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普該選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兩位美女醫生“幹起來了”!


做科普該選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兩位美女醫生“幹起來了”!


正方辯手童菲:尊敬各位專家評委同仁,今天我方觀點是新媒體時代,醫生更多采用新媒體傳播方式傳播科普,讓我們一一理清。


第一,什麼是新媒體時代?


首先,新媒體概念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媒體形態;


是利用數字網絡,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有線、通信網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態,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誌等。新媒體時代,就是以新媒體為主流的媒體傳播時代。


第二,醫生要傳播什麼?


傳播科學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科學知識是為了什麼?為了更多的民眾儘早就知道、學到並做到健康生活,所以普及很重要。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根據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量是11.12億,QQ的是8億,微博的是4.75億,我國人口總數截止2018年統計的數據是13.95億。


第三,為什麼我們更多采用新媒體傳播,正在傳播效果。如何評定評價系統?


二者相比較,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在於其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參與度之高、信任值之高。


綜上所述,我方的觀點是在新媒體時代,醫生應該更多使用新媒體傳播科普。


做科普該選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兩位美女醫生“幹起來了”!


反方辯手張婷:首先感謝正方為我解釋了傳統媒體的定義,這裡我就不再加贅述了,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方認為在新媒體時代下,醫生應更多地選擇傳統媒體。科普科普,科學普及,那麼科學一定是具有權威性和嚴謹性的!


第一,從權威性來說,傳統媒體屬於官媒,比如央視、人民網、《人民日報》等等,在人民群眾中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地位,已經有無法替代的權威性。


第二,傳統媒體的媒體人具有專業的資質,有較為完備的審核系統,通過層層篩選和有效把控,使內容信息更為嚴謹,將目前雜亂且有待考證的新媒體而言,更具有公信力。


第三,從受眾角度上來看,傳統媒體的普及性更強,因為許多需要科普的老年人、兒童對新媒體的接觸是絕對有限的,而且他們也無法進行正確的辨別,更容易被迷惑。


第四,傳統媒體都有官方背景,更注重社會效益,樂於傳播客戶信息,而新媒體更多的是會考慮到收益,為博弈眼球、增加點擊量而製造謠言或傳播偽科學,這也是為什麼醫學界流傳出醫生闢謠跑斷腿的說法。


第五,傳統媒體最核心的優勢之一就是內容生產力。尼爾森評級數據一項研究表明,新媒體80%的鏈接都來自於傳統媒體公司,而內容上僅有14%為原創,67%來源於傳統媒體,可見新媒體在內容方面對傳統媒體具有相當高的依賴性。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在新媒體時代下,醫生應該更多的選擇傳統媒體作為醫學科普。


做科普該選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兩位美女醫生“幹起來了”!


正方辯手童菲:美麗的對方辯手,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問您,請問您是乘坐什麼工具來參加本次訓練營的?


反方辯手張婷:坐飛機過來的。


正方辯手童菲:對,因為我們現在是高鐵飛機的時代,我們不會去坐綠皮火車,所以新媒體時代醫生應該用更多采用新媒體傳播方式傳播科普。


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一下您,如果患者得了腫瘤是去查百度,還是去找健康電臺、廣播看報紙?


反方辯手張婷:現在我們最多的確是採用了新媒體,因為大家也說了現在是新媒體時代,但是新媒體時代它做的東西它很多越多,但是對於來說是越好嗎?


傳播的越快也是最好嗎?


很多的偽科學不也是從最多最快的方面來著手的嗎?


比如說有一段時間曾經說過小蘇打能夠治療癌症,一度成為微博的熱搜,這難道不是一個偽科學的傳播,也是用快的速度來顯示的嗎?


正方辯手童菲:我邀請對方辯手看一看辯題,我們今天的辯題討論的是更多采用傳統媒體,還是更多采用新媒體?我們沒有在探討說是哪個傳播的更好,當然這個傳播的更好,也決定了我們是不是更多的採用。


我們剛才也聽到我們的陳教授為我們分享,他也採用抖音去分享科普的視頻,我想請問一下陳教授不是權威嗎?他使用的是什麼平臺?使用的是抖音,抖音是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所以權威和平臺是不矛盾的。


我們為什麼今天要來設計科普訓練營?也是從此以後支教授說我們要去爭奪新媒體的基地,讓更多的人通過平臺獲得正確的知識,所以我們要在新媒體的時代上去打假,而不是更少地使用新媒體。


反方辯手張婷:好的正方辯手,您也說了是更多的採用哪一種,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它的權威性絕對是無可置疑的。


您也說了,很多專家都有公眾微信號,還有抖音,但是我們抗癌協會,支教授也說馬上準備出一些科普類的書籍,那麼你是願意相信網上的信息還是相信我們權威出版的書籍呢?


正方辯手童菲:我們從來就沒有說要摒棄傳統媒體,今天我們討論的辯題是更多采用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


而且我邀請對方辯友來看看,我們等下有個環節叫做挑戰權威,權威是可以被挑戰的,我們醫生來說的話,我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中央電視臺,但我們只要拿起手機,錄一個短視頻發到抖音上,我們就可以傳播科普。


反方辯手張婷:我也想問下對方辯手,歐洲廣播聯盟調查顯示,有61%的受訪者對新媒體是不信任的態度,97%的受訪者保持懷疑,對傳統媒體的新人則不斷提高,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正方辯手童菲:這個現象非常的重要,為什麼我們要來舉辦科普訓練營,為什麼今後我們的醫生要去使用這些平臺,就是為了到這些平臺上去打假。


如果說我們不去使用這些平臺,就會讓假的信息在這些平臺上蔓延,而且我們知道,這些平臺的傳播速度,傳播覆蓋度都是非常廣的。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新媒體時代,醫生應更多采用新媒體傳播方式傳播科普。


反方辯手張婷:新媒體傳播很快,但是我們傳統媒體一定要保留。我們今天的論題也不是摒棄,而是更多的採用。我們醫生一定要用最具權威性的傳統媒體。


我們馬上要出版一些權威的書籍,從科普所達到的效果,我們也要儘量的保證信息的吸收化,傳統媒體作為一些報刊、書籍來說,要坐下來在穩定的環境下進行閱讀,注意力相對的集中,也利於深度理解,甚至可以隨身攜帶。


對於新媒體而言,網上很多東西都是無法辯證的,知識也是有待考證的,你無法確定網上的消息是真是假。


正方辯手童菲:傳統媒體就像父母,新媒體就像兒女,兒女是年輕的,應該多幹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