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本文作者:李佳馨、劉秋辰、趙舒婷、杜運周

導讀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一旦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知識就會停滯不前。


SCI一度成為國內學術評價的“理所當然”的主要指標。過去20年,中國SCI論文數量快速增加的同時,中國在原創學術上的成績並不理想。同時,與國外文章快速增加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文發文數量逐年出現了下滑。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田中耕一自東北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專業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立志研究醫用測試儀器。在學術上,田中可以說是一個“局外人”,發表的論文大多隻是在不是很重要的會議和雜誌上。田中獲獎消息一傳來,日本教育部翻遍了所有日本科學家的名錄,都沒有找到這個名字,沒有人知道“田中耕一”到底是誰。


本庶佑在201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他本人被Web of Science收錄的作品僅為19篇,他也指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論,因此不受人待見,評審員會給你提很多負面的意見,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頂級刊物。迎合時代風向的文章比較容易被接受,否則的話,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獲得認可。”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SCI論文是發表在SCI收錄期刊上的論文,相關指標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等。教育部、科技部於2月24日印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指出,學校在績效和聘期考核中,不宜對院系和個人下達SCI論文相關指標的數量要求,在資源配置時不得與SCI相關指標直接掛鉤。這一意見的出臺,引起學界一片譁然。有讚許、有質疑、有觀望。


為此,本文專門蒐集和分析了2000-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三國的SCI、SSCI發文情況,以及中、日諾獎獲得者情況。或許有助於讀者瞭解中國國際學術在量和質上的情況。根據統計,中國已從2000年,每年發文32008篇,上升至2019年,當年發文517408篇,20年來增長16倍之多。同期,美國從2000年的371018篇,上升至2019年的636689篇,美國增長71.6%

,日本從2000年的83759篇,上升至2019年的105112篇, 增長25.49%。中國在增長率上是美國和日本的幾十倍,年發文數量是日本的5倍多,略低於美國。而同期,日本獲得諾獎人數是中國的19倍(不包括文學)。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學者中最多作品數量為344篇,最少為19篇;獲得化學獎的學者中最多作品數量為494篇,最少僅為2篇。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一、2000-2019年美國SSCI&SCI發文量梳理


2000年以來,美國每年SSCI&SCI發文量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年發文498584篇。從2000年的371018篇,上升至2019年的636689篇,20年來增長71.6%。期間,2001年發文量最少,為367389篇,2019年發文量最多,為636689篇。每年較上年變動幅度在-0.98%到7.33%之間,且近20年間,每年發文數量整體呈現上升態勢。美國在2000-2019年物理學領域的發文總量為544236篇,化學領域總量為790719篇,文學領域總量為3128篇(由於文學作品多為出版著作、書籍的形式),經濟學領域259519篇,醫學領域總量為1033648篇。


表1 2000-2019年美國SSCI/SCI發文情況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二、2000-2019年日本SSCI&SCI發文量梳理


2000年以來,日本每一年SSCI&SCI的發文量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年發文95135篇。從2000年的83759篇/年,上升至2019年的105112篇/年, 20年來增長25.49%。期間,2001年發文量最少,為82204篇,2018年發文量最多,為106596篇。每年較上年變動幅度在-3.01%到7%之間,逐年呈上升趨勢。日本在2000-2019年物理學領域的發文總量為249985篇,化學領域總量為236477篇,文學領域總量為16篇(由於文學作品多為出版著作、書籍的形式),經濟學領域總量為12417篇,醫學領域總量為125533篇。


表2 2000-2019年日本SSCI/SCI發文情況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三、2000-2019年中國SSCI&SCI發文量梳理


2000-2019年,中國SSCI&SCI發文量呈現連年上升的趨勢,平均每年發文187689篇。從最初2000年,每年發文32008篇,上升至2019年,當年發文517408篇,20年增長至期初的16倍多,每一年較上一年至少增長8.83%,最大可達25.39%的增量。2000-2019年物理學領域共發文457063篇,化學領域發文總量693191篇,文學領域發文總量69篇,經濟學領域發文總量38322篇,醫學領域發文總量194173篇。21世紀以來,中國發文數量不僅大幅上升,且單年發文數量龐大。


表3 2000-2019年中國SSCI/SCI發文情況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四、2000-2019年日-美-中SSCI&SCI發文量的比較


2000年,中國一年的發文量不及日本當年的一半,但20年後,至2019年,中國一年的發文量幾乎是日本的5倍。期間,2000年始,中國每年發文量逐步緊追日本,至2006年,中國單年發文量同日本齊平,2012年中國單年發文量已超過日本單年2倍,2015年超越3倍,2018年升至日本的4倍,於2019年,中國單年發文量近日本單年發文量的5倍。2000-2019年,化學領域、文學領域、經濟學領域,中國發文總量均近日本發文總量的3倍。與美國相比,中國20年來每年發文量均未超過美國,但兩國發文量之間的差距在逐年減少。


表4 2000-2019年日-美-中SSCI/SCI發文情況比較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五、2000-2019年中、日諾獎獲得者分析


首先,在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小林誠和益川敏英由於發現小林-益川理論與CP破壞源自粒子物理學的貢獻而共同獲獎,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由於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的貢獻而獲獎。在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中,也不難發現來自同一團隊的多位學者共同獲獎的情況。對於諾貝爾獎這類領域內頂級獎項,獲獎者都是由於學科內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獎項,這些突出貢獻往往是創新度非常高、具有較強前瞻性的研究,一個人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突破性進展,團隊不僅能夠產生更多的想法和觀點,而且大大加快了成果的產生進程。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也指出,沒有相互之間無私合作的團隊精神,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青蒿素貢獻給世界。


其次,根據對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數量統計,獲得物理學獎的學者中最多作品數量為763篇,最少為19篇;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學者中最多作品數量為344篇,最少為19篇;獲得化學獎的學者中最多作品數量為494篇,最少僅為2篇。這些在各自領域內獲得最高獎項,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在國際論文發表方面“表現”並不“優秀”,甚至沒有引用量非常高的“代表作”。如前文所說,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往往都是全新的發現或是對以往研究的推翻,創新程度越高,更容易受到期刊和同行的質疑,被國際期刊和學者們接受的難度越大。本庶佑在201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他本人被Web of Science收錄的作品僅為19篇,他也指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論,因此不受人待見,評審員會給你提很多負面的意見,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頂級刊物。迎合時代風向的文章比較容易被接受,否則的話,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獲得認可。”刊物發表量高不代表成果突出,具有重大貢獻的成果也不一定在發表上表現優異,以刊物發表衡量學術水平和成果是不可取的。


再次,屠呦呦作為我國科技諾獎第一人,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被Web of Science收錄的作品也只有37篇,而且還是一個“三無”科學家,既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院士頭銜和留洋學習背景。看似“三流”的表現卻造就了世界領先的一流成果,用刊物發表量、頭銜、教育背景等評價科學成果是有失偏頗的,研究和成果的質量才是正確的價值導向。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田中耕一自東北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專業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立志研究醫用測試儀器。田中為了能在實驗室第一線從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絕了所有升職考試。在學術上,田中可以說是一個“局外人”,發表的論文大多隻是在不是很重要的會議和雜誌上。田中獲獎消息一傳來,日本教育部翻遍了所有日本科學家的名錄,都沒有找到這個名字,沒有人知道“田中耕一”到底是誰。但是,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田中卻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樣一個本科畢業、沒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多少文章、沒開過一次講座的田中耕一卻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故事引人深思:用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來衡量一個科學家,真的對嗎?


表 5 日本-中國諾貝爾獎得主信息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作品記錄數[1]來源為網站Web of Science所有數據庫,匹配獲獎者英文名和單位後,主頁顯示作品記錄數,包含研究論文、綜述論文、會議論文、著作章節等。


六、2000-2019年中文發文數分析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開始,中國CSSCI發文量連續10年下降。2019年中國在國內CSSCI+CSCD發文總量,26萬篇;在國外發文SCI/SSCI, 50多萬篇。國內約是國外發表的1/2。從發文數量來看,中國際化程度,已經遠超過本土化程度。


表 6 2000-2019年CSSCI&CSCD發文量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小結

當推崇SCI論文的思維認知被推崇至上,我們發現過去20年,SCI論文數量快速增加的同時,中國在原創學術上的成績並不理想,與國外文章快速增加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文發文數量逐年出現了下滑,這是否意味著學術已經更關注國際化問題,而對本土問題研究失去興趣?不唯SCI論文,更加註重原創、更加關注中文期刊論文數量下滑的原因分析,顯得非常迫切。同時通過對比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啟示:

1.文章發表多不代表貢獻大。部分諾獎獲得者發文只有2篇。

2.刊物發表量高不代表成果突出。我們發現一些諾獎獲得者並沒有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本庶佑,更是指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論,也上不了頂級刊物”。再如,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田中耕一,發表的論文大多隻是在很重要的會議和雜誌上。

END


不唯SCI:中美日的比較分析

審核:沒文化的Henry

排版|島


思得學術

思而得,思而復得!

管理哲學探討 前沿方法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