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茶④|炒茶30年,從來都是人等茶的徑山“鐵砂掌”,今年新茶要出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朱建傑

種茶、採茶、炒茶30多年的周方林,家住餘杭徑山上,是徑山茶省級非遺傳承人。

一雙關節腫大的手,是人稱茶王“鐵砂掌”的他,常年炒茶的印記。

700米高山,家中300多畝茶園,今年3月20日之後開採。

好茶不是不等人,需要的,恰恰是時間的沉澱。

這是作為茶人的周方林不改的初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合杭州市餘杭區農業農村局、餘杭徑山茶行業協會推出的問茶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第四篇。

问茶④|炒茶30年,从来都是人等茶的径山“铁砂掌”,今年新茶要出锅

龍井是扁平型茶葉,徑山茶是捲曲型毛峰。

論炒制工藝,徑山茶從採摘到炒制完成,前後需要2天時間。

如今,浙江春茶已全面機械化炒制。

徑山茶,僅有徑山村古鐘、五峰、綠神、凌霄峰、妙高五家茶廠,還有手工製茶環節。

綠神茶苑的掌門人周方林,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徑山村土地允許村民承包,小年輕周方林承包了30畝山地辦茶園,成了全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年,村生產大隊有230畝茶園,這裡出產的徑山茶,是全縣唯一可以貼上徑山茶標籤的高檔茶。

市場經濟到來,放開的茶葉市場,讓真色、真香、真味的徑山茶,受到更多茶客追捧。

很多人可能不信,1990年前後,徑山茶在西湖邊能賣到200元/斤。

至今,鳩坑種一直是徑山茶的當家品種,它屬於遲熟型茶樹品種,比龍井43等開採時間要晚。

用鳩坑做的徑山茶,比其它品種香氣更持久,也更耐泡。

【採摘】

一杯好茶的歷程,要從採摘開始。

徑山茶青葉的採摘標準,特級是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

不採單芽的原因是,茶葉的內含物質主要在茶梗上,採單芽製茶,滋味往往不足。

不熟練的採茶工採茶會用指甲去掐。掐過的茶梗,製成幹茶沖泡後,蒂頭會發黑,

因此,採茶正確的姿勢是揪,不是掐。

问茶④|炒茶30年,从来都是人等茶的径山“铁砂掌”,今年新茶要出锅

【攤晾】

茶青要經過攤晾,才能炒制,攤晾時間從4-8小時不等。

攤晾可以減少鮮葉中的水分,但什麼時候能攤好,完全憑個人經驗。

周方林會把茶青在竹匾中攤薄,等到清香散發,葉子摸起來不溼手且柔軟時方可。

【殺青】

殺青,徑山茶用的是斜鍋,炒茶師傅全程站立,用的力道,比龍井大。

炒青,火候要先高後低。

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是炒徑山茶的正確姿勢。

練好這一個動作,需要3-4年。

剛開始,會練得滿手是泡,很多學徒就這樣放棄了,堅持下來的,是少數。

一鍋茶,半斤到一斤,一般殺青15分鐘。

【整條】

緊接著,茶葉要在鍋內整條。

整條起輔助殺青作用,正確姿勢是扣。

這樣可以讓茶葉揮發出更多水分,一般要扣7-8分鐘。

殺青和整條這兩步,都要用力氣。

一個炒茶師傅,一天要在鍋前站17-18個小時,考驗的是體力。

【揉捻】

把兩到三鍋茶葉,放在一起做成團狀,進行揉捻。

揉捻的動作,有點像太極裡的推手。

茶團在兩隻手掌間,左右打轉15-20分鐘,茶葉越老,揉捻時間越長。

這一步,如果做不到位,成品茶的顏色會發紅。

【烘乾】

因茶葉和茶梗的含水量不同,徑山茶的烘乾分為兩次。

一次烘乾的溫度,要高一些,這樣可以快速排出茶葉裡的溼氣,烘八成為宜。

下烘後,茶葉要還潮,讓葉和梗的含水量更均勻。

二次烘乾也叫長烘,烘得時間越長久,色澤和香氣就越自然。

長烘溫度一般不超過60度,以烘到九成幹為宜。

烘的時間,可以是2-3小時,也可以是5-6小時,全憑經驗拿捏。

這麼多年,周方林從不會為了趕訂單,急於求成,馬虎了最費時的烘乾步驟。

好茶,需要的,正是時間的沉澱。

问茶④|炒茶30年,从来都是人等茶的径山“铁砂掌”,今年新茶要出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