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這次疫情最終給好萊塢的惶恐,一直“蹭”著奧斯卡的“光”。

首先是64歲的奧斯卡老影帝以肉身暗示大家“你也不遠了”,雖然他的形象和公開措辭一如既往地溫暖。

反而很恐怖啊!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第二天下午特朗普就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洛杉磯和紐約的電影院上週就關了,AMC這種北美大號連鎖院線說最多會關三個月。

上週美國已經刷新21世紀最低週末票房記錄,按道理,這周無疑要繼續刷新。

原本本週北美頭炮《寂靜之地2》多天前就寂靜撤檔。

然而。

仍有一部大片不放棄不逃離,它還想多闖蕩兩天!

沒錯,一部奧斯卡老片。

一部從獲得學院五項大獎後被史學界鄙夷了24年的史詩大作。

《勇敢的心》,梅爾·吉布森導演、主演、編劇、製片。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中國觀眾估計也看過三百遍了。

發行方派拉蒙在上個月底就宣佈,《勇敢的心》會在3月22日和23日(也就是本週日和下週一)重映,版本比當年的178分鐘還多出12分鐘,多出來的內容是什麼,作為一種營銷,沒講。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但在疫情前,派拉蒙已打通全美571家影院,每家至少要放映兩場。

為的是,慶祝《勇敢的心》公映25週年,正式公映日在5月24日,放在3月,客觀上也是因為5月大片太多了,所以片方有另外一個重映理由——紀念一下蘇格蘭獨立戰爭。

在北美影院即將全滅的前提下,這片還能獲得多少影院力挺,有力氣挺,不清楚,但購票網站上還掛著該片的宣傳。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重映一定是疫情開始和結束最好的選擇,因為映多映少都沒啥大損失或大賺頭,就好像咱們大陸現在影院逐漸復工,《指環王》《哈利波特》什麼的就陸續開始懷舊了。

所以,疫情之下,《勇敢的心》順理成章地成為“最後一部美國電影”?

精神上倒是蠻貼切的。

為啥呢?

特朗普就很喜歡這部電影,不僅因為他愛看,更因為他母親就是土生土長的蘇格蘭人。

勇敢的心,指的當然是蘇格蘭人的心。

電影故事不用多說了吧,一句話,就是700年前蘇格蘭猛男威廉·華萊士暴殺英軍並和公主傳緋聞直至最終處刑仰天哀嚎“freedom”的企業高管必修課。

要承認,這部戲至今來看都是一部好萊塢頂級爽片,它有在娛樂上的不可取代性。

比方說梅爾·吉布森殘暴的個人動作風格,開場沒多久就來了一個割喉(英國版刪了2秒才過審,但後來被吉布森偷偷加了回來),以及他(可能是替身)高空跳河這種很現代很不古裝的動作設計。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但我們經常看到電視或短視頻回放的,是堪稱好萊塢“最後一場”沒有CG大規模侵犯的實拍軍隊交戰,以及吉布森的戰前動員。

《勇敢的心》也從製作角度對後來各種試圖開山的史詩片提供操作樣本,比方說,如何高效統籌軍隊群演,後來張藝謀拍《英雄》也是從中受益,靈活指揮上萬人民解放軍演秦軍。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我老媽就是‘勇敢的心’,沉默地競爭。”

這是特朗普曾經的玩笑話,試圖闡釋他母親怎麼從蘇格蘭鄉下連句英文都說不清楚直到赴美贏取他富豪老爸的心。

但事實上,特朗普他媽卻在79歲高齡與劫匪當街對打過,說是打到腦出血,還斷了肋骨,康復後她又活了快10年才過世。

話題帶歪了,說回導演梅爾·吉布森的知識點。

能拍出這等爽片,並搭上奧斯卡的列車,吉布森最突出的優勢就是——不要管什麼知識點。

這也就是後來這部奧斯卡大作屢遭詬病的地方。

這部電影所犯的事實錯誤,基本可以當做一個平行宇宙來形容。

電影呈現蘇格蘭被英格蘭佔領十好幾年,但其實蘇格蘭在華萊士起義前一年才遭到入侵。

華萊士最後臉上的塗料不在那個年代,他穿的格子裙也是500年後才有的(毫不影響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以及拿下最佳化妝獎)。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主人公最初的憤怒,蘇格蘭農奴姑娘會在新婚之夜被領主奪取初夜權,毫無歷史可信來源。

即便史實不明確,但片中華萊士的所有身世背景全部是架空的,他本是紳士階層,還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

蘇格蘭貴族被吊死,不存在。

吉布森和蘇菲·瑪索英雄配美人的愛情,胡扯,人家伊麗莎白當年還不到10歲,孌童嗎?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最後斯特林橋戰役被拍成發生在一片平原上,厲害了,因為吉布森說,“是橋擋了道,不信,蘇格蘭人也這麼說”。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就包括得到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的蘭德爾·華萊士(疑似威廉·華萊士後人)也用15世紀的“野史”《埃爾德斯利騎士,威廉·華萊士爵士的行動和功績》辯解——那本書說的就不是歷史,它說的是我們的心聲!蘭德爾·華萊士後來還寫出了歷史觀蠢片《珍珠港》。

文本上的戲說100%達成,那演員呢?

梅爾·吉布森本來是希望邀請傑森·帕特里克(他後來演了大爛片《生死時速2》)來扮演威廉·華萊士,但被拒絕(傑森·帕特里克之後再次拒絕吉布森《受難記》裡耶穌一角的邀約,這什麼仇?),吉布森只能在39歲“這把年紀”扮演20歲出頭的華萊士,這是他最初唯一承認的不妥。但他沒有覺得自己模仿蘇格蘭口音被一語識破有何不妥。

陳寶國40歲還演18歲宅門少爺呢,劉曉慶就更別提了,那這些觀眾喜歡你也都OK的。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關鍵是,如果真的想拍蘇格蘭獨立戰爭,是不是要找蘇格蘭人來參與,這是題材上的尊重吧。

把吉布森這位澳大利亞直男放到一邊,影片唯一的愛爾蘭角色是蘇格蘭人演的,而其他主演以英格蘭人居多。

雖然吉布森請來華萊士後人充當臨時演員,在身邊伴隨著自己的衝鋒砍砍砍,但整部電影的重頭戲都沒在蘇格蘭取景,高地的情節有一些吧,畢竟那裡是生活戲本體。

當年所有的英國媒體全給了差評,稱這部電影“恐英”。奧斯卡也很“雞賊”地用這部電影慘虐英國正統的《理智與情感》(安叔第一次好萊塢就趕上了政治正確)。

《時代週刊》後來把這部電影列在“史上最不準確的電影”第二名上,幾乎每場戲都在犯錯,它是“累計錯誤”的史詩,吉布森也終於承認《勇敢的心》為了戲劇化做了嚴重虛構。

於是大批好萊塢惡搞喜劇拿《勇敢的心》開涮,“白頭神探”萊斯利·尼爾森在惡搞90年代經典動作片的《錯誤指控》中,一頭撞到了藍色蛋糕,再起身,就變成了“梅爾·華萊士”的臉。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天龍特攻隊》的特工成員裡有個瘋子,成天演《勇敢的心》。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但你依然無法相信,在蘇格蘭的華萊士紀念館那邊,擺放著一尊梅爾·吉布森的雕像……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這些都不困擾我,我認為電影首先是娛樂,然後是教學,然後是激勵。可能有一些歷史上的錯誤——相當多。但也許沒有,誰說不是呢,這個人都不一定是真的。”

吉布森說得對,《勇敢的心》當年全球2億票房,再加上隔年的奧斯卡加成,說明觀眾就需要一件東西。

希望。

吉布森在片場努力創造著希望,為了緩和表演氣氛,他用《兔八哥》裡笨笨的光頭獵人角色艾爾默·福德(據說這個角色還影響了《熊出沒》)的聲音導戲,他開索菲·瑪索的玩笑,說她父親是法國著名啞劇演員馬塞爾·馬索。有人在片場把吉布森前來玩耍的兒子當成送茶水的後勤,吉布森聽到就對兒子說,“去拿吧!”

大場面拍攝,總有十八線群演戴著手錶、帽子或太陽鏡。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那些為了規避動物保護組織而建造的機器馬,需要用氮氣使其在6米長的軌道上達到每小時30英里的速度,那一隻機器馬就重180斤。

而吉布森自己的真馬,一喊開機就亂跑。

1400人的大場面,連拍105天,現場最嚴重的損傷一直控制在鼻子骨折,而吉布森身體卻扛不住了,他說比拍三部《致命武器》(當時這個系列剛拍到第三集,還沒有李連杰加盟的第四集)還要慘。

但如果你真的瞭解梅爾·吉布森,你就知道他其實是一個“迫害妄想症”或者“受虐狂魔”。

我們先不說《極度受難記》里長達20分鐘的大尺度虐待戲(有評論者質疑吉布森反猶太,值得質疑,他就親口說過這句話,但他後來也“悔過”式的拍了《血戰鋼鋸嶺》不是嗎)。

當年在澳大利亞拍那重口的《瘋狂的麥克斯》三部曲,他就經常追加自己被痛打的戲份,什麼意思呢,就是在那場打鬥戲裡,他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肉體“交出去”,給對方揍你的時機,但從一個合理的環境邏輯或動作邏輯上,他不需要那麼做,由此,你會發現他被揍的時候,表演的“過度痛苦”,從而產生了享受感。

這點和史泰龍在《第一滴血》系列裡蠻像。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吉布森打到好萊塢靠的是《致命武器》,這個早期大玩黑白配的警探動作片,每一集都必須有一個“接胳膊”情節,是的,就是吉布森的胳膊被壞蛋打脫臼了,他要靠撞牆撞柱子之類的辦法,把胳膊用外力接上,這一招後來還被李連杰在《精武英雄》裡“抄”了過去。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在《勇敢的心》中,吉布森為了演好上吊那場戲,他說他自己必須真的來一次,叫工作人員救他,於是當他醒來時,發現全劇組的人都圍在他身邊。

隨著史泰龍、吉布森這類暴力狂魔的日薄西山,也就目前阿湯哥會崴腳骨折,會想把自己淹死而練就成潛水技能,有繼續接手“迫害妄想症”或“受虐狂魔”的稱號。

那這些老戲骨為的是什麼,就是很簡單一個道理,動作片你不這麼拍,能刺激到誰啊?

吉布森依然是20世紀最好的動作演員及導演,他掌握了暴力的本質,只要稍微加入一點知識點和憤怒,就能拍出《啟示》這樣的傑作。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啟示》


《勇敢的心》若是還能上映,最好了,它就是最好的“傳播疫情”的電影了。它在文本上和特朗普一樣胡編亂造,但內心是渴望真英雄降世,來平定不公和苦難。

你看,當年梅爾·吉布森在奧斯卡現場拿到最佳導演獎上臺時,身子是不是怪怪的。

人家當時還在醫院接受緊急闌尾切除手術呢!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被人鄙視了24年,卻是特朗普的最愛

*文中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