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勤勞種田的農民重獎、重補,能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嗎?

南極北極13


大家好我來分析下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地道的農村人,給種田的人重獎,重補,能提高積極性麼?這個問題有裡也有弊。下面我來分析下

第一,農村人種田都想有個好收成,好價格!希望能得到好的回報!所以重獎重補肯定會得到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但是重獎,重補,不如提高糧食的價格,降低種植的成本,這樣農民積極性會更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說下第二種情況!

第二農民種田如果重補重獎的話,會拉起一片不願意種田但是願意拿國家重獎重補的人,實際好處撈不到農民手上。不管這個問題得不得到重視,但確確實實是這樣的!

總結重獎,重補,可以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但是有利也有弊。好了我的回答就到這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





鄉村蝸牛哥


短時間是會起作用的,但長時間是無效的。怎麼補貼?補貼多少?總是水漲船高的。關鍵是需要一種好的機制,而單幹肯定是最差的。


大不有為


大家好,我在家就種地,不能有過高的重補貼,這樣不能長期發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648379608304a09a99277e2abeedab3\


家鄉農村


如果給勤勞種田的農民重獎、重補,肯定是能提高農民積極性的。但是無論怎麼獎怎麼補無非是國家掏腰包,其實是變相增加國家負擔。

給勤勞種田的農民重獎、重補,可是無論多大的獎勵和補助應該不會超過農民外出打工的收入,而實際真正參與種田的依然是留守老人,對種田重獎、重補,增加留守老人收入,農村留守老人能靠自己種田為自己養老自給自足,當然是最好的決策。

但是農村的發展還是要靠新生代農民,採取有更大吸引力的措施讓他們回鄉建設新農村才能真正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遠隔千里打工,是因為那裡能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有各種對技能要求不同的工廠、企業。他們在外地能很好的生存,有更大發展前景。

同樣,如果將企業引進村裡,農民也不至於背井離鄉,農民需要的不是對種田的重獎,而是當地能有更多的打工崗位。這樣他們完全能夠足不出村打工掙錢,工餘時間也能把農田種植的很好,獎勵種田遠不如想辦法給農民工就地提供打工機會打工崗位來的更實在。

孩子需要教育,父母需要照顧,這是農村新生代農民面臨最直接的問題。就地打工既能掙錢又能顧家還能經營好田地,誰還能願意再給國家增加負擔,種田的重獎、重補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最後還是要對種田重獎、重補後農民種田積極性的提高給予肯定的回答,但更偏向於加強招商引資,鼓勵外商來村辦廠辦企業給予農民帶來更加實在的福利。


四季花開人間院


有病蟲害的憂傷之禾苗掛稻而不值得收割的禾穗穗雖說沒幾許,但總的說計算也少不了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十左右吧!按這樣的情形也虧你們哪門的"專家″說是全國連年增產達xx數字,真的是"盲人摸象″一一一


佳音6391


那肯定是不行的,那上層的不翻天才怪,也不現實。我也是農民,非常瞭解農民,一旦過上了城市後民同等生活他們反而不做事了,最好是改造農業基本建設,別讓農民跟以前那麼幸苦,給老農民每月發800-1200元養老金,讓農村老人也過好晚年,縮小城、鄉差別,糧食價格也不能漲太多,但一定得控制市場百貨物價和城市退休養老金,看,國家公務員,城市退休金,市場百貨價年年都漲,維獨農民的物資不漲你說農民能活嗎?


手機用戶52933861942


糧食漲1毛,麵粉漲3毛,拉麵漲1塊。應該解決的不單是給農民漲收入,而是在穩定物價的前提給農民漲收入。


星耀見聞


如果給勤勞種田的農民重獎和重補,會不會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關於此話題肖為華回答。

如果給農民種田加以重獎和重補,指定能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就現在的糧食價格農民種田剩不了多少錢,所以導致有不少農民棄田打工,出現了不少撂荒現象,有的農民竟在自家的良田裡種上了樹,長此以往,是很不好的現象,民以食為天,不種地將來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非常贊成誰種地就重獎誰,誰不撂荒種糧食就重補誰,這很公平,這樣下去,中國的農民就會積極的種地,中國的飯碗就會端在自己的手中。


肖為華


不要這補那補了,直接下達糧食徵收指標入國庫,要補就按收的糧食斤稱支接付錢這才是根本,地補,底保都沒有實實在收一糧補一斤的現錢實在。

嚴格控制個人資金去向,含生活消費方方面面,一管到底。行賄與受賄同罪。讓那些有錢也不敢亂髮!!!


河南008


現在的農民大多都是五十歲到七十歲之間的年紀,即使給錢,起碼得有能力去做,可能會把去城裡打工的年輕人招回來種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