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二代
朱棣,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不同於多數封建王朝“父死子繼”的繼位傳統,這位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並不是“皇三代”,而是“皇二代”。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的皇位,是從比他低一輩的侄兒建文皇帝手裡奪來的。朱棣採用“非常手段”奪得帝位,殘忍地殺害了不為己用的方孝孺(“誅十族”),並創建了臭名昭著的宦官機構“東廠”等,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好。
朱三多
朱棣是“朱三多”,即說不清楚的謎團多,幹出的大事多,遭受的爭議多。他的出生,就屬於“三多”裡面的“謎團多”。 生母是馬皇后嗎? 元朝未年的至正二十年(1360)的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在當時的應天府,關於他出生的現場情況,被後人描述得十分神奇——雲氣滿室,光彩五色,照映宮闥,連日不散,這些都被看做是朱棣以後當皇帝的吉兆。中國古代有一個傳統,凡是名人、富貴之人出生時必定會有不同於平常人之處。這些迷信說法,都是人為製造或者附會的。
演員的誕生
朱元璋68歲那年,其他兒子為讓父親高興,費盡心計,蒐括天下珍寶孝敬父親,而朱棣只送父親幾株嘉禾。所謂嘉禾,就是莊稼結穗之特別大者。朱元璋出身於貧農,少年時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甚至一度乞討為生,一生對農民懷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加上嘉禾自古即為祥瑞,進上之後,“太祖大喜,為詩一章賜之”。
朱標不死,朱棣不敢反
朱標是朱元璋和髮妻馬皇后的兒子,是在朱元璋打仗的時候出生的,他出生後不久朱元璋就成為了吳王,把年幼的朱標立為世子。
朱元璋讓宋濂教授朱標學識,洪武元年的時候立朱標為太子。朱標長大後逐漸開始接觸朝政,朱元璋就讓他和大臣們搞好關係。這在古代非常忌諱,因為容易結黨營私,使得太子權力過大。朱元璋鼓勵朱標這樣做,可見朱標是中國歷史上最得皇帝信任的太子之一。後來朱元璋直接就把朝政交給了朱標。
朱標是嫡長子,從名聲上朱棣就不是對手,何況朱標還有很大的兵權。
朱標在最輝煌的時候隕落了
精心培養25年之後,朱標已經38歲,繼承父親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標的身體熬不住。1392年1月,朱標從陝西視察回來後,身上長了個大肉瘤,折磨得寢食難安,異常痛苦。朱標的長子朱雄英10年前已經死了,伺候父親全靠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年僅14歲,日夜守在父親身邊,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動中國”的孝子人物。朱允炆從小生活在深宮之中,在知識分子中間長大,知識淵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軟。
朱標還是不幸早逝。對於朱元璋來說,這不是普通的喪子之痛——接班人沒有了,整個帝國的命運怎麼辦?那麼多大將手握重兵,怎麼節制?這件事折磨著朱元璋,居然28天沒有上朝。
朱允炆
此時,朱允炆將3個年幼的弟弟照顧得十分周到,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裡。
雖然朱元璋對朱允炆抱著一種複雜的感情,對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憂。但文官們卻擁護朱允炆,因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臺後能實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軍事化的高壓獨裁。朱元璋的統治太過猛烈,官員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長久下去沒人吃得消,國家客觀上需要一位陰柔、仁愛的皇帝,讓人民歇歇腳、喘口氣。
朱棣不是馬皇后所生,所以朱元璋不會選朱棣
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延續幾千年,朱元璋跳不出這個框框。
朱棣可能是一個妃子生的,或許這個妃子還是少數民族。有可能是高麗人,究竟是北方高麗民族,還是來自朝鮮半島,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稱朱棣的母親是元順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朱棣稱帝后纂改《太祖實錄》,把能得到的資料全部纂改,拼命證明自己就是馬皇后生的,還拿出很多證據證明他當皇帝是合法的,證明朱元璋有意傳皇位給他。
而朝鮮的一條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謊言。1389年,朝鮮使臣權近等人在北平拜謁燕王,回國後寫了一本《奉使錄》。裡面說,他到北京燕府去見燕王,可是很不湊巧,那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媽媽的忌日,燕王不見客人。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說朱棣不是馬皇后親生。
朱元璋在身前是絕無可能有意將皇位傳與朱棣的。
朱元璋在臨近去世之前,於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頒發聖旨:“說與晉王知道,教陳用、張傑、莊德預先選下好人好馬,堤備臨陣時,領著在燕王右裡行。”朱元璋命令晉王挑選將領軍士在燕王封地周圍佈防,以備形勢之急。
朱允炆不如朱棣嗎
實際情況也並非如此,朱棣文韜武略不假,但朱允炆也並非無用之匹夫,朱允炆之禮義廉孝、躬親必行是深得朱元璋看重和喜愛的。朱元璋洪武一朝三十一年,國內國外政治環境清平,已經再無能夠影響國體的外部敵人存在,這也是為何明朝內部展開長達四年的內戰仍未動搖大明國本的原因所在。
因此當這些難題被朱元璋盡數解決,朱允炆作為守成之主的優勢便體現出來。倘若建文帝能夠解決掉國內藩王割據的問題,明朝的發展走勢又會是另一種光景,而朱允炆本人至少也能夠得到唐高宗一般的歷史地位。
那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反意而未果斷將其處置呢?
這就要站在當時的形勢來看。朱元璋自己出身於草莽,深知人們對於權位的渴望,諸子對於儲君地位的覬覦他心知肚明。朱元璋臨死之前,已經察覺到朱棣蠢蠢欲動,他一面命晉王加以牽制,一面為朱允炆佈局防控。朱元璋認為朱棣倘若發動叛亂,以其一藩之力絕難抗衡明廷中央,整個明帝國朝堂上下仍會效忠於朱允炆,朱棣在發動叛亂前期就曾因實力不濟而多次遇險。
同時,此時的朱棣尚無很明顯的抗衡之意,北境抗擊蒙古大任仍需依靠其力,因此朱元璋在病重之時就並未將其廢黜。
閱讀更多 文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