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篆書,鐵線篆跟小篆有啥區別呢?

唧呱唧呱唧呱唧9456


您好!我是海悠閣主人。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鐵線篆是小篆的書體之一。由秦代小篆《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故名。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

小篆,是大篆的對稱,亦稱“秦篆”。秦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命李斯等所制,以統一天下文字。字體較籀文簡化,形體雲緣圓整齊,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作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毋讀[wú])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存世之《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可為小篆的代表風格。唐代李陽冰、五代徐鍇、清代鄧石如均為小篆的代表書家。

下圖是《泰山刻石》的字帖內圖。此刻石是泰山地區現存最早的刻石,傳為李斯所書,是存世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用筆渾厚遒勁,結體典雅端莊,為“玉筯篆”的典範之作:

下圖是《琅琊臺刻石》的拓片:

再附一張《嶧山碑》的整拓圖片。《嶧山碑》也傳為李斯所書,原碑早已毀壞,現傳摹刻本為南唐徐鉉摹本,其書法和《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相比,篆籀雄渾之氣稍缺,而遒麗過之,筆畫圓勁,結體婉轉:

小篆字形呈縱勢,筆畫粗細劃一,勻圓齊整,排列齊整。用筆圓潤而略粗的叫做“玉筯篆”,用筆較細而圓勁挺直的叫做“鐵線篆”。小篆的結體不同於隸書、楷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3、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4、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再來看看鐵線篆的具體定義。鐵線篆是小篆的書體之一。因筆畫剛勁如鐵而纖細如線得名。關於“鐵線”的名稱,還有一種說法是取象於“鐵線草”,這種草葉柄細長且黑,有光澤,像鐵製一般,故得是名。鐵線篆雖然不如玉筯(箸)篆豐腴滋潤,但其作為小篆法則是一樣的。唐李陽冰字少溫,趙郡人,李白族叔,官至將作少監。有文采,工篆書。李陽冰《謙卦碑》即是其鐵線篆的代表作品。


下圖是李陽冰的《謙詿碑》字帖:




順便再說一下“玉筯篆”。玉筯篆也是小篆書體之一,“筯”一作“箸”,即筷子。小篆書體最常見者為“玉筯”,故“小篆”、“玉筯”二者常等而混用。“玉筯篆”筆畫豐腴滋潤,收筆蘊潤含蓄,這是它的特點。由此後世又發展出“垂露”用筆法。《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引《臨池訣雲:“垂露本篆腳,名玉筯。如古釵倚物也。”

看到這裡,相信您對小篆、鐵線篆、還有玉筯篆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能區分開了吧?

如果您喜歡篆書,那就拿起毛筆開始練吧,學書法從篆書開始練真的好處良多呢。詳情您可以關注我,查詢我的第一篇圖文《初學書法從什麼書體入門好,看看書法大師怎麼說》。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給我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哈。


書法海悠閣


鐵線篆由秦代小篆《泰山刻石》變化而來。

因為筆畫纖細如一線剛勁如鐵而得名,又名“玉箸篆”。

教之小篆的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更甚。

比之小篆的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更加有精神,彷彿若有仙氣。

有圖為證。

前兩幅為小篆,

後兩幅為鐵線篆。






書法志


看著前面的兩位的回答,本來也想針對鐵線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看樣子是不需要的。

鐵線篆和小篆的區別其實是很簡單的,你可以把鐵線篆看作是一種書體,而小篆則是一種字體。

所謂的小篆是區別於大篆而言,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施書同文政策,由丞相李斯將大篆進行簡化,並結合秦國文字而制定標準的官方文字。

鐵線篆,則為小篆書體之一,由玉筯書風中脫出。因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唐李陽冰書《謙卦碑》為鐵線篆的代表作。

因此

鐵線篆是一種書體,而小篆是一種字體,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900969158072724"} --}

書法有云


小賺的是一種字體。比如說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單拿楷書一種來說,有顏體,歐體,柳體,每一種書體呢,它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呢,鐵線篆呢,只不過是小篆書寫的一種方式而已。李陽冰作品也是小篆書寫的一種方式,鐵線篆。





驚鴻一瞥俗人吶


鐵線篆為小篆書體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其書寫方法與玉篆的書寫方法基本相同,因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因此又稱“玉箸篆”。此篆書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後世稱唐李陽冰書《謙卦碑》為鐵線篆的代表作。

鐵線篆的體勢是標準篆書的變體,結字是篆書第一法,它以圓熟優美的形體結構,施以毫釐不爽的線條,來成就鐵線的定義。前朝人寫鐵線篆,極盡婉轉流動之能事,降至近世,則參以方折勁峭的筆法,故能圓融與剛健相佐,視覺上既流美又端凝,因而,它的書寫特徵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學習。



以荷說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秦以前刻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大篆,又叫金文。秦滅六國,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宰相李斯創建全國統一的文字,稱之為小篆。

鐵線篆是小篆的一種。其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故名。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其代表作有李陽冰的《城隍廟碑》、《謙卦碑》。


金星753


鐵線篆為小篆書體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其書寫方法與玉篆的書寫方法基本相同,因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因此又稱“玉箸篆”。此篆書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後世稱唐李陽冰書《謙卦碑》為鐵線篆的代表作。百度歡迎爾!


獨慎之度


鐵線篆是小篆的一種寫法,用筆圓轉,筆劃首尾一條線,因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為最初模樣,後世可以參看李陽冰的《謙卦碑》。


同蒲鐵路連平遙


這兩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鐵線篆大多數都是取於小篆的字體;不同之處是鐵線篆講的是篆印的一種風格,是書體,而小篆是講字體,比如大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等。


cqlhdaq


根據風格來區分,鐵線篆只是小篆裡面的一種,主要是指一種筆畫大小均衡如鐵線的小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