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揣著400塊到深圳打拼,24年後身家924億,成為世界銅王!

993年,一位25歲的小夥子來到深圳尋夢,他想在這裡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即便當時他的兜裡只有10塊錢,他也沒有氣餒。

他囑咐母親要保留他的課本和筆記,他說:“萬一將來成了大人物呢?”

24年過去了,課本和筆記早已不見蹤影,但他的夢想卻成為了現實。

201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他以924.6億的身家排在了第六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人物!

這位逆襲的主角,他叫王文銀,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擁有“世界銅王”的頭銜。

1

出生窮苦家庭

小小年紀吃盡苦頭

1968年,王文銀出生在安徽潛山縣一個落後的小鎮上,祖上三輩都是農民。

那時,王文銀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割豬草餵豬,週末不是放羊,就是下地幫父母插秧,種土豆,栽紅薯,夏天在水田勞作,腿上經常被螞蟥叮得鮮血直流,小小年紀吃盡了苦頭。

因為家裡窮,王文銀讀書特別刻苦,1989年,他以高考超過重本線50分的成績考上了南京大學。

1993年,25歲的王文銀從南京大學畢業並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滿腦子想盡快出人頭地的他沒熬幾個月就辭職去了深圳。

他揣著400元到深圳,出了車站,身上僅剩10元錢,流落街頭的他只能住在水泥管裡。

2

用心的打工者有出路

雖然是大學畢業,但是王文銀找了三天都沒有找到一個對口的工作,為了填飽肚子,他索性拿出高中畢業證找苦力活幹。

沒想到只花了半天時間就應聘上倉庫保管員的工作,他用了一個多星期,把纜線、插頭等數千件物料的編碼全部記在腦子裡,有人來問物料,他都對答如流。

1994年,香港老闆到庫房例行檢查,問倉庫總經理:“我們的S415線纜還剩多少?”

總經理哪裡知道,忙說去查查賬本。一旁的王文銀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報告老闆,還剩1252個。”

老闆上下打量了下王文銀,他又問了幾組數據,王文銀還是對答如流。

老闆回去後的第三天,王文銀就被任命為庫房管理部總經理助理,之後三年連升八級,一年拿的獎金和提成有百萬之多。

3

辭職單幹

第一個月盈利200萬

1995年,王文銀辭職單幹,創辦攜威實業有限公司,從熟悉的行當幹起,專做電源線買賣。

因為公司小,王文銀在供應商那裡要先付款後收貨,在顧客那裡要先發貨後收款,自主權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裡,於是,他想要拿回自主權。

當時正好趕上東南亞金融風暴,他看準生產設備滯銷的機會,找到設備製造商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買了100臺設備,此規模已是珠三角最大的電源工廠之一,以此贏得大批客戶。

工廠建成後,沒想到第一個月就盈利200萬元,第三個月更是猛增到1000萬元。

4

用倒閉測合作伙伴

一個潮汕客戶下了一個很大的訂單,但當貨發過去,對方卻連人帶貨消失不見,這讓王文銀損失數百萬元,直接被逼到了破產的懸崖上。他不得不開著卡車挨個找供應商,講公司遇到困難需要分期還上貨款。

人脈關係再一次發揮作用,合作伙伴們相信了他,他也很小心地每次都提前幾天還款,才渡過難關。

為了甄別哪些合作廠商可以長期合作、患難與共,王文銀向外界宣稱:“下屬的一個工廠將要倒閉了”,當時這工廠大約欠供應商5000萬元貨款。

“其實我已經準備了將近一個億的資金準備還這些貨款。消息傳出後,各個供貨商表現不一。有的立馬翻臉不認人,上門逼債,喊打喊殺,大有不還錢就要你玩完的架勢。而有些人就說:‘你欠的貨款可以等你有錢的時候再還。’

通過這個試驗,我看出了哪些供貨商是值得同舟共濟的。俗話說患難見真情,那些不逼債的供應商大多成為了我們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 ”王文銀說。

5

做企業要敢賭

王文銀總結的企業要懂六種“場”(官場、情場、商場、道場、賭場、關係場)中,其中就有“賭場”,不是澳門賭場,而是賭機會,“人生需要抓住幾次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才能跳躍”。

1998年,王文銀預測到行業將面臨激烈競爭,他提前調整產品結構,迅速上馬電纜產品。

1999年,王文銀整合旗下幾家工廠,組建了正威國際集團,總資產約10億元。

接著,他從電線廠開始向產業上游拓展延伸,開辦了自己的電纜廠、塑膠廠、銅材加工廠,並把產品賣到了世界100多個國家。

2003年,非典爆發,各類資源價格大跌,王文銀認為這是一個巨大機會,決定買下幾座比較大的銅鎢礦山。

因為電源線企業一般不會買礦山,他的決定遭到合夥人和家人的激烈反對。

事實證明,這些礦山雖然短期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但也讓正威集團一舉成為銅行業的最大“莊家”,完全超脫了常規層面的經營風險。

2005年初,王文銀“賭”了一次更大的。

安徽銅陵有一個30萬噸的銅線杆項目招商,項目總投資高達28億元,僅一期預算就要10億元現金,對於總銷售額才50多億元的正威來講風險很大,當時9個高管有8個反對,但是王文銀執意拿下。

事實證明了王文銀的遠見,該項目在2009年建成投產,年營收成倍增長,2011年營收破千億,2013年營收破2000億,2014年營收達到3400多億元,還順帶打響了正威的名聲。

王文銀說,企業一定要做行業領袖,“哪怕企業再小,也要做成這個行業、哪怕是最細分領域的領袖。”

6

賺大錢一定要趨勢和格局

王文銀認為,“賺大錢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趨勢和格局,做銅產業,最主要的是應該掌握產業的話語權,而這個話語權不是靠技術、市場,而是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礦山)。”

現在,世界前100家銅加工企業、世界探明儲量50萬噸以上的銅礦名單,他倒背如流,因為這些公司都是他或學習或併購的對象。

通過全球併購,王文銀已經得到了更多的礦山,他掌握的銅礦總儲量在2400萬噸-3000萬噸之間,成為世界銅王之一。

在去年的粵商大會上,王文銀說:“追求一個小時回報的是小時工,追求一天回報的是鐘點工,追求三十天回報的是上班族,追求一年回報的是職業經理人,追求三年回報的是企業家,追求三十年回報的是實業家,追求一百年回報的是教育家,追求一千年回報的是哲學家!”

你追求的回報,決定了你成為什麼人!

他揣著400塊到深圳打拼,24年後身家924億,成為世界銅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