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影片《流浪地球》

今年電影春節檔票房高達58億,幾部影片拼得異常火爆,其中最引人關注又爭議十足的逆襲黑馬大概非《流浪地球》莫屬。開畫之初的排片量本來僅有11.1%,佔排片量的第四,但隨著第一批觀影群眾帶出來的高口碑,《流浪地球》從排片量到票房雙雙逆勢上揚,迅速翻轉,單日票房牢牢佔據冠軍位,上映6天既突破20億,速度甚至超過了當年的《戰狼2》,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著 “自來水們”的刷屏力薦,開始有網友反向貶低這顆小破球,在豆瓣等重要平臺狂打低分的同時,充斥著對電影的極度反感和質疑。

要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十足完美,確實不符實際,且觀影感受非常個人化,有喜歡的就有不喜歡的,畢竟萬事皆有兩面性,但面對影片的優缺點都能提出相對客觀的評價才更為中肯,也更有利於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所以,那些恨不得把影片打成負分,貶低得一無是處的人,其心態就有些耐人尋味。這幾天大致瀏覽了雙方的辯論內容,對於過度負面評價的觀眾無非基於以下幾類心理:

嚴謹認真的完美派

這部分網友其實還是認真觀看了影片的觀眾,他們本著科幻必須“邏輯嚴謹、理論夯實、自圓其說”的嚴謹心態,對影片從劇情到科學理論邏輯提出了種種質疑和批評。這部分沒必要過度反駁,連大劉都承認的確存在邏輯硬傷,即便有些所謂漏洞在原著裡是有鋪墊和解釋的,可在影片中略掉了,導演說得也很中肯,其實還有很多不足和空間,也因此讓支持的觀眾們覺得好萊塢也不能保證他們的科幻大片能做到理論毫無漏洞,希望給予中國這部艱難出爐的“硬科幻”更多包容和支持。

如果觀眾基於這些問題,不想僅僅為支持中國電影,勉強自己對不喜歡的部分強行打高分,我覺得可以理解,但是因為有這樣的問題而把整個兒影片貶低得毫無價值,那就是一種吹毛求疵的心理了。相信大家都多少體驗或接觸過這樣一種“關愛”,叫做“我為你好”,但實際上我只關注得到你的缺點,卻常常忽略你的優點,因為過度追求完美,多少有點強迫心理,總會看到那些不夠好的地方,很難達到他們認可的標準,相信這樣的人在科研領域或者較為嚴謹的工作領域會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自卑到底的媚外派

這些人看慣了拯救世界的美國英雄,從內心已經完全認同了西方的強大和自己的弱小,突然某天看到拯救世界的群體換成中國臉,完全無法接受,很難入戲。對他們來說,這怎麼看都是一股子土氣,那感覺就跟讓常出演農村題材的本土化演員突然出演世界級精英團隊領頭羊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和尷尬,當然這種感受是來自於他們內心的體驗,但也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一種自卑心態。

“聽說還有很多邏輯問題,外國網友會嘲笑的!!!”

“還沒有得到世界認可,怎麼能夠自誇成這樣???”

“不行,不能讓外人看不起,我得低分平衡下!”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本著“與其被他人批判,不如自己先揪出所有的缺點嚴詞批判一番”的原則,讓自己顯得比那些世俗“更火眼金睛”,高端大氣上檔次,好像這樣才能找到自我定位的自洽感,便能更接近那些強大的群體,被他內心認可的“高大上”群體所接納,所以這類人對自己同領域的人和事,反而衡量標準比對外來和尚要異常嚴苛得多,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雙重標準”。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情緒逆反的棒殺派

這類網友或許電影都沒看,只因為好多人誇,誇得多了自己看不慣。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科幻大片里程碑?有這麼好嗎?”

“開啟中國科幻元年?吹吧!”

“憑啥你們都說好,我就必須喜歡?偏不!!!”

“憑什麼非要政治正確,我就表現得不愛國了,你能把我怎地?”

“你們這是在道德綁架嗎?我就不看,它就是垃圾,噁心!”

帶著不想“隨大流”的想法,產生了逆反情緒,“你們捧得那麼好,我就偏偏反著來”,不管電影好壞,只為低分而低分,過度貶低和排斥,這類人群就像不成熟的孩子,俗稱 “槓精”,過度較勁兒。想必工作或者生活中諸多壓抑難以發洩,只能做個鍵盤俠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他們並不是看不得別人好,而是受不了事情具有傾向性的偏,他們要做到平衡,否則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失控的狀態,難以接受。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只為低分的厭惡派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影片海報

利益的衝擊帶來的是羨慕嫉妒恨,吳京當年的《戰狼2》看來真如網上所說,一部片子“得罪”半個娛樂圈,就連現在的這顆小破球,跑出來給予支持的同行都屈指可數,看來又是一部“得罪”人的大片。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流浪地球》劇照

那些號稱只因為討厭吳京,所以看都不看就打最低分的網友,還有一水兒的新註冊上來專為打低分的小號,不知道跟吳京多大仇,多大怨,已經完全不是為了影評,他們並不是真心關注中國電影的好壞,純粹是出於一種有我無你的報復心理,只要你在,我就追殺到底,誰讓你當年那麼“嘚瑟”!這類人跟第三類群體的心態不同,他們才是真看不得別人好。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因為《戰狼2》達不到自己的評價標準,卻受到市場熱捧,感覺被所有人diss了一樣,那種不被大眾認同的恨意無處發洩,所以以後所有他出演的片子都拒絕觀看,並且噁心到底打1星,這心態和思維邏輯也是歎為觀止了。

#流浪地球#狂打低分到底是什麼心理?

有人說電影是一種主觀體驗的產品,這話沒毛病,在相對客觀的基礎上增減一些個人感情分都在可接納範圍內,但超越這個標準,過度神化或者過度貶低就成了一種偏執。


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