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進入2020年3月下旬,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已經基本控制。各地紛紛開展復工復產,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而對於茶葉行業來說,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

一方面今年開春氣溫高,總體比常年要高2~3度,茶葉發芽時間早,導致很多茶園開採上市時間也跟著提前。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部分提早開採的茶園無法招募足夠的採茶工,勞動力短缺問題進一步凸顯。而且,疫情還影響了茶葉銷售,今年總體行情較往年要差一些。甚至很多茶商感嘆,今年的唯一目標是活下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茶行業該如何做好自救,進一步提高茶葉的總體價值呢?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一、截止到目前各產區茶葉開採情況如何?

前不久,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聯合各大茶葉產區發佈了2020年名優茶春茶採摘指數,每日更新數據,檢測茶葉採摘情況及上市價格行情。通過這份春茶採摘指數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2020年3月18日,大多名優茶才剛剛進入開採環節,甚至像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這樣的特種綠茶,因為生長環境和採摘需要,目前還沒有開園,至少還要等10~15天左右

早在1月11日的時候,貴州省六盤水市就召開了水城春2020年“早春茶”上市新聞發佈會暨開園儀式,正式開採涼都“年前茶”。雖然早茶數量不多,只有300畝左右,產量也才150斤,但預示著我國2020年春茶正式上市。到了2月底,貴州黔西南州、六盤水市、安順市、黔東南州、黔南州、遵義市、畢節等茶區特早生品種茶園陸續開採,開採茶園超過9萬畝。與此同時,四川茶葉產區也進入旺盛開採時間。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當然,每年春茶上市的重頭戲——江南江北茶區春茶採摘則要晚的多。當西南茶區開園時,江南茶還沒冒頭。等到3月中旬左右,江南茶區才零星開園採摘。根據春茶採摘指數顯示,截止到3月18日,浙江西湖龍井單位面積茶園符合“一芽一葉”採摘標準的芽葉僅達到5%~20%,採摘指數認定為二級,目前只能少量採摘。而江蘇碧螺春的茶芽採摘指數同樣為2級,只能少量開採,和西湖龍井差不多。安徽黃山毛峰也差不多,目前只有部分早茶品種可以開採,產量有限。河南的信陽毛尖和安徽的六安瓜片及太平猴魁,目前都還達不到採摘要求,未能上市。

當然,前面提到過的貴州著名茶葉湄潭翠芽,則已經達到了4級,單位面積茶園符合“一芽一葉”採摘標準的芽葉達到50%~80%,已進入大量開採的階段。四川春茶也同樣進入了大量開採階段。在採摘用工方面,從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勞動力短缺現象存在,但基本可以滿足。所以,從總體上來說,2020年開春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各大產區開工運行情況基本正常,這對茶行業來講,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二、在疫情影響下茶行業如何應對?

1.春茶生產方面要結合疫情防控,儘可能擴大生產規模

今年春茶開採與往年不同,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地對於復工復產均做出了嚴格的要求。雖然國內已經實現新增確診清零,但零新增並不意味著零風險。在茶葉採摘加工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疫情防控動態,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第一,對於茶葉採摘,如果是大規模標準化茶區,茶企在負責組織人員開採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當地的防疫要求,做好消毒和防護措施,避免人員大量聚集,採茶時要戴口罩,採茶用具專人專用,並做好消毒措施。茶企要合理安排採摘人員的食宿,休息時間禁止聚眾賭博或進行其他娛樂活動。

第二,在採摘工招募方面,儘量以本市人員為主,如果是外地招牌,一定要從低風險區域招人,而且必須開具健康證明。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農民工無法正常外出打工只留在家,春茶採摘時,可充分挖掘這部分勞動力,以此緩解用工短缺的情況。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第三,採茶時儘量實行分塊包片採摘模式,一人負責一塊茶園,拉開採摘人員接觸距離。如果無法分開,至少也要保證一米以上的距離。

第四,對於小規模分散種植的家庭茶園,在開採的時候,同樣需要做好個人防護,配備口罩、斗笠、雨衣、雨靴等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五,茶農在鮮葉銷售時,儘量保證本地消化,避免扎堆賣茶。茶葉加工企業收購鮮葉時可以採取點對點或委託採摘模式,儘量減少人員流動。

第六,茶企加工茶葉要嚴格按照清潔化衛生生產標準,全程規範操作,合理分配生產任務,最好以一人負責一個環節的方式,來減少加工人員聚集問題。同時,有條件的茶企,要儘可能使用自動化生產設備,減少勞動力的使用。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2.茶園管理方面要藉此契機,提高機械化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茶園大多是以傳統管理方式為主,對新技術和現代管理方式重視程度不夠,對機械化的應用較少。而這次疫情雖然給茶行業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同時也是提升茶園管理能力,提高茶園機械化管理水平的一次契機。

第一,在茶園管理方面,可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分散小規模茶園進行改造,使其適合機械管理。尤其是在茶園的耕作、施肥、修剪和灌溉方面,採用農業機械,逐步取代傳統人工管理模式。一方面減少勞動力的消耗,緩解用工緊張問題,另一方面提高茶葉現代化水平,節省勞動成本,增加茶葉的效益。

第二,在茶葉採摘方面,大力推廣名優茶機械化採摘力度,努力改變完全依靠人工採摘的局面。這樣做既可以減少人員的有效聚集,緩解勞動力短缺局面,又能降低採摘成本,提高採摘效率。

第三,在茶葉加工生產方面,要加快推進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提高連續自動化加工生產流水線能力。一方面可以實現茶葉的清潔化衛生生產,提高茶葉質量標準,另一方面更可以提升名優茶整體加工水平和生產能力,增強我國茶葉的國際競爭力。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3.茶葉交易方面要勇於創新,積極拓寬和豐富銷售渠道

對於很多茶行業從業者來說,如果銷售做不好的話,整個上下游產業鏈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今年的疫情對於很多人的日常茶葉消費以及禮品茶的銷售都十分不利,以至於讓很多茶商喊出了今年只想活下去的口號。但是越是在這種困難時刻,我們越要大膽創新,不斷的豐富和拓寬銷售渠道,做好茶葉的銷售工作。

第一,茶葉交易市場和終端零售店要積極復工。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使得很多地區到目前都沒有辦法完全正常復工復產,而此時正值春茶上市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不能開工,對於茶葉的銷售影響巨大。所以,各地的茶葉交易市場和終端的茶葉店,都要積極向當地的防疫部門申請,做好自己的防護和消毒工作的同時準備復工復產。

第二,積極拓展無接觸式的網上茶葉銷售模式。在這種特殊時期,人員聚集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一定要積極的利用網絡銷售渠道,實現無接觸式的銷售。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第三,合理利用現代物流手段實現交易。往年很多茶商都會在春茶上市的時候,大量聚集到茶葉產地採購。而今年情況特殊,這種大量的人員聚集和流動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所以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利用現代化的物流手段,減少人員到現場去採購交易,而採用遠程交易的方式,利用物流快遞從產區直接發貨。

第四,及時利用自媒體和直播平臺,做好茶葉創新銷售。這幾年農村電商十分火熱,我們可以通過利用自媒體宣傳和茶葉產地直播的方式,來刺激消費者購買。而且可以想見的是,這種方式是未來茶葉從產地直達消費者手中的一種有效銷售手段。而且,目前很多茶區父母官都以網上直播方式,努力推介本地茶葉。

第五,當疫情結束後,各地要積極組織茶葉宣傳推廣活動,比如說政府相關部門組織推介會、茶葉協會組織茶企參加茶博會等等,並密切與銷區茶商組織聯繫和對接,拓展銷售渠道,實現產銷平衡。

疫情影響下我國茶行業應如何應對?做好以下3個方面,可實現自救


總之,當此困難之際,需要所有的茶葉從業者共同努力,將危機轉化為契機,提高茶園管理水平和茶葉加工機械化能力,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創新茶葉銷售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讓茶行業度過難關,化危為機,讓茶行業所有參與者都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