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人於己問心無愧,該如何去理解?

南方妹紙


於人於已問心無愧,就是對的起任何人也包括自己。說的是做人做事想的周到,符合道理沒有慚愧。

不過這句話不是光好人這麼說,壞人也可以這麼說。所以人不要說我對的起任何人,不要說我對的起良心,也不要說於人於已問心無愧。即然你對的起任何人,一定得到大家的認可,還用自己說嗎?

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良心是上稱呢還是論把呀?這是對自己的肯定,不一定是大家的認可。

於人於己問心無愧,就沒有上門來討債的,心底坦然,覺睡的就香。

做人於道,做事於德,不虧天理,自有公論。


明儀居士


於人於己,問心無愧。這是一個人審視自我,反躬自問後對自己的評價。

有時候,這句話道出了不被別人認同的無奈。

人生事,總不能事事如意,當自己求不得別人的認同,也不一定凡事都要強求。

審視自己的內心,只要做到於人於己,問心無愧,這不僅是對自己和別人所做事的一段總結,也許,也是一種痛悟後的放手。

於人於己,問心無愧。也有對往事的一種釋懷。

曾幾何時,我們總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好,總以為只要自己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改變現實,然卻常常事與願違。

我曾經在十幾年的人生歲月中執著於一段曾經美好的情感不忍放棄。但奈何歲月顛簸流離,不同的境地終究無法感同身受。

當十幾年後,我知道他對我這麼多年的努力卻無法理解之時,卻沒有任何被誤解後的委屈和不滿。

那一刻,自己終於明日了應該和過去體面的告別,從此兩不相欠,各自安好。

人生之事,於人於己,內心無愧。這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交待,只有經歷過這種內心無愧的努力才有與往事告別後的輕鬆和釋懷。

於人於己,問心無愧。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只因為有了這種自省的人生境界才能擁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明白。

人生淡然如花,行走一路芬芳。有些事,輕輕放下,未必不是輕鬆;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

曾國藩說:“人無一內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做人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於人於己,問心無愧。這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更是底氣和境界。

---願人生路上修行的我們都能做到。


趙小嫻


不以自己利益為目的而損害他人利益,杜絕害人害己,站的直,坐的正,問心無愧。


  •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問題,有的人比較自私,為了自己一點蠅頭小利而去傷害別人的利益。也有些人做的事情損人不利己,害了別人,最終也害了自己。

要做到問心無愧,我想應該從以下幾點開始:

  • 首先,你要學會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這樣你才不會為了自己的一點小恩小惠而且傷害別人。
  • 其次,你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積極的去化解矛盾。
  • 最後,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多一點正能量。
  •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安小冉


於人於己都問心無愧的話,就要拆分成兩個來答,一個是於人,一個是於己。

先說於己無愧,就四個字天地良心。誰最能做到於己無愧?答案是小孩子,他們做事隨心。大人就是盡力做了自己本分的事,就於己無愧了。

於人無愧這個就很複雜了。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否有愧於他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根據他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處於不同的經歷、環境下的人三觀也會不同。所以於人無愧不能以個人的標準,不然要法律來幹嘛。除了法律是一個標準外,道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要真的做到於人於己無愧,就要接受正確的教育,養成的正確三觀。你就會自覺的約束自己做正確的事。


生命本


沒有一個鐵定的標準來衡量。有人做到五成,便敢說對得起所有人了,有人做到九成,卻總是放大餘下的一成,總覺得問心有愧。所以,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要聽其說,更要觀其行。


老孫頭電話


不害人又對己有利才能問心無愧


健康平安陳三根95888


還有一種意思是。不論我怎麼非法得利以及我怎樣惡意害人,我可以做到內心平靜如水。於人(對待別人)+於己(對我自己)問“心”無“愧”。心即舒適感、認知方式和道德等等。愧即難受、懲罰和心罪


拼盡全力去保護你愛你


做人做事,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家庭,對得起相關的人,就能做到問心無愧。其實,問心無愧是一個品格,是一種如何做人做事的規則。只要憑良心做事,遵循道德規範做事,遵循法律做事,就與問心無愧的境界差不多了。


吉林省律師陳維國


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於情於理,不坑人,不害人,做事坦坦蕩蕩,於人於己問心無愧。總之多多益善。


馮智慧


簡單的說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事堅守道德底線,不損人利己。追求美好並不是等於世界太美好,自己還要防範壞人,保護自己。把自己該做的事想辦法盡力做好,不自己留下太多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