼠眼、瞻前顾后,让观众知道你是小偷;你因为某件事落泪,不是挤眉弄眼地只是落泪,而忽略了触动你落泪的这件事的传达……很多时候,所谓的炸裂式演技,其实就是以情绪起伏波动大的表演直截了当告诉观众答案。

但真正好的表演,更像是算式的推理过程,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粉丝别再夸迪丽热巴“炸裂式演技”了,这真不是一个褒义词

2017年12月,《我的前半生》剧组雷佳音和袁泉参加2017国剧盛典。(视觉中国/图)

好的演技还需有好的角色

年轻演员除了好好磨练演技外,还得学会挑选角色。因为好的演技,与好的角色,是一体两面。

很多实力派演员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就如同好莱坞很多大牌明星,能拿奥斯卡,也能得金酸莓。倒不是说实力派演技不稳定,而是他们的角色挑选可能出了偏差——很多时候,再好的演技也救不了一个平庸糟糕的角色,甚至演技会被角色带偏。

而众所周知,很多流量明星出演的影视剧,都带有强烈的粉丝向色彩——对流量明星个人魅力的重视,压过对剧本的重视。就比如很多言情偶像剧,都快成了流量明星的个人写真秀了,一味凸显流量明星饰演的角色的高大、帅气、英明、男性魅力等等,流量明星只需板着脸,摆摆pose就行,角色非常淡薄。一个单薄至极的角色,如何奢望演员会有精彩的发挥?

当然,一些傻白甜的甜宠剧、仙侠剧的确是圈粉利器,新人演员前仆后继。只是在获得流量后,如果还是原地踏步,还是停留在舒适圈里,很快就会遭到舆论反噬。迪丽热巴之前在《克拉恋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角色都颇为讨喜,但一而再地重复,便让观众失去了新鲜感。

好角色不常有,如果角色稍显单薄,年轻演员们还得学会“救”角色。也即,通过梳理角色的人物小传,理解这个的角色的情感、逻辑和举动。如果剧本里有不足的地方,演员可以通过一些表演小细节的调整,让角色的行为自圆其说。

比如雷佳音是凭借《我的前半生》中的“前夫哥”陈俊生走红的。按常理说,陈俊生出轨,是个渣男,理应被观众唾骂才是,但陈俊生却获得不少好感,还被观众亲切称呼为“前夫哥”。这得归功于雷佳音自个。他曾在《我的前半生》相关采访里提到,在拍摄过程中他对陈俊生的一些举动做了调整。其中一场他与小三凌玲见面被小姨子看见的戏,剧本原设定是他发现自己被撞破,故意拿钱讨好妻妹,但雷佳音将其改成了陈俊生并未发觉,是主动关心妹妹的生活困境才拿钱接济。

这个调整是符合人物逻辑的,也即出轨的陈俊生固然有其渣的一面,但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是个小人。他可以是个渣的“老好人”。当人物立体起来,表演空间就更大,表演也会有层次感。

再比如《都挺好》中郭京飞饰演的苏明成。这个角色一开始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但郭京飞自己为人物增加了许多细节,渐渐让观众理解了这个人物的逻辑。比如他给老婆下跪道歉、吹脚等桥段,是他设计的;嘲讽苏大强的很多语录,诸如“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他怎么不把故宫买下来”,也是郭京飞自创……当演员深化了对角色的理解,本来不讨喜的、单一化的角色,也会因为演员自行发挥的一些小细节,而熠熠生辉。

每一个实力派演员都有类似的小故事,他们敢于走出舒适区挑战复杂角色,通过表演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力。相形之下,类似的故事在流量明星这里,还是太少见了。他们的表演一是一,二是二,哭是哭,笑是笑,角色冷漠是冷漠,角色暗黑就是暗黑,一点人性复杂空间都没有,人物的光谱也没有什么层次感。

由此可见,粉丝口中所谓的炸裂式演技,很可能恰恰是表演单一、角色单一的体现。年轻演员们千万别深陷微博超话的同温层里不思进取。而粉丝们如果真爱偶像,少点盲目,多点实事求是地批评和提醒,才能促进偶像成长与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