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胡适,大才子、学者、教授,长相和气质也无可挑剔,和吴彦祖有得一比。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电影《建国大业》中,胡适的扮演者就是吴彦祖。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建国大业》中吴彦祖饰演的胡适


这么一位才学与气质兼备的人,家中妻子江冬秀却是个十足的“土、肥、圆”。

不仅没什么文化,性格也绝不是旧式妇女那样温良恭俭让,嗓门大、脾气暴。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虎妻,不仅成功地挫败了大才子身边众多的莺莺燕燕,还让大才子觉得和她在一起很有意思,两人相伴到老。

这一切不禁令人诧异,江冬秀是用什么办法,把胡适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呢?

1. 大才子的“八字”婚姻

14岁那年胡适随母亲走亲戚,被江母看见。当时的胡适虽未成年,却眉目清秀、机灵可爱,江母很是喜欢。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刚好自己家也有一个适龄的女儿,于是江母一再地和胡适母亲说叨,想把自己女儿许配给胡家。

最开始,胡适母亲并未答应,因为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还属虎。当地有“女大一岁,不是妻”“属虎的女人是母老虎”的说法。

江母竟使出浑身解数,托媒人把女儿的八字命格送到胡家,让胡家合下八字。

不料,两个人的八字正相合,这一来二去的,他俩的婚姻就这样由两位母亲定了下来。

后来胡适考上公费留学生前往康奈尔大学,在那结识了教授的小女儿韦莲司,与其双双坠入爱河。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韦莲司


江冬秀则一直在家乡,整日里学习女工、刺绣,大字不识几个。

胡适孝顺,6岁时父亲去逝,母亲辛苦支撑着整个家族。他不愿违背母命,学成后仍老老实实回国完婚,了却母亲的一番心愿。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旧式婚姻,对于胡适这个中国新派第一号人物来主,不仅滑稽而且讽刺。

2. 缪斯的爱情夭折了

婚后,小俩口过了几年平顺无波澜的日子。虽未志趣相投,却也温馨可亲。

后来胡适去杭州疗养,江冬秀拜托远房表妹曹诚英照顾表哥。

一来二去的,表哥表妹间情愫渐生,情意渐浓,才貎双全的曹诚英甚至怀上了胡适的孩子。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曹诚英


全北平的文化圈里遍传此事,自然也传进了江冬秀的耳朵里。

那时候很多像江冬秀这样的妇女,丈夫有才有名气,本就觉得自己是高攀了丈夫,遇到这样的事,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对方不抛弃自己。

可这一切,到了江冬秀这,全被生生打破了。

她抱着孩子举着菜刀,对着胡适声泪俱下:“你若不和她断了来往,我先杀了两个儿子,再自杀!”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粗暴!

可就是这么见了效!

成功的男人最怕什么?一担心自己的面子,二担心自己的位子,三担心自己的钱。

豁了出去什么也不怕时,男人就怕了。

江冬秀的一把菜刀,彻底宣判了曹诚英的出局。

大才子和缪斯间的爱情就这么夭折了,曹诚英也被迫打掉了孩子,终身未嫁。

这把菜刀,名噪一时。

那些和胡适平日间有些许暧昧往来的女性,比如陆小曼,也都因为惧怕江冬秀的“猛”,收敛了很多。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陆小曼


陆小曼在给胡适写信时,常常用英文,还故意把字迹弄得像男人般的粗犷,以此来躲避江冬秀的监管。

连陆小曼这样一个自由浪漫的人都不敢太明目张胆,其余的莺莺燕燕自然也就知难而退了。

江冬秀这样俗俗气气、泼泼辣辣的女子,其实非常拎得清,她从不屈就自己去照顾所谓的光鲜,招招直指要害。

3. 剽悍女的玲珑心

如果你以为胡适和江冬秀相伴到老,只是因为她剽悍强势,那你就太不了解他们了。

事实上,越到后来,胡适越依赖江冬秀,对她也非常体贴,甚至觉得江冬秀有趣得很。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这个剽悍女,如果没有聪明剔透的一面,光靠强势和生猛,怎能真正拽住大才子的心呢。

l 真实可爱

胡适很喜欢江冬秀给他写信,总是催她多写。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有次胡适病了,她的信里这样写道:“我今天听他说你今天不狠(很)好,我心里好比刀割一样……”

“望你多多保重身体,就是顶爱我的一件事了。”

“杜儿见你的信,他叫祖望读把他听,他又哭了,我也哭了。”

江冬秀的信,读起来好多错别字,却可爱、直白、浅显。那个时代的女性,能够这样不吝啬直接表达对丈夫关心和关爱的,实在不多,着实动人。

多少婚姻,毁在了双方的冷漠中,江冬秀却把最平常的问候化为了最动听的音乐。

l 关心体贴

分居两地时,有一年江冬秀给胡适寄了件新棉衣,试衣服时,胡适两手往兜里一揣,发现口袋里还有一包小小的东西,用纸包着。

打开来一看,是七副象牙耳挖子。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用心在乎着的人,总能把对方的习惯喜好放在心上,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心中有你的人那,却重比千金。

l 胆识过人

有段时间,胡适带着全家人居住在纽约的公寓里,那几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生活上的一切琐事,丝毫难不倒语言不通的江冬秀。她每天都能从市场上买回合适的菜,找回的零头居然也分毫不差。

有天江冬秀在做饭,从窗户里爬进来个贼,震惊之余,她迅速走到大门口,拉开门,义正严辞地朝着贼吼了一声“go”,贼愣了下,立马顺着江冬秀手指的方向,乖乖地溜了。

而江冬秀呢,关上房门,自己又回到厨房,继续做饭。

这一幕,若是换到胡适那些柔柔弱弱的红颜身上,喊出的肯定是“help”,而不是“go”吧。

l 大度侠义

这个女人,该有的细心一样不少,该有的胆识也一样不缺,比平常女子更多的,是一份待人的大度。

抗战期间,胡适在美国担任驻美大使,家里经济十分拮据,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一次胡适寄回1600元,钱刚到手,江冬秀就把它们分给了家里的穷亲戚,这个100,那个200的,甚至还给一所学校捐了200。而她自己的生活,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还有一次,胡适一个好友随口跟江冬秀提起,母亲生日快到了,想给自己母亲添置一件新棉衣。她不声不响地拿出40元钱,买了件上好的棉衣给那朋友送去,让对方很是感动。

要知道,40元钱,对当时的胡家来说,是每个月房租的一半。

温柔的女人或许多,大度的女人却很难得。

l 理解懂得

抗战时,兵荒马乱之中,江冬秀一人在国内,带着三个孩子逃命的同时,也始终带着丈夫的几十箱书。

正是由于她的努力,胡适的藏书都在战乱中得以保全,因为她知道,这些书都是胡适的命根子。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后来胡适在写给她的信中感激地说道:“北平出来的教书先生,都没有带书,只有我的七十箱书全出来了。这都是你一个人的大功劳。”

丈夫的价值,丈夫的兴趣,她深深地懂得,并且给予最大的支持。

她有她的泼辣剽悍,更有她的宽厚温柔。

她很清楚,对待他,七副象牙耳挖要用,必要时剪刀也要用。

4. 她是一株木棉,始终和他站在一起

人一辈子,走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爱的那个,而是最合适的那个。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爱情,有一见钟情,有轰轰烈烈,却也有平淡中的互相体贴,琐碎中的真实自在。

当胡适任台湾“行政院长”时,江冬秀喜欢打牌,常呼朋唤友。由于前任院长蔡元培立下过规矩,不许在公房打牌,胡适便派人另觅了一处公寓,专给江冬秀邀人凑牌局。

没有牌局时,江冬秀则在家里看武侠小说,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她如数家珍。

胡家书柜上,金庸的小说和胡大学者的学术著作并排摆放,丝毫没有地位之别。

这一对夫妻,虽未曾有过太多的共同语言,却把日子过得温馨和美。

当胡适因心脏病突发去逝后,江冬秀在整理胡适遗作时,特意要求胡适的初恋女友韦莲司写了篇自传放入其中。

韦莲司是谁啊,那可是情敌啊。可是她知道,这位情敌也是胡适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人,恩怨也罢,情敌也罢,都不重要了。

她完全站到了胡适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立场。她对丈夫的爱,早已超越了自己。

这样的气度,是一般女人比不了的。

江冬秀的生活智慧从来不是镜花水月,她既不是攀援的凌霄花,也不是痴情的鸟。

她始终像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她虽不能和胡适谈论诗词歌赋、治国之道,却乐观开朗,懂得取舍。

张爱玲对他们婚姻的评价:“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晚年的胡适和江冬秀,真可以算得上是琴瑟和谐了。


江冬秀:原配斗小三,她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一张全家福里,江冬秀一人坐着,胡适和孩子们环立在她周围,一派喜气生动的景象,由此可见她在家中的地位。

相濡以沫,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谈。

她给所有女人上了婚姻的一课:温柔和剽悍是一种拿捏得当的火候,婚姻和青春一样,一不看好,就会溜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