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良心的小國,中國曾援助它670億,如今它回饋中國一無價之寶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雖然我國面臨百廢待興的局面,但傳承數千年的大國風範從未被廢棄,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所以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我國在自身財力十分緊張、物資相當匱乏的情況下,從幫助周邊友好國家開始起步,開始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這是中國的第一次對外援助,此後逐步擴大援助範圍。

隨著我國的進一步發展,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對外援助進入新的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加快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開始對對外援助進行一系列改革,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涉及五十四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還有非洲聯盟委員會,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南南合作範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

最有良心的小國,中國曾援助它670億,如今它回饋中國一無價之寶

可惜中國援助了那麼多的非洲國家,但不是沒有多少國家知恩圖報,或許是因為他們自身難顧,但“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道理並非為中國獨有,有些國家願意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回饋,就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國家,加納共和國。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

而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兩國之間相距大約六千公里,可即便這麼遙遠的距離,也並未阻擋加納與我國的合作,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納共和國,首任總統恩克魯瑪,1960年7月5日加納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可惜在1966年,加納軍警發動政變,推翻恩克魯瑪政府,成立軍政府,宣佈廢除憲法,解散議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還單方面中斷同中國的外交關係。1972年2月,阿昌龐政府主動恢復同中國的外交關係,此後中加關係發展順利。

最有良心的小國,中國曾援助它670億,如今它回饋中國一無價之寶

此後,我國開始援助加納一些經濟項目,還承保了加納的房建、供水、打井、供電、路橋、體育場等多個建築項目。原本加納的先天優勢在非洲一眾國家中還是很優越的,1471年葡萄牙入侵“無主之地”加納,並發現大量的黃金礦產,16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在黃金海岸展開了爭奪貿易壟斷權的鬥爭。荷蘭、法國、英國等國相繼來到加納掠奪黃金,並販賣黑奴,加納的黃金、鑽石和錳礦成為了殖民者的原始資本,而落後的加納淪為殖民地。

最有良心的小國,中國曾援助它670億,如今它回饋中國一無價之寶

在取得獨立後,加納的經濟發展較為順利,在西非國家中較為發達,主要以農業為主,可可、木材和黃金是三大經濟支持,可在90年代末期,一場金融風暴影響了國際市場的黃金,可可價格也是在不斷下跌,還在恢復中的加納深陷經濟困境,財政赤字劇增,2002年加入了“重債窮國倡議”。遭遇重創的加納孤立無援,此時我國伸出了援手,援助670億,幫加納度過了巨大的難關。

最有良心的小國,中國曾援助它670億,如今它回饋中國一無價之寶

加納沒有忘記我國的援助,無論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他們都銘記於心,發現鋁土礦產後,還是優質的鋁礬土,足足有十五億噸,按照市面價格來算,大約有5600億美元,這無疑是無價之寶。因為我國的鋁土礦質量較差,加工困難,一直都是依賴進口,加納將鋁礬土的開採權給了我國,由此可見我國與加納之間的良好外交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