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有朋友昨晚半夜电话、微信我,说今天博物馆开馆仪式,去不?

我没去。

去了庙下“溪毛线”,看我们的小工程,看“小包工头”指挥干活,安装有点科技含量的公路牌。不过从溪口回来还是转过去看了一圈。

出来发图朋友圈的时候,有人留言告诉我,今天叫“落成”,不是“开馆”。我一惊,赶紧拉到顶上看自己发圈的时候怎么说的,还好,我说的是“开门”。不开门,我也走不进呀。只是一惊之余,我还没明白,落成、开馆、开门,它们有哪些区别。

所以这么一想,就暗暗庆幸是路过而随意走进,应该遇不见熟人,也就可以走马观花之后不用正经谈感受。现在只说感觉,挺好。


随着晚间官媒把今天开馆的资讯推送出来,有位小朋友看过之后脱口而出,“是石头展?”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我不知道是他注意的焦点不对,还是接收的资讯不准,但也一下子把我的思路打得零乱。


被称为“龙游文化新地标”的这座博物馆,是被寄予厚望的。

给它的位置绝佳,灵山江畔、老城与新区之间,这本身便很有些讲究。

如果你是外地宾客,无论你从哪个位置、角度看向博物馆,一定要留意它背后的景深和前景的鲜活。而由于你所站的位置不同,博物馆的前后景象也就互相调换、互为衬托。它或者提醒你,千年古城是它的依靠,或者昭示你,活力新城是它的未来。

这里,是龙游城时空与地理、城市变迁与文化凸现的历史转承启合点。


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历史与文化,在这里凝聚、延伸;触摸历史、传承文化,是我们责任也是潜意识。

有人说,博物馆里陈列的东西,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了,但一个好的布局的博物馆,会离我们的心很近。就像故乡,我们离得越远,心底,就越记挂、贴近。

所以我想,龙游博物馆应该是龙游文化的故乡。而在今天,这一“文化的故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不但是记忆历史,更应当引领文化审美,至少是这方水土的美学水平的反映。


依稀记得有人对博物馆评判有这么个大致的说法:一个好的博物馆,不仅展示民族和国家的基因,还要呈现出这种基因的活力和质量。

龙游博物馆布展的内容,从“18亿年前”开讲,篇章恢弘。印象中除了地质馆之外还没有在哪里看到过这么大的开篇,那么,这本书,或者说这部长篇,会以怎样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哪些故事,以及让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到怎样的能量?


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百年商帮。风中,有商儒道义的绵醇味道。

显然,博物馆今天落成,还没有全部完成布展,这就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就像期待过年,既是经年的仪式,又盼着遇到喜出望外人和事。

那么,让我们过年在龙游的相约,约在博物馆,可好?


我随手拍了点手机照,给寓外的你先观赏和想象。没有把图片配在文字当中,是觉得很多时候,听人解说不如自己感悟。龙游人,总会有相同的频率接收到远方共同的祖先呼唤。

博物馆的氛围,我觉得并不必然是厚重的,就像彼时的人们的生活场景,一定也是喜怒哀乐,儿女情长。

明天,不知雷馆长可在?想找找他,在博物馆坐坐,当面他讨教,听听他的办公室从鸡鸣山的小木屋搬进这座现代建筑之中的心境。也让我,趁机在他那里,歇歇脚。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龙游博物馆今天可以走进去看看,雷馆长在哪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