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炒股方面,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自學成才有多大差別?

西天蝸牛


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自學成才在接觸股市的時間和碰到的人,炒股的方法上都是有區別的。

一,時間

金融科班出身的人接觸到股票的時間比一般人要長,入市也比較早。學生時代一般是18歲高中畢業進入大一,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金融知識了,年紀小學習能力也比較強。而野路子自學成才的人一般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才開始炒股的,起碼都已經25以上了。

炒股是要時間的經驗積累的,金融科班出身在這方面可以佔一定的優勢。

二,接觸到人不同

金融科班出身的人身邊打交道的同學、老師都是金融行業的,以後進入工作後大部分也是從事本行業的,基本上每個人都懂一些股市,自己也炒股。

自學成才的碰到的人是各種各樣的,很少有炒股的,也沒有什麼值得交流的共同話題,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

多接觸同行能在無意或有意的情況下得到一些消息,對炒股是有利的,不同人的思路也是值得參考的。

三,操作方式

金融科班出身的會學習到很多的金融知識,也有老師教怎麼操作,再在自己的實際操作中掌握一套自己的方式,老師教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影響很大。

自學成才的操作方式都是自己一步步研究出來的,是在虧損中得出的珍貴經驗,比金融科班出身的要走的彎路多一些,抗擊打能力強很多。

科班出身的在炒股時會了解到一些容易虧損的方面,自學成才的可能會中雷,多一次實戰的經驗能讓自己下次避免這些失誤,從而提高自己的技術。

總結

一般情況下,金融科班出身的人對大盤的把握比較好,金融學不單單是股市,還包括銀行,期貨等等,科班出身這些都是要學習的,知識面比較廣。自學成才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股市,知識面上可能比不上學金融的

現實中很少有自學成才的股市高手,股民大部分都是虧的,而金融科班出身的由於有一定的金融基礎,在炒股時有優勢,不說賺大錢,一般也不會大虧。


靈和睿


先看看兩類人吧。

自學成才

一、查理芒格

作為巴菲特的老友也是幾十年的投資夥伴,芒格並非科班出身。

芒格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和科班無關。

畢業後的首份工作是律師,後來因為個人興趣且工作中接觸到投資商業活動,最後索性轉了行。

結果嘛,就不用說了。

投資界大師中的大師。

二、索羅斯

投資大師的母校是倫敦經濟學院,當年雖然選修了經濟學但索大師覺得索然無味,便轉學了其他專業。

最終取得的是倫敦經濟學院哲學學士學位。

沒錯,哲學!

科班出身

巴菲特就是正經的科班出身,經濟學碩士。

說個大家體會深的。

先看一組數據:

根據Wind統計顯示,

上半年,各類基金平均收益率全線飄紅,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為24.21%,其次是混合型基金,為16.32%。

而大大小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們絕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

單純從整體概率上說,科班出身的收益率還是高一點。

說在最後

一個法學畢業的、一個哲學畢業的,結果都成了世界級的投資大師。

但這些年投資者增長了千千萬,可芒格、索羅斯還是那兩位。

證券市場出現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在目前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對個人的要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高。

AI之所以能夠初步做到部分智能化是基於海量的數據,畢竟數據是不會撒謊,

而就算造假,只有數據庫足夠大的時候依然對結果的影響不大。

這些都需要我們有專業的知識儲備,甚至跨專業的認知。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Tooz説 ,我們一起聊聊財經數據背後的故事!】


Tooz説


英雄不問出處。

股票投資上,科班出身,一般是金融、經濟類專業,對於宏觀層面的把握會更細膩,也更容易按“套路”去解釋和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勢,並且指導對於股市走勢的判斷。

而所謂的野路子,也就是並非金融專業出身,甚至一開始都不是從事金融投資行業,但因為主管或者客觀的原因,而進入了這行。他們往往敢幹,敢拼,或者因為有著獨到的見解而在市場中屹立。

其實,還有一些行業出身的人,進入了金融投資領域,這部分人理工科居多,有一段時間的實業經驗,往往擅長從行業分析的角度去分析公司,微觀上更貼近企業分析,對宏觀的把握要比金融刻板出身的要差一些,但又比野路子的強一些。

但並不是說,科班出身的就一定搞宏觀自上而下研究,搞野路子的就一定追漲殺跌打板坐莊,出身只是代表知識結構的邊界,在投資實踐中,也會不斷的轉化和融合。

金融科班出身,更多去做宏觀、策略和非理工科行業分析,更為擅長;行業出身,做行研更加得心應手;野路子的,前有徐翔,後有馮柳,還有趙老哥等人,但很明顯是不同流派的風格。

有何區別,只有在投資業績上見真章,其他都是虛的。有人在公募如魚得水,私募走滑鐵盧,有人則在私募環境中笑傲江湖。出身不是問題,業績才是核心。


孫建波


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出身,炒股方面有什麼不同?

我的觀點這兩者就代表股市中兩種投資人,一種是金融科班出身類似機構,另一種是野路子出身類似咱們散戶,你說金融科班出身和散戶出身炒股誰強,肯定是金融科班出身,因為這樣人是以炒股為職業,他們是專業投資人,不光實操熟練,理論上金融知識更是超過大量散戶,但野路子(散戶)中也有高手,有的散戶理論是不行比不上金融科班出身,但是多年的炒股經驗也讓他們在股市中乘風破浪,笑傲江湖,甚至有的野路子比金融科班出身還歷害,當然這只是極少數的人,金融科班出身他們畢竟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文憑,並且還取的國家認可的各種證書,而野路子多半其他專業出身,金融知識只是一隻半解,似懂非懂,

炒股最重要就是看準行情,踩準買賣點,如果你連經濟學,國際局勢,企業財務報表都不會,那這樣炒股是沒有理論依據的,風險極高,

當然無論你是金融科班出身還是野路子出身賺到錢才是王道,

為什麼這麼說?你去看看2018年的股市,2018年股市從年初3500點跌到年底的2500點,整整1000個點啊,這波行情跌的不知多少人關燈吃麵,除了股市大跌,投資理財其他產品也暴跌,

股市大跌,基金也會跟著跌,只是沒股市跌幅歷害,基金通常買的一籃子股票,既然有股票在裡面那肯定會跌,尤其是對於主動偏股型基金,2018的熊市行情還導致部分基金經理走轉型路線,有的從公募基金轉型做起了私募

看到沒,遇到大跌行情,誰都會被股市上一課總結,無論你是金融科班出身還是野路子出身,永遠要記住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只有謹慎,謹慎,再謹慎!至於如何投資,點贊關注我,下節教你!



每天學點投資學


科班優勢

以前基金公司的總監就是金融科班出身,他的長處是分析各種經濟數據對行業、公司基本面和業務發展的影響。他說的很多指標都是我以前沒有聽說過的,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非常嚴謹的分析方法。

即使是交易商品期貨,他也要做非常充分深入的調研,這種嚴謹的精神確實是我非常佩服的。

當然這位總監的能力比一般的科班生要強得多。

野路子優勢

我就是野路子出身,大學學的是電子專業,後來偶然看了巴菲特、索羅斯的傳記,對投資交易這一行產生了興趣。

一開始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學什麼,只能不斷地找各種書亂讀一通,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書對不對。

但是我始終堅持一條原則:看書一定要看實戰派高手寫的書。

由於堅持這個原則,後來的進步比較快。

和我同期進入市場的朋友同事很多都是野路子,我們這些野路子有什麼優點呢?

優點是判斷趨勢行情的時候思維比較開闊,不會受書本上固有知識的影響,只注重交易品種實際的趨勢發展。

總體來說,科班出身成才的比較擅長做長線價值投資,野路子成才的優勢是做趨勢判斷。

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問歲數。這兩種人才並不衝突、可以形成互補,搭配得當的話組成一個團隊還是很厲害的。



黑色老馬


炒股之所以吸引人,其原因主要在於能夠讓投資者短時間內獲得巨大利潤,還不需要付出較大的勞動力和時間,進入的門檻又低。但是,股市不是一個人人都能賺錢的地方。

可以說炒股是一門技術活,並不是單純的只要靠運氣就可以,還要詳細的瞭解股市,金融方面的知識。

那是不是非科班出身就命中註定任人宰割了呢?這些天大灰就看到了一個比較”在炒股方面,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自學成才有多大差別?“

一起來看看金融科班出身的人是怎麼說的

比喻真的挺好的,金融科班出身和會炒股沒有必然的聯繫。

在大學裡面,有很多學習都是很理論的,教學過程中也很少會涉及到如何炒股。最多就是舉例子,很少是實踐。

在炒股方面,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自學成才區別不是很大,最大的區別可能就在於職業路徑不同,科班出身大多從學校到基金公司,從分析師到基金經理,野路出身大多從各種各樣的外行轉入,從業餘炒股到職業炒股,大多依靠自身力量。

不可否認金融科班出身,對金融知識瞭解,普遍會比非金融行業的人瞭解多一些。他們所學習的較為具體的金融知識和指導理論,對炒股是有一定幫助的。

不過,炒股賺賠不全是靠金融知識,股市最重要的是綜合能力而非理論知識。就算不是科班出身,沒有金融理論知識,也可以經過不斷學習, 實踐、總結,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及看法,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負!如有描述不當或錯誤,還望在評論區不吝賜教,喜歡的話關注+點贊哦!當然,更歡迎評論,互利共贏,謝謝!


大灰財經


如果從投入和產出角度看,金融科班出身的起點比野路子高很多,是更好的培養原料。


原因就是科班出身的已經學習了很多必要的金融知識,就好比生產一個產品,科班出身的本身就是基本成型的原材料了,需要簡單的加工、磨合、匹配還有後期調試,可能就用比較短的時間具備成才的可能性 。


自學成才的,也有不少,但是從概率上看,自學的人在金融市場的淘汰率要比經過系統學習的高很多,因為學習的知識不繫統、陳舊、或時間精力等各種原因。


任何行業的學習階段,其實都是個起步階段,最終是否成功要靠個人自己,系統的科班培訓是最好的選擇,有老師教你,把他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現在很多股民期民,可以在市場裡賠10萬,但是花幾千塊去系統學習都不肯,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世上沒有輕易成功的事情,對科班和野路子都公平,關鍵看自己的付出是否正確,選擇是否節省時間,每個成才的人都有試錯成本,要想盡快成功,試錯成本越低越好。


陶濤shapan


如題主所說,您指的差別是哪方面的差別?是投資業績的差別還是投資方法和理念的差別。

交易市場可能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最公平的市場了,在這裡不問出身,不問學歷。能不能賺錢完全看你個人能力,再高的學歷在市場面前都毫無用處。

先說投資業績的差別。以平均水平來說,科班出身的人相對而言比野路子的人成材率更高,絕大多數知名投資人都是科班人士,沃倫•巴菲特,、霍華德•馬克斯、雷•達里奧、約翰•保爾森、比爾•阿克曼、肯•格里芬、大衛•泰鉑等等無一例外都拿到了經濟學學位或者商學院MBA學位,就連喬治•索羅斯雖說他是哲學系畢業,但最初他在倫敦經濟學院選修的經濟學課程,只是覺得枯燥,才選擇哲學,他對經濟學的理解是一般野路子的人無法比擬的。說句實在話國外已經沒有多少野路子的投資人了,這個行業越來越專業化,你所謂的野路子無非是遊資的套路,打新,拉高等手法,而不是真正靜下心來分析的那種。

投資既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科班出身並不意味著業績就比野路子的人強,如果是這樣話,為什麼那些商學院和經濟學教授不親上戰場,而選擇呆在象牙塔裡呢。投資是經濟學、哲學、會計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等的綜合,並不是比誰聰明,連牛頓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在那個年代他應該算是最聰明的人了,他也感嘆:我能計算天體的運動軌跡,但卻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自此之後,他立了一條規矩,在他面前永遠不要提股票二字。

所以就投資業績而言,科班出身可能具有一定優勢,但並不明顯,尤其是相對於各自領域頂尖人士而言,科班的有可能還不如野路子的,但一般野路子的肯定不能和他們同日而語,這些野路子可能連資本市場的運行邏輯都弄不懂,完全靠感覺行事。這個行業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你有沒有天賦,天賦異稟的人,只要稍加學習就讓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士望塵莫及。

再說投資理念和方法的差別。科班人士可能更注重價值投資,這是他們在課堂上從第一天就開始學習的,已經深入骨髓了,而野路子則不同,他們是什麼方法賺錢用什麼方法,沒有侷限性。科班出身的人會講求勝率是否偏向自己,市場是否有效,股價是否高估,風險是否得到有效分散。而野路子可能更關心是否有人跟進購買自己看中的股票。野路子和科班出身的人他們投資的理念差距巨大,完全不一樣,野路子可能根本不會考慮科班出身的人考慮的每一個問題,對於他們而言,每天覆盤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穆里尼的小辣椒


二者沒有差別

金融科班出身和會炒股沒有必然的聯繫

金融科班會說我們不是學炒股的

雖然學習一些股票的分析方法,更多的是研究資產不是股票

金融專業培養目標不是炒股賺錢,而是去金融行業從業。

在大學裡學習的都是理論,教學中很少涉及如何炒股,缺乏實踐

在炒股方面,金融科班出身和野路子區別不大,科班出身大多會到基金公司任職。

基金經理都是名牌大學畢業,有的基金虧的一塌糊塗,一般的基金跑不贏大盤指數。

科班出身也就能誇誇其談吹吹牛,炒股業績沒幾個能拿的出手

二者在同一起跑線上


概率猜想


我算是金融科班出身吧,但是打心底裡還是佩服那些野路子自學成才的人。

科班出身的人容易限制在所謂的條條框框裡,野路子就不會。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個道理。股票市場有時候真的不按套路出牌,野路子成才的人往往具備更加豐富的經驗,見得多了自然明白股市中的大小套路,所以無論熊市牛市他們都能找到合適的股票。

在選股方面也不一樣,科班的注重公司,更多的會看財報,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專業一點的會看看K線走勢。野路子不一樣,他們更加註重市場,他們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善於抓住熱點板塊,提前找到熱門股;更關心股權問題,比如哪個董事跟哪家公司有聯繫之類的。我有個同事就是野路子出身,在股市裡摸爬滾打10多年,後來又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現在真有點天下無敵的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