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今天說一個發生在北京望京的真實事件。

經事主同意,隱去小區名稱,僅對事件進行描述。望有經驗的朋友能幫忙出出主意。


這座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在望京裡也是著名社區了。

裡面居住的業主基本都是住了十年以上的老望京,大傢伙的鄰里關係都不錯。但由於是90年代的老樓,所以小區的房子也存在一些時代的硬傷,比如說隔音差。

但如果住慣了的話,大家也並沒有覺得這是什麼問題,反而都會相互比較注意,生怕洩露了自家隱私或者影響了周邊的鄰居。

可是,再和諧的旋律,總會有弦外之音。

而望京某園裡,還真就有這麼一戶。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澳洲回來的高鄰

據事主反映,她是在本小區住了18年的老業主了。半年前樓上搬來一戶新鄰居,看上去像是南方人,還自稱是澳洲回來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這家人是一家五口,有一位老人,一對夫婦和兩個孩子。自其搬來後,這家裡的兩個小孩每天都是光腳在家裡跑鬧蹦跳,使得住在其樓下的事主每天不勝其擾。

大家應該知道,在樓房內光腳走動對樓板的震動是很大的,更何況是又蹦又跳呢。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最初,事主覺得都是鄰居,還是應該以和為貴,就忍了。

可是連續好久,每天都是如此,事主實在是忍不了了。於是上樓去拜訪了這戶人家,並對其好言相勸,請他們大人孩子在屋內能儘量穿上拖鞋走動,或者儘量的走路輕一些。白天都好說,主要是中午和晚上,家裡人都要休息。實在不行,我送您幾雙拖鞋都可以。

而這戶家人一聽到是認賬,客客氣氣的表示歉意並說會注意,還告訴事主說孩子在國外光腳慣了,不好管,希望事主予以理解。

事主對此表示理解,但再次希望注意下時間。

對方滿口答應。

可是剛下樓,樓上又開始咣噹咣噹的鬧騰起來,而且依舊是連日如此。

事主為此又是上樓交涉幾次。可每次,樓上都答應的好好的,結果前腳剛走,後腳又開始蹦躂起來。


求助無門的事主

事主終於受不了了,上去與其激烈爭吵一番,並報了警。

民警趕到並瞭解情況後,也對樓上批評教育了一番,便離開了。

可爭吵和報警後,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樓上馬照跑、舞照跳。

事主後來忍住怒火,又上去與之和平談判。不想樓上竟撒起潑來了,說:你們嫌吵可以塞耳塞。而且我們已經聽了民警的建議,買了三塊地毯了,你們還想怎麼樣?我也有我的自由,吧啦吧啦吧啦。之後竟然開始和事主飈英語,彷彿認為這樣就更加有理有勢、高人一等了。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事後,事主繼續採取找物業、報社區、報警來尋求幫助,可無論是物業、社區、還是民警上門,都只能進行民事調解,而對方每次依舊是唯唯諾諾、自說自話、漠然對待。

而等人走了以後,樓上仍然是我行我素,不管不顧。

這一來二去,一晃半年就過去了,問題始終沒解決,而且因為樓下的持續投訴,樓上這家反而開始變本加厲,破罐破摔,撒潑耍渾起來。

平時大家都白天上學上班也還好,可是在今年的春節和疫情期間,由於停工停學和防控需要,各家的大人和孩子都基本只能居家生活、工作和學習,這就讓事主一家完全的籠罩在樓上的震盪波之下了。別說好好休息,就是連正常生活有時候都難以為繼了。

一般要是講理之人,知道樓板隔音不好,在做運動的時候,都會在墊子上跳,或者在小區的微信群裡先言語一聲,徵得大家諒解。這都是講道理。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可是事主的樓上,別說言語,那時間拿捏的,簡直就像在你家安裝了攝像頭一樣精準。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這孩子剛上個網課,上面突然就開始咚咚的來一陣;這家裡的老人中午剛想眯瞪會,樓上竟然又騰騰的跳起繩來了。


事主決定以牙還牙

起初,只要樓上開始鬧騰,就用墩地的拖把棍子朝著自家樓頂咣咣咣敲上一陣,以示提醒。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可誰知這種提醒完全無效,上面聽到提醒,到是不跑了,卻改成跺腳了。那陣勢,感覺就像是在警告樓下:你再敲,我就把樓板給你踩穿。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這敲樓頂自然是幹不過跺樓板,幾個回合下來,事主倉皇敗北,甘拜下風。

結果物業卻找上門來了,說樓上的投訴事主家總是敲樓板。

這真是惡人先告狀,賊喊捉賊啊,事主最後被氣得哭笑不得。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後來,事主家升級了裝備,引進了一臺叫“震樓反擊器”的高端武器。

這麼玄乎的玩意,我還真沒聽過,結果一查,還真有,而且在貓家大量有售。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這玩意實際上是一種振動馬達,原本是用於物理篩分用的。可是不知被誰開發出了新功能,只要配上一根伸縮杆,打開開關,懟到樓板上,那整棟樓都會開始和它一起跳舞。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了這個神器,樓上還真的慫了,立刻報警求助。

結果警察一來,上來先把事主警告訓誡了一番,說使用“震樓器”是違法的,嚴禁再用。

事主問:“那樓上擾民怎麼解決?”

警察無奈地說:“您報警我們肯定來,但來了還是隻能調解,最後還是得你們雙方協商或者通過法律解決。”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看到以暴制暴徹底無望,最後,事主無奈的將此事發到了小區的群裡求助。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沒想到各位高鄰頓時表示感同身受,各抒己見的獻計獻策。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讓曝光樓上門牌號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建議去樓上給拉閘斷水斷電、送花圈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建議找把鑰匙插樓上鎖眼,然後掰斷,讓他家天天換鎖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建議用502給樓上門縫封死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讓往樓上送垃圾、送鐘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有自告奮勇要給樓上送水泥的;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還有的建議,先禮後兵,沒什麼是一場架不能解決的,要是有,就再來一場……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儘管大家都這麼義憤填膺,好在事主還是理智的說要是能和樓上換換房子,然後買幾個籃球在家天天練練,讓對方體會體會,那就好了。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最後,樓主還是向大家表達了謝意,說自己不會做違法之事,還是會尋求和平解決,並希望我能把這事幫忙捋一捋,讓大家評評理,給點好主意。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聽完事主的訴苦,作為同在望京的鄰居,雖然不在一個小區,但我對事主的遭遇是深有體會的。

本事件雖然目前只是一家之言,但是這種鄰里小矛盾卻是非常普遍的。筆者也曾對小區內的不文明養犬等行為發過不少牢騷。

社區裡的不文明行為,一直都是誰混誰有理,誰慫誰吃虧。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奇葩說》:澳洲歸僑擾民半年,樓下土著維權無果

針對事主所遇到的煩惱,我的建議是:如果真的是物業、社區、報警協調無果,那麼最好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解決。

根據《民法通則》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鄰居擾民的行為已經違背民法中的相鄰權原則。《民法》規定,遇到相鄰權問題,起訴前可以通過居委會、派出所等幫助協調,協調不成可以起訴。證據確鑿的,勝訴後法院會判令停止擾民,並依法處罰。

這是我們對待此類問題,唯一合法的途徑。


疫情當前,我們全國民眾上下一心、協同抗疫,才取得了如今來之不易的成果,而睦鄰友好、鄰里和睦,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優良傳統美德。

所以,還是希望事主能與樓上鄰居儘量平和溝通,並做好相關取證。

也奉勸樓上那戶“勝利”的鄰居,凡事將心比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莫要再行損人利己、讓鄰人不齒之事。

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

如若不信,子姑待之。


2020年3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