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着,哪怕成为植物人,我也有个伴

01

最近入坑电视剧《安家》,最新的剧情里上演的是一对暮年夫妇有关房子和爱情的故事。

一套老洋房二层房主江奶奶和宋爷爷,计划售卖整套市值达到5000万元的老洋房。想尽快卖房拿钱的老夫妻,在买方压价200万元的情况下,欣然同意出售房产。

原来,江奶奶想要快点拿到现金,好给身患癌症的宋爷爷治病。

她说,“我要他活着,哪怕他成为一个植物人,他躺在床上还有口气,我就有个伴。”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着,哪怕成为植物人,我也有个伴

而宋爷爷在心里却是另一番盘算。

“我的毛病我自己清楚,再花钱那就浪费了,把这个钱留下来给她(江奶奶)养老。”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着,哪怕成为植物人,我也有个伴

在生命的终末时刻,这对暮年夫妻还一心为对方着想。一个想卖房给老伴治病,另一个想留给对方养老,这样的感情让人动容。

这让我想到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家徒四壁的夫妇德拉和吉姆,挖空心思,想在圣诞节给对方送上最心仪的礼物。妻子德拉忍痛剪掉了秀丽的长发,换来的钱给丈夫祖传三代的金怀表买了一根白金表链。而丈夫,为了给妻子送上她心仪已久的发梳,则将金怀表作为交换筹码。

故事的结局,是双方都收到了最心仪的,却都已用不上的礼物。虽然留有遗憾,但却非常温暖。

“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02

小瑰在知乎上留意到一个揪心的话题:

“30多岁,家里有30万存款,癌症。是倾家荡产看病还是留着钱等死?

很多人在没有真正面临抉择时,可能会很果断地选择“如果是我,就不治了,癌症是绝症,也治不好,花什么冤枉钱?”

癌症不治了,花什么冤枉钱……

这是宋爷爷的选择,他的出发点是因为爱,希望把钱省下来给江奶奶养老。

同时,这也是江奶奶两个外甥的选择,但他们打的是另一番算盘。

“就算咱们房款拿到手了,小姨父的病能不能治得好?”既然治不好,还不如留下来给自己用,“等两位老人走了以后,这个钱是要咱们两家分的。”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着,哪怕成为植物人,我也有个伴

宋爷爷虽然患癌,但仍存于世,江奶奶年岁已高,但身体也还好。江奶奶的两个外甥虽然有小心思,但他们是老夫妇在世上唯独的亲人了。

而就是这样的亲人,非但不帮助两位老人,就连他们最后救命、养老的钱都想霸占,未免太过残忍!

在道德和利益的天平上,两个外甥决绝地站到了利益那边,最终天平失衡,江奶奶立遗嘱将二层洋房捐给国家,两个外甥什么也得不到。

现实中,也有很多在利益与道德间决绝地选择了利益的人。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为患有白血病的5岁女儿罗一笑,向网友筹集270万“救命资金”,自己却拥有3套房产的罗尔了。

在治病与安逸的品质生活前,罗尔不想放弃高品质生活。所以,他不愿意变卖房产。

深圳的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东莞其中一套是现在的老婆名下的,另一套是以后养老要用的;写下救女儿的文章,是将来留给女儿看的。

给女儿留下的,只是几篇虚情假意的文章而已……

03

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人生百态,悲喜参半,没有谁能够安然无恙地度过一生。

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我们甚至需要在形势的逼迫之下,做出艰难的抉择。一旦道德与利益如果发生冲突,想要皆大欢喜,不是件容易的事。

选择道德、情感——倾尽血汗钱、变卖所有家产为亲人治病,去对赌一个极有可能惨败的局。这可能落得两头空……


选择利益——对亲人的病痛视若无睹,一分一厘,盘算自己怎么少出钱,眼睁睁地看着最爱自己的人“离开”。这恐怕太过冷漠……

两个选项,不论选哪个都不可能赢!

生命是一条长河,只会向前,不会倒退。任何人都要面对这几道绕不开的槛:生、老、病、死。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着,哪怕成为植物人,我也有个伴

生,要生得健康,生得坦然,要更好的发展。

老,要老得尊严,老得安宁,要独立的生活来源。

病,要病得无愧,病得无忧,要花理所当然的钱。

死,要死得洒脱,死得无憾,要死得没有后顾之忧。

生、老、病、死这个槛谁都要迈。

有的人,企图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迈过这道槛——江奶奶不考虑自己的养老,宋爷爷不重视自己的病痛,都希望把仅有的资产留下来,给对方去迈过“疾病、养老”这道坎。

有的人,谋取别人的利益,方便自己去迈槛——江奶奶的两个外甥,在两个老人在世时,就谋划怎么继承遗产,为的就是让自己更便捷地迈过“生”这道坎,以求更好、更滋润地活着。

在现实中,有的人隐瞒事实、愚弄群众、消费爱心,从中牟利替自己扛起责任、去迈过这些槛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作者罗尔,纵然拥有3套房产,却仍旧渴望通过不知情的群众捐款,让自己“高枕无忧”地“负起责任”,迈过女儿“疾病”和“生死”这道坎。

对于咱们大多数平头老百姓来说,应对生老病死的资金是有限的。上面这几种方法,要么使资金受益方对亲人的退让和付出愧疚、不安;要么就是与道德、情感发生冲突。

那有没有一种既不与道德、情感冲突,又不损伤亲人利益的方法或工具呢?有的,保险。

生、老:理财保险——时间是有价值的,生命越长,价值越高。
病: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变卖房产,将道德、情感与利益对立,全都是下下之策。一早准备好治病的救兵,就不用在大病之下,再做艰难的抉择了。
死:寿险——活着是家庭经济支柱,倒下了也是全家的依靠。

在年轻时多花些时间了解更多杠杆风险的工具,在真正遭遇“生老病死”的重创时,你会感谢自己当初那几个小时、几天所做的了解和决定。

多学习一些保险知识吧,对自己,对家人,利大于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