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裡的“小城畸人”,那裡充滿雜語、對話與心靈的復活

德語文學萊比錫圖書獎揭曉 | 文豪作家們的罕見自拍 | 林少華講述村上春樹的寫作 | ......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小城畸人》寫的是一個轉折時期現代人彷徨無依、求而不得等等內心隱疾,《幻想故事集》卻沒有止步於此,或者說它沒有止步於安德森對現代社會的控訴,作者實際上還給出了前者未能提供的一重視角。這個視角,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復活”。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作家張檸《幻想故事集》,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

在讀張檸近作《幻想故事集》中的短篇《羅鎮軼事:六個鄉下故事》時,我總是回想起舍伍德·安德森筆下那些居於溫斯堡鎮的小城畸人。羅鎮人很像是《異想天開的人》中的喬·韋林,或《教師》裡的凱特·斯威夫特,安德森寫喬·韋林常常“被種種念頭所困擾,而且在一念引起的痛苦中,簡直難以抑制。話語從他嘴裡翻滾踉蹌而出……他一把抓住一個旁觀者,便開始講起話來了”。這不也正是羅鎮人的日常嗎?——農婦劉玉珍抓住醫生,向他絮絮叨叨傾訴她的肚子不舒服、她的老公天天打她、她起早貪黑勞動、她與羅長生的婚事、她的女兒被鎮長看上了……如我們所知,溫斯堡人是在經歷了心靈的頓悟之後開始沉默的,而他們之所以“頓悟”,則由於他們早已喪失了心靈交流的能力,所以溫斯堡人才會時不時爆發出一陣喧囂吵鬧,無邊無際的“雜語”。這一點對於羅鎮人也是如此:他們的“雜語”同樣開始於他們長久的沉默之後。

小說《農婦劉玉珍》裡,在與劉玉珍、羅長生夫婦漫長的推拉扯皮後,做醫生的父親言簡意賅地對“我”交代了劉玉珍的病情。這篇小說是如何完成自身的呢?當兩人爭吵到不可開交——雜語達到頂端之際,作者啟用了一種獨白的聲音,簡練地交代了以下幾件事:羅長生知道實情後帶著劉玉珍到省城看病;“三個月之後,劉玉珍就死了”。兩件事只佔文本四行篇幅,卻強有力地收束了此前無休無止的喧譁,也似乎是揭開了那難以消融於日常雜語的深沉孤獨。至於《流動馬戲團》《嚎叫》兩篇圍繞著主人公“我”的敘事,則是將雜語式的孤寂引入一個特定時間座標。前一篇小說以眾人等待馬戲團到來的一個上午作為敘事框架,其中穿插了許多鄉間生活場景,少年的“我”憂心忡忡於一座不停生長的山峰,擔心它刺破天空。故事最後,“我”因為知道自己沉迷馬戲團的表演觸怒了父親,甚至想要離家出走。

《嚎叫》接續了《流動馬戲團》的情節與後者的散文化敘事,但它又是圍繞著特殊年代的父子關係加以刻畫的。馬戲團離開之後,因為父親沒有打“我”,“我”竟然感到自己像是孤兒,他甚至想要央求與父親共事的藥劑師來揍他一頓。這種不同尋常的關係在故事開篇即已奠定,此後作者寫道——因為這段描寫實在生動,在此引述——“在父親打我的時候,我一定會伴隨著打的節奏大聲號叫。否則,我舒暢和激動的感覺就要大打折扣。我想,我父親的感受大概跟我差不多,我越號叫,他越激動,出手的頻率就越快,力度也就越大。他同樣伴隨著打的節奏,還有我號叫的節奏,不停地喊叫,我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你……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父子倆配合得真是天衣無縫。”

其實,這段描寫不僅勝在它的生動,還在於它準確地將程瑛一家的傷疤轉移到了主人公身上。程瑛的父親因寫“反動標語”始終處在缺席的位置,“我”的父親儘管在場,也難以和作為兒子的“我”正常交流,於是“我們”便只能用一種類似受虐與施虐的形式來表達愛——倘若這實難理解,也不過是因為特殊年代的愛無法訴諸言語——在這種特殊性背後,是“我們”每隔三年五載便要遷居,是少年的“我”為了引起父親注意也沾染了暴力的嗜好。這種父子之愛的悖謬表達直至某一天父母失蹤方告一段落,隨後又以少年的“我”看到父親被懲罰正式結束。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小城畸人》寫的是一個轉折時期現代人彷徨無依、求而不得等等內心隱疾,《幻想故事集》卻沒有止步於此,或者說它沒有止步於安德森對現代社會的控訴,作者實際上還給出了前者未能提供的一重視角。這個視角,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復活”。在《長篇小說的結構與總體性》一文中,作者對文學的救贖功能曾做過如下表述:“文學藝術之所以成為其本身,能夠不被歷史和其他學科門類所取代,一方面是因為它在邏輯上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帶有拯救性質的‘奇蹟’色彩。”在他看來,文學藝術的“奇蹟”是因其多解性與歧義性,能夠為文學自身提供超越理性與命定的可能性。但除此以外,“復活”在《幻想故事集》中無疑還顯露了它的另一重含義,那就是作者讓那些絮絮叨叨的傾訴開始被人傾聽,有人傾聽,由此使得對話變成一種心靈的修復術。對話在 《小城畸人》中始終沒有獲得開始,畸人們從生到死拘禁在內心的頓悟與孤獨的掙扎間,他們求助於喬治·威拉德之於事無補,正如傑西·本特利與柯蒂斯·哈曼牧師求告上帝無濟於事一般。可是我們發現,在《幻想故事集》的最後兩篇《黃菊花的米兔》與《普仁農莊裡的女人》裡,那種現代主義內在自省的唯我論——這恰恰又是此書第二輯《八個城市夢幻》的筆法——中遭到貶抑的對話,又一次被賦予了心靈交流的特權。

讀書小筆記

文學藝術之所以成為其本身,能夠不被歷史和其他學科門類所取代,一方面是因為它在邏輯上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帶有拯救性質的“奇蹟”色彩。

——張檸《長篇小說的結構與總體性》

心靈交流,但不是為了真理;交流達成一致,也決非是求真意志在推動它們。這裡實際存在著中西文明的差異:西方文明基本上還是以對真理的追求為框架,而東方文明追求的則是平等。真理從未抹煞個體與他者的差異,相反,差異是被真理製造出來的,而平等卻將這種差異作為自身的前提。唯有從平等的立場出發,雜語才不致淪為失語,並且將會是一場雙方都投入其中的對話。在《普仁農莊裡的女人》這篇小說裡,對話的傾訴者是李雨陽,傾聽者是孔一梵,不過,在兩人的交談中讀者分明還看到了這一文本涵蓋的四對夫妻/情侶,也看到了他們的關係無一例外地經受著背叛的摧折。孔一梵是因為做“綠橄欖”直播網站的緣故,與高中畢業就來北京闖蕩的萬舒依結識。此後因萬舒依做事沒有章法,網站被勒令關停,孔一梵被迫與她分賬分手。普仁農莊的經理梅蕭華與她前男友也大率類此,他們也是在事業稍有起色的時候,其中一方情感出軌,與在北京遊蕩的考生潘修嵐一拍即合;此後潘修嵐終於考上美術學院的博士,又和王子得的本科同學、如今已在美術學院當老師的黃春丙勾搭上了,如此一來潘修嵐便再次破壞了黃春丙與李雨陽的婚姻。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舍伍德·安德森與他的小說代表作《小城畸人》

這四對夫妻/情侶的軌跡是如此相似,但這恐怕正是孔一梵能夠以及願意傾聽李雨陽訴說的根底。同時,我也不覺得萬舒依、潘修嵐、陳曼娥這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可疑流鶯是作者試圖抨擊的對象:孔一梵與萬舒依在一起時,他們“掙錢,數錢,吃喝,吵架,睡覺”,一旦孔一梵的網站倒閉,也就是他們感情結束之時;“以製造世界名家贗品”、“勾引藝術家”為生的 “考研黨”潘修嵐可以勾一勾手,就讓王子得拋棄梅蕭華、黃春丙拋棄李雨陽;至於李雨陽的弟弟李雨梵,恐怕更是至死都活在陳曼娥背叛的陰影中——如若我們將這條“現代愛情”的覆轍延伸來看,它無疑是指向了現代人的某種普遍境遇,這種境遇的真相此後也由李雨陽道出:“作為一位藝術型的文化企業家,一位身家過億的老闆,一夜之間一無所有:親人、生命、情感、信念,全部都灰飛煙滅。李雨陽說,她曾經大聲呼喊:我願意把所有的資產,全部交出去,換取我最珍貴的東西,親情、友情、愛情,然而卻毫無用處。我這才知道,什麼是‘叫天天不答,呼地地不應’。”在傳統社會,什麼事情、任何價值都是確定無疑,而試圖挑戰它的嘗試終將歸於笑柄。現代社會則不然,因為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這也是那位曾經抱著農耕時代信仰的李雨陽突然領悟的事。

怎麼辦?如此一來這個問題就擺在了小說的四對夫妻/情侶面前。孔一梵選擇飛往“小資撒嬌聖地”麗江做“心靈療傷”;梅蕭華回到麗江,應聘進入普仁農莊工作;李雨陽是被丈夫黃春丙送到麗江修養——請注意,小說在這時還沒有提供一種文學才能創造的救贖,雖然此前文本中也曾閃現過一次“復活”的字眼,但那不過是媚俗的生活情調。然後便是這幾個人的相遇,他們開始圍繞著李雨陽——這個自稱是“死過一次的人”——進行一場看似無盡的談話。附提一句,至少從這篇小說,我們看到了一種雙方都嚴肅持守傾聽之美德的對話,是如何具有它的倫理意義與修復功能的。通過李雨陽的傾訴,孔一梵隱隱約約地覺察到了真正的復活正在來臨,這復活同時也源自她到麗江之後結識的納西族女人木蓮枝,她將其稱作“木媽媽”。木媽媽陪著李雨陽哭,陪著李雨陽笑,盡其所能地讓後者吐淨心中鬱結。木媽媽還時常用納西話唱歌給李雨陽聽——舉凡這些情節,都像是以兒童目光去重新打量這個早已失去童年的世界,也無疑與前文的敘述構成反差,但這又是我們此時此刻能夠設想的唯一救贖之途。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這種救贖是切切實實的精神啟迪,是精神的煥然一新。誠如故事最後孔一梵發現與理解的事:當李雨陽面對著路邊的花葉草木喃喃自語,“為一片葉子的新生而欣喜不已,為一個花瓣的衰落而悲傷落淚”時,她真的改變了。造化的力量與生命的奧秘,如今重新從數字、抽象的景觀與熟視無睹間轉向我們,對我們開口,而我們也將轉向他人開口。以此觀之,這篇小說的線索也正是《幻想故事集》的內在脈絡,從《羅鎮軼事:六個鄉下故事》的雜語,到《幻想故事集:八個城市夢幻》的失語,最後到《曠野集:三個女性故事》中的對話,我們一步步地看到那些已經成為“失語”的“雜語”是如何重新舒展成為“對話”的。在這個意義上,儘管劉玉珍死於無人理解與無人傾訴的孤獨,但李雨陽畢竟經歷了一次復活:她“重新活過來了”。

配圖:攝圖網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新年文創季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文学里的“小城畸人”,那里充满杂语、对话与心灵的复活 | 新批评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