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真的好嗎?

世衛組織報告稱全球每年有10萬青少年自殺。

但是有人說中國父母溺愛孩子,要讓他們受挫折。

但什麼是挫折教育?


心理學認為挫折是一種負面體驗,事情的發展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

考試失敗,被同學排擠,被老師責罵等這些每天都有可能上演的事情就是挫折。

溫尼科特認為,新生兒要由一個足夠好的照顧者幫他形成無所不能的全能感,並通過恰到好處的挫折將其打破,以創造性地認識外部世界。

有些父母的想法很奇怪,自己的孩子自殺了不去安慰孩子,而是責備自己的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

挫折教育,真的好嗎?


溫柔堅強是人感受到愛以後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的善意,若只是一味將無意義的苦難施加在孩子的身上,只會讓他們更加脆弱。

挫折教育,真的好嗎?

孩子脆弱,不是因為沒受過挫折,而是沒收到正確的挫折教育。

大部分父母只知道製造挫折,卻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挫折,這是錯誤的。

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孩子的自信心還沒建立就被家長摧毀了。


父母希望的是讓孩子習得堅強勇敢抗壓,可你沒想到,無意義的挫折教育智慧適得其反。


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


綜藝節目裡一個女孩對媽媽大喊,:“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而她的媽媽卻說:“你要不打擊,就容易飄。”

挫折教育,真的好嗎?

這是很多中國父母的想法,為什麼這種想法會大受歡迎?原來是因為上一輩父母成長在物質和精神都匱乏的時代,這種“匱乏感”使他們認為只有受苦才能成長。

但這樣的“挫折教育”是正確的嗎?


究竟什麼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打壓孩子的心理,而是告訴孩子遇到挫折後該怎麼面對,鼓勵他們克服困難。


進行挫折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長,而讓孩子成長就是要把孩子當做一個人,而非附庸和照顧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