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專區
題目中用了一個詞兒,死磕,我猜背後是想問為什麼大家都不離開,要呆那麼久?到底有什麼好處,那麼從我個人的經歷和我所看到的經歷給你個回答,供你參考。
我在目前這家公司呆了8年,我的上級呆了15年,今年剛選擇離開,我想也許我們的經歷,以及我從HR角度看到的各種情況,告訴你會怎麼樣。
先說說我和我的上級的結果,應該算得結果還不錯
先說說我吧,我8年前剛進公司的時候,年薪不到5萬,現在年薪全加起來可以算是超50萬(這個數在上海其實並不高),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還會漲。
你問我怎麼中間為什麼沒換家公司?實話實說,想過,甚至我真的跳槽,也不一定就一定會比現在低,但是也有比現在混的差的風險。
很簡單,因為公司對我足夠的熟悉,所以每一次有機會的時候,都給了我嘗試挑戰的機會,並願意去容納成長的錯誤。如果我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可能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包容度。
再說說我剛離開的上級,他今年因為有了更大的平臺選擇了離開。
他是一畢業就進了公司,年薪那時候應該也不會超過5萬,離職前年薪應該也沒超過百萬。但是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平臺和他自己的的職業規劃,他去了更大的平臺,現在年薪應該超200萬了。每次和他聊起來,他都很感恩過往15年公司給予的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尤其是在他自己都還沒做好準備,公司就敢於提拔的魄力。
所以,在一個公司死磕還是有好處的,而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公司對你有足夠的信任和認可,只要你能力足夠,願意拼,那麼公司就會給予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如果公司毫無發展,一直是個小公司另當別論)。
看到這兒,請不要下意識就想說:公司不給我機會。公司作為一個盈利組織,只要不是傻子,你貢獻了價值,不會不給你機會。你沒獲得,要不是能力不夠,要不是能力沒展示出來。
而這兩點,你都可以改進,不能純粹埋怨公司。
是不是在一家公司死磕,一定就能有這麼高的回報了,公司的實際數據告訴我:不是。
因為我所在的公司快30年了,剔除掉流動性特別大的一線銷售人員和操作工,5年以上的員工大概佔比有40%,而其中做到主管級及以上的,,人員佔比大概為20%,也就是說,還有80%的員工呆了這麼久,其實也依然還是個員工。
我瞄了一眼,大部分還是員工的主要集中在行政後勤、財務出納類的基礎性重複類崗位,少部分專業技術類或業務崗位。很多人滿足於相對輕鬆的工作環境,對於事業上的追求慾望並不強烈。
所以死磕在一個公司,會不會有更大的收穫,不是取決於你在這個公司到底耗了多久。
死磕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永遠是你能否持續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說的再現實點,就是你能不能持續的迎接新的挑戰,併為公司貢獻出更大的價值。
很明顯,如果在能力同樣,貢獻價值一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老闆都會選擇一個老員工,因為老員工更忠心,用起來更順手。
所以,在職場上永遠不要拿時間去說事,因為毫無意義。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而你現在的公司給不了你相應的回報,那麼你選擇去別的公司就是了。
而如果你選擇了死磕一家公司,公司也願意給出對等的回報,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持續做下去,你說呢?
【子佳看職場】,一名資深HR老兵,分享職場乾貨。歡迎轉發關注。
子佳看職場
與公司“死磕”5到10年的人,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國企,一種是私企(外企、民企、私企)。排除國企啦,因為與國企“死磕”祖孫三代人的員工大有人在啊。國企以前的口號是“獻了青春獻子孫”。重點講一講與私企死磕多年的老員工老中層都怎麼樣了?
其實,這也是中國職場都應該反思的問題,為什麼中國職場人才流動率越來越高?人才使用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人才市場是流通的,讓人才和智力充分湧流,對企業和人才都是好事。可是,現在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人才提職加薪,要靠跳槽。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導致現在的跳槽簡直成為家常便飯。這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下面分解。
首先,要辯證看待“樹挪死人挪活”和“堅持就是勝利”的職場關係。
有人說,在一個公司死磕十年不進步,換一個地方就“活”了。但也有人說,堅持下去,把別人都熬走了,你就是笑到最後的人。
比如,馬雲說,那些當年來阿里巴巴的高材生,都跳槽去掙高工資了,剩下“沒本事的”,現在都是億萬富翁。潛臺詞,不忠誠的“有本事的人”現在還是打工族掙工資,那些堅守阿里巴巴的“笨人”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在一家企業,是同舟共濟、共同分享,還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我本人就是“人挪活”的例子。十年前,我在一個大型企業的外地分公司工作,工作了五六年,想透了:這是一座工業小城,這家企業有3萬職工,70%的人口都在這家企業工作,甚至是祖孫三代人。最高的級別是處級,不超過10個人。99%的人,一輩子都混不到一個科級。基本是一眼能看到頭的人生。
我跳槽到北京,經過十年打拼,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年回老家看看,那個小城幾十年如一日地存在。那些人還是那些人,幾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小日子。他們覺得自己很幸福,家家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工資,沒有其他消費,月歲靜好,小城悠悠。
說不上留下好,還是跳槽好。個人有個人的人生態度。但,對於我這個個體,我還是堅決跳槽走人的,因為我不願意過那樣的一生。
其次,死磕一個公司5到10年的人,我認識的同學、朋友、同事中,主要有這麼幾種類型:
一是堅守就是勝利,熬資歷,待滿十年,人心都是肉長的,怎麼也不提拔個一官半職?熬出來了,也就是成功了。他們這麼想,就算你跳出去,折騰一圈,說不定的結局,還不如留在原地熬呢?!
二是喜歡穩定、過安穩日子的人。我當年跳槽的時候,本來想帶著一個同事跳。這位同事很堅定地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當年的流行歌曲),我不想變化,一家子待著這裡就很好。離開家門500米,我就轉向。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一個地方住下了,父母在,孩子在,她哪裡也不想去,也不能去,再委屈,還是以照顧家庭為主。
三是猶豫不決,有慾望勾著的人。一般私企,因為員工流動性大,三五年就混得老員工提職加薪。這也是大概率事件啊,老闆不提拔也不行啊,部門經理離職了,總要提拔一個人吧。有些人就被這個慾望勾著,欲罷不能。明年就該輪到我了吧,後年一定是我,大後年跑不了。就這樣一年拖一年,總覺得下一步就是自己了。
四是沒有本事沒有勇氣的人。跳槽需要勇氣,更需要本事。市場價格是透明的,也是流通的。同行業的人,跳槽什麼公司什麼職位,大體的市場價是明白的。很多人,也不是沒有跳槽機會,就是不敢,害怕丟失現有的利益,跳槽越糟糕。預期後悔,不如不動。
五是瞻前顧後、不敢承受風險的人。有些人是有機會跳槽的,跳槽後身價也是能增長的,但是這類人就是患得患失、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的。一部分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一方面是天生的性格問題。比如,當年,也有民企去廠裡挖人,有的人辭職了,有人猶豫幾次也邁不出這一步。
職場火鍋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看你怎麼磕啦,最後怎麼樣,還真的不只是堅持的事兒。
首先,不得不說,能夠被“死磕5-10年”的公司,是優質公司。
哪怕你覺得這個公司千瘡百孔、各種不如意。但是,在外部環境變化無常,更新迭代越來越快的今天,能夠被死磕5-10年的公司,肯定屬於“優質公司”這一類的。要麼有資源、有背景、有政策,要麼就是行業好、管理好、技術好等等,總而言之,一定有它得天獨厚的地方,要不然憑啥能活這麼久?
換個角度看,這些能夠讓公司活下去的點,也是我們個人在職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助力點,是值得死磕一下的。
其次,同樣的公司,大家死磕的結果並不相同。
我的前司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公司,公司裡工作1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我也是工作了14.5年才離職的,並且在公司十年慶典的時候,還獲得了十年紀念獎(對的,我是元老級哦)。所以,這個問題我有特別多的案例:
怎樣死磕,這個“後來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滿意?
從小A和小B兩個人的經歷,恐怕你已經看出來了,跟公司死磕這件事與不斷跳槽的結果是一樣,有人就發展的很好、有人卻發展的很不好。但是,結果一樣畢竟路徑不一樣,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不足,想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就需要注意看以下內容啦:
第一,死磕一個公司的好處——損耗低:在一個公司你積累的工作經驗、操作規範、人脈資源,百分百都是疊加的,不像換到另外一個行業或者公司,這些都要有一個重新熟悉的過程。
第二,死磕一個公司的壞處——脆弱性強。長期在一個公司,你積累的所有的能力、技術、人脈都適用於這一個企業,就算你像小B一樣發展的非常好,可是,哪些是真正可遷移的呢?如果發生風險,需要跳槽、換公司,自己在調整適應的成本會更大,而且,在一個公司發展,人們熟悉你、瞭解你佔了很大優勢,基於這個優勢的升職,換個環境人家可不一定認呀。
第三,具體的建議:
1.如果公司整體發展確實很好,對你也特別的適合,當然選擇在一個公司深耕細作,特別是在前3-5年,為自己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及最好能夠爭取到一個好的抬頭,對未來發展非常有利。
2.雖然可以死磕一個公司,但是不要死在一個崗位上,就算級別不變也要主動給自己增加多樣性。這一方面可以彌補自己的脆弱性,多一些適應力;另一方面,萬一有升職的機會,多樣化的經驗很可能是被公司管理者看重的。
3.在一個公司發展最容易造成惰性,一定要有危機感,至少每年把自己的簡歷往市場上撒一下,看看競爭力是怎樣的,並且根據比照情況主動提升自己的差一點。
4.保持跟外界的溝通,可以是同行業的,也可以是自己目標行業和崗位的,不要真的只剩下“埋頭苦幹”了,多一些跟外界的鏈接,一方面對現在的工作本身就有好處,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如果調整工作也不至於兩眼一麻黑。
我是為好優姐姐,專業職場領域,努力分享更多職業成長乾貨,關注我吧!為好優姐姐
你好,我是九歌。不喜歡廢話,直接上乾貨吧。
以22歲出來為例,先適應性幹個1-2年。算個24歲吧,以10年期計算,差不多已經34歲左右了。
人在職場,過了30歲。其市場價值像瀑布一樣掉。那他們最後都怎樣了?下面這幾個幾條可以給與你一定的參考。
一句話,三個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你還有沒翻盤的機會,或者以後過得是比較滋潤還是痛苦。
一句話:是否被升職為公司中層幹部或重要技術骨幹。
這個非常重要,到了公司中層的這個位置,只要不犯大錯就不會被開除的。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就是公司倒閉和破產,等到了這個地步。你在公司中層位置留下來的經驗和人脈,就非常有市場價值。
最常見的是甲骨文公司中國區裁員,當時裁掉了一大批高管。當時就有很多人在那裡比比,說什麼高層算個鳥。還不是一樣的被裁員,就算當了高管又怎麼樣。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如此S13的言論出現。
至少別人將要被裁時,早已經找好了下家。像在高空中飛機出事準備好了降落傘,你沒傘等死吧!
當時甲骨文裁員時,BAT都跑來搶人的場景。
獵頭內部分享的場景
三個標準:
1、與領導的關係的好壞
與領導關係好,第一個別裁員的肯定不會是你。相反與領導關係像個陌生人一樣,公司裁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你不當炮灰,誰當炮灰。
2、有過硬的專業素養,不可替代性強。
你的工作看與人打交道的業務是否足夠多,這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你的技術水平是否足夠好,已經能到讓你的上級把你當個寶一樣。
3、公司內的攻守同盟是否足夠多。
太祖有一句關於政治的經典名言: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這14個字直達政治的本質與核心。同理辦公司政治也是一樣,你是否能夠在職場混的如魚得水,在於你身後給與你支持的隊友是否足夠多。
我是九歌,一個專注於新聞學的板磚教育工作者。如您覺得有用點個贊和關注吧!
蕭中九歌
我身邊倒還真有這麼一個人,她是學歷不高的小姑娘(中專),但是在央企現在過得非常好。
從她身上我知道了,職場人能否逆襲,真的是選擇與機遇共存的。
她的學歷我還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因為她覺得學歷太低一直沒好意思說,我們也就沒問了。
我們當時是同一批入職的一家央企,是海南島的度假區項目,屬於很高端的盤,有遊艇會、高爾夫球場、直升機停機坪之類,在2012年的時候,那裡的別墅就賣到30000+一平米了。具體的我不太記得了。
我們同批入職的學歷不一,但大部分都是本科生和碩士生。公司要求比較高當時。
然後那個女孩我們也以為她是本科。她被分配到人事部跟著人事部經理學習,我們一起在那裡工作了兩年。
然後我跳槽了,因為度假區雖然生活非常悠閒,每天上下班有免費的大巴車,食堂每天早餐非常豐富,住宿條件和薪資待遇都非常好。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非常偏遠。我們的辦公室在海邊,天天看海是挺幸福,但問題是看不到人。這很令人恐懼的。
我離職沒多久,那個女孩就跟我說她趁著公司在昆明開了項目,申請調職去昆明。
我當時覺得不可能,但最後她還成功了。順利從海南島調職去了昆明,她家四川的,昆明離家很近。
雖然她學歷低,公司不會給她很高的職位。事實上,在她後面那批開始,對學歷的要求就極為嚴格了。
但是因為她是昆明項目第一批入駐的員工,理所當然的地位就很高。在昆明待了兩年之後就成了人事部高級主管,她當時跟我說不可能再升職了。因為學歷天花板,但是她依舊沒有離職。
到現在,又4年過去了。她現在手下帶著好幾個員工,是昆明公司元老級的人物。薪資待遇和福利也都是同部門最豐厚的,雖然職位有天花板。但因為離家近,她就在昆明買了房子,安了家,結了婚。
現在每個月拿著固定10000+的工資,還不算年終福利、過節福利、社保公積金福利等等(我們那個公司的福利待遇真的超級好)。
美滋滋地過著小日子。
反觀我們這些離了職的,幾乎都沒她混得好。
我總結了一下,她能在這個公司死磕8年,最終修成正果。首先就是,她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她知道我們公司的福利待遇(還有工作環境)幾乎是很多公司無法企及的。所以她即使想回老家,也依舊不選擇離開這家公司。
在適當的時候抓住機會,用時間來逆襲人生。
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範了。
夏小採
在一個公司工作5-10年的人在70後以及部分80後相對多一些,90後這些新生代當中幾乎不存在。
所以80後老阿姨流沙決定先來講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前年我和一個同事同一天入職公司的同一部門,不同的是我是上級,她是下級。見面的那一瞬間我們倆都驚呆了。因為我當年畢業的時候,她已工作兩年,我當時作為兼職在她負責的項目裡做過事情。而事隔六年以後我們竟以這種關係重逢,真的感慨!這位姐姐在來這家公司之前還是在那家公司工作,整整8年的時間!當我們都到了新崗位時,我很快便適應了整體的工作節奏,快速地融入了這個公司和團隊。而這個姐姐相對就有一段非常痛苦的磨合期和適應期。先是工作節奏,從原來比較輕鬆舒適的環境中一下子到了非常快的節奏中;其次工作內容上,之前的企業比較傳統,而這個比較偏互聯網,工作內容差異很大;再次思維方式,從比較傳統墨守陳規的方式進入創新結果導向的方式。這個同事一度崩潰到懷疑自己,經過大概三個月差不多才逐漸適應,差點過不了試用期。講這個例子並不是貶低在一個公司工作時間長的人,而是應該看到當一個人在一個公司呆的時間過長而晉升上變化不大的話,多數這個人會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思維容易陷入原有公司的思維慣性中。因為長時間就在那家公司,很多思考已經固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創造性思維的時候很難跳脫。
其次,適應變化的能力相對弱一些。因為能在一個公司待5-10年,我想到的一個關鍵詞:穩定。穩定就是變化少,那自然不用應對各種變化,長時間的穩定使人安逸。當突如其來的變化來臨時,需要花較長時間適應。
再次,掌握信息比較單一,技能也相對單一。一個公司給你的刺激永遠都是有限的,包括對技能的要求。除非你不斷晉升。即便如此,在這種單一的已經做的非常順手的環境中,對技能的要求也就相對不那麼多了。而且還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中,認為這些技能就足夠了!
最後,可能會消磨鬥志。工作5-10年,已過了而立之年,基本上有老下有小,無論從主觀意願還是客觀實際能夠迎接挑戰的動力和能力和20歲時無法相比,沒有了那時候的鬥志,工作更多時候為了養家餬口或者消磨時間。
當然,也有很多在一個公司工作5-10年的人從基層到管理再到高管,這樣的工作軌跡也許才值得在一個公司貢獻自己的最寶貴的那幾年青春。但是如果在一個公司如此長的時間而停滯不前或成長很少,那基本這個人的未來職業發展不會有特別大的突破,基本定型。
人的潛力有時候是被逼的。所以工作3-5年如果不是火箭速度升職加薪,那就考慮跳槽看看,多接觸一些企業,多接受一些外界刺激,提升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不要成為那個閉塞無創新適應不了變化的人!
流沙言職
我覺得有兩種結局,要麼混得不錯,順風順水,要麼混得一般,如同雞肋一般艱難求生。我的一位前同事,女性,未婚。把她的職場經歷分享給大家吧。
她到這個公司時,公司是剛創業初期。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公司算上老闆一共5個人。她是唯一的女性。前五年經營的狀態可以用“風雨飄搖”來形容。公司成立的前5年,她光跟著公司搬家了。從大平方換到中方,再到小平米,然後到大通間,老闆和他們一起辦公……真的是和公司同甘共苦的一起走過來了。
她說每次搬家都是她一個人收拾到晚上1、2點,她累的靠著桌子就睡著了。第二天醒後接著幹。就是靠著肯吃苦,又踏實的工作態度得到了老闆的認可。後來公司發展壯大,500個人的公司中她被升為內容總監。前8年她的職場發展還是很順利的,老闆也信任她,給了她很大的權利,很多事情她都能作主。但是後來老闆要搞績效考核,打破了原來的業績規定。她感覺到壓力大,一直沒同意。就這樣過了半年後老闆找她談了三次,還是決定用新的績效考核制度。她一時想不通,就辭職了。老闆當時是百般的挽留。但她還是堅持走。後來就要人力那辦理了離職手續。
她的崗位也有新人來代替了。我當時就有種感覺她可能還會回來。因為畢竟她畢業後就在這個公司做,以她的性格就算她去了新的公司也不一定有這麼認可她的老闆。只是她沒想到的是老闆會同意她辭職,這點應該挺讓她傷心的吧。
但是就算你在一個公司付出的再多,投入了再多的工作熱情,或是對公司多依戀,多有情懷。其本質也是僱傭關係。果然不到兩個月她就又回來了。老闆也非常熱情的重新介紹了她。但她總監的位置是沒有了,老闆給了她一個虛職,雖然也是主管,但重點的項目她都不參與了,相當於顧問的角色。
而所謂的人性世態炎涼她應該也能明白。原來圍著她轉的那些人都離她遠遠的。知道她沒啥權力了,也是瞭解老闆是為了樹立“有情有義”的人設而留下的她。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公司和員工就是僱傭關係,她的工作能力已經跟不上公司的發展了,而老闆改績效的目的就是讓她自己要知難而退。如果她做的讓老闆滿意的話,怎麼會輕意動她的奶酪呢?
老闆的這一招就是逼她主動離職,她上了“圈套”,後來她又回來,估計是她請求的吧。這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她還在公司做著顧問,給人的感覺就是個“打雜”的,哪裡缺人手她就去哪幫忙。她肯定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只是不知道她為啥還在那堅持。是外面的工作難找嗎?還是真的有一種情懷呢?
虛度時光讀吧
說一個我自己的事吧,我20歲時高中畢業就來到深圳,2003年的深圳男孩子是很不好找工作的,沒工作經驗還不會白話,找了一個多月工作,最後找了一家餐廳做服務員,摸爬滾打後也做到部長職位,2007年聽一同事說有一家大型桑拿在招人,就過去面試,沒想到還面試上了,後辭工過去做樓層部長,當時樓層部有17個部長,2009年就做主任,2010年就做部門經理,2012年做部門總監,當時工資8000+業績提成,以前一起進公司的老同事基本上都已離職去其他地方了,那些年心裡總有些躁動不安,也總想出去看看,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總覺得外面的平臺會更大,2014年終於離職了,離開了一個我幹了7年多的地方,幻想著後面更好的舞臺,現在是2019年了,5年過去了我發現我打工10多年,最開心的日子還是在幹了7年多的地方,外面雖好,職位可以更高,待遇可以更高,但付出也多,責任也更大,30來歲頭上已有很多白頭髮了,工作再也沒有穩定過,全國東奔西跑,經常做籌備公司,一般3-6個月,工資一般2-3萬一個月,做完籌備大多離場,最近幾年桑拿行業也很不好做,不斷掃黃打黑,很多老闆不敢投,很多人回了農村,有時一年就做一個公司,掙個10-20萬,休息半年,自己到沒什麼,可下面還有一幫人在跟著我呢,所以回想這麼年最開心的時候還是在那7年多里,公司有熟悉的人脈,有良好的升職空間,有提攜我的好上級,有好的運營管理團隊,有關心下屬和愛惜人才的董事會,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糾纏的愛恨宿命
雖然我工作經歷不多,見過死磕的人也有,大部分為女性。
第一種是安穩生活沒有野心的人,女性居多。第一份工作是外貿跟單的實習生,部門主管對我還算滿意,畢業就可以轉正了,月薪3k。部門裡還有其他4個大姐姐,年資最高的大姐姐在公司工作了25年,她經常說你還沒出生我就在這裡工作了!工資待遇不清楚,不過她是老臣子,老闆第一批招的跟單就是她,換而言之,她在這個崗位25年(現在沒離職應該29年),問過為什麼不上去做中層,歸結原因,當年學歷低,其次就是不愛捲入是非中。第二個姐姐,是在公司幹了15年的,數下來還有幹10年和8年的姐姐。姐姐們都有共同點,結婚了,有小孩,其他公司高薪誠聘也不去(她們能力強,一個個姐姐高中畢業大專畢業,在工作中自學英語,即使沒有考雅思託福,英語讀寫聽說也無障礙),因為遠了不能照顧家庭,看到她們,我彷彿不難看到以後我死磕一家公司的樣子,我還年輕我不能這樣死磕,我就離職了。
還有大叔,60、70後我都見過,在公司幹了幾十年,做底層工作,司機和倉管,別無所求,只求養活老婆孩子,只求能混到退休,最起碼社保繳滿25年,然後孩子讀完大學,基本他就覺得圓滿了。獨獨我就佩服這些大叔,一個人撐一個家,不貪心不急躁,有時候還會熱心助人的,幫幫後輩,即使有天這個後輩成了他上司。大叔就有點像之前的姐姐們,都是為了一個家。
第二種,有能力,有本事,但想在這個公司混出名頭。這公司外貿主管在我離職時還挽留我,看樣子主管也會死磕在這裡,這裡可以提一下,她是我表姐的同學,比我年長8歲,我知道奮鬥也越不過去,因為主管手裡是整個美洲市場和香港市場的資源,她一直在這裡,其他資源到手也是時間問題。
第三種是混子,老員工,為什麼我會說她混子,不是她不好,而是她人很好,事事都為公司做,卻沒有具體負責的工作。能力不突出,而年資甚高,全公司上下沒有不認識的,入職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她,要離職也是她第一個知道,同事聊起她來也是表示她是有趣的人,但是也就這樣了。記得當年她因為覺得工資太低還有日常無所作為(她幹了好幾年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她待遇3k,是的,老臣子的她是拿3k,不知道這個待遇有沒有騙我,不過在我離職後,聽說老闆給她加了500就又留下了,直到後來結婚生小孩都不離開,一直幹到現在,算起來她在這個公司死磕了5年。估摸著現在有4、5k吧。
不能說死磕了一個公司會怎麼樣怎麼樣,只能說每個人追求不一樣。有人求穩,有人穩中求勝,有人就想著混,你可以用來做對比嗎?不能,這些人的共同點除了呆在公司久以外,沒有任何相似點了。
小菠蘿姑娘
我畢業將近七年了,在一家公司一直待到現在,可謂是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了現在的油膩大叔,大家看我的認證,就可以知道我現在的職位,雖然經理級別,但真的,與其他公司的待遇相差甚遠,那為什麼還要一直在這家公司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是比較重感情的,畢竟在這家公司從畢業就待到現在,從基層一步步到現在的管理崗位,真的不容易,更多的只看到自己一路走來的心酸,覺得自己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能輕易放棄這段感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其次,雖然很多同事都在說這個公司屬於養老型企業,但我覺得留給自己有更多的業餘時間,成功人士往往在八小時之外,包括現在自己做的一些副業,補貼家用,相對來說比較悠閒;
第三,缺乏邁出去的勇氣,可能自己沒有被逼到非要跳出去的時候,真心的,這工資餓不死人,但也富裕不了,更何況有了孩子之後開銷就更大了,工資難以維持,可能到那時候自己才會跳出去;
最後,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自己不是股東,也入不了高管的行列,始終是一個打工者,像馬雲的前臺的那種人,少之又少,再者,就是有第二個前臺,會有第二個阿里巴巴嗎?人挪活,樹挪死,要實時的鞭策自己,常與自己的同學朋友交流溝通,你會發現自己的不足缺點,經常橫比縱比,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公司,是混不誇的,再混幾年就要把自己混廢了!
年輕人,要多歷練自己,不能盲目的追求安逸,要勇於拼搏奮鬥,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歡迎交流溝通,歡迎關注,我就是哼哈的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