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在太行山深處,有一個這樣的村子,群山環抱,地勢高峻,白雲出岫,風光獨特,如果再遇上雨天,雲霧迷濛,就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畫。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它有壯觀的紅土地梯田,全村民居依山成片而建,縱觀重重疊疊,人稱之為太行山中的"小布達拉宮",它就是邢臺市沙河市劉石崗鄉漸凹村。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漸凹村在巍巍太行山上,參天古樹掩映中,平均海拔800米,自元末明初建村,漸凹村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這裡山路崎嶇,人跡罕至,一切都很原生態。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村坐落在半山腰的一處向陽山坡上,群山環抱,地勢高峻,白雲出岫,風光獨特,村莊的形狀酷似一隻展翅南飛的大雁。因房屋均由低向高依山勢層層疊起,遠眺村貌,頗為壯觀。如果再遇上雨天,雲霧迷濛,就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畫。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漸凹村背山面水,房屋建築依山就勢,古樸與現代的建築樣式相互融合。漸凹村還有著"太行山的小布達拉宮"之美譽。遠遠望去,一座座密佈的白色小房,乍一看還真有幾分"布達拉宮"的既視感。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漸凹村房屋大都建於清代和民國時期,多是用青石和紫色英岩石塊壘砌而成的二層石樓,高約數丈。整個村落的建築風格異常精美,街門口用紫色英岩石塊壘砌,每一扇窗欞都有不同的圖案,有綠葉捧蓮、石榴大開花、萬字變體等,寓意頗豐。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漸凹村中央有一座清代戲樓,戲樓坐南面北,有十米多高,頂部起脊扣瓦,飛簷挑角,戲樓正面為青石圓柱。從清代至今,漸凹村裡一直傳承著扭秧歌、鑼鼓隊、吹嗩吶、洪拳、梅花拳和地方戲曲平調、落子腔等,農閒時,村民就用這些民間藝術來豐富著自己的生活。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立村八百多年的漸凹村,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村內民風淳樸,自然風景原始,保留著許多古建築,村內的傳統建築除戲樓外,還有老母廟、奶奶廟、龍王廟、土地廟、楊仙廟、槐仙廟等。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漸凹村北靠小西天,南臨秦王湖,東接天頂山,西會馬鞍山;村北的道教名山"小西天",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風景名勝區,山頂建有碧霞元君廟,為尋覓仙蹤的好去處。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村北相鄰的八里闖大峽谷是著名的太行山大峽谷,谷深數百米,長10餘公里,峽谷兩岸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十分險峻。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村東是高聳的天頂山,山勢奇險,峰巒俊秀。天頂山南側山腳下有一座漆泉寺,據明萬曆二年重修漆泉寺碑文記載,該寺由唐初開國將軍尉遲敬德監修,為佛教文化的聖地。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村南的秦王湖山清水秀,風光幽美,千座青峰輕環十里碧波,一方明鏡盡收萬里雲天。秦王湖北面有秦王峽,長約四公里,峭壁嵯峨,幽深險峻,有千佛壁、狐仙洞、跳水臺、五倉峰等景點,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優美的傳說。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在漸凹村的周圍也有著非常美麗的紅土地,襯以藍天、白雲、梯田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色彩五彩繽紛,藍天雲彩千變萬化,給梯田注入不同的色彩,形成優美的曲線,充滿著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格外吸引眼球。

邢臺漸凹村-壯觀紅土地梯田,太行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

我是旅行社杜杜,用心旅行,用腳丈量,幫你提升旅行品質!喜歡我,記得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