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科幻小說變成現實科技,還有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情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異想天開的發明創造正在一步步實現中……

有這樣一件法律糾紛:一名14歲的女孩打贏了一場官司,獲得了將自己低溫“冷凍”保存起來的權利。這個故事令人不禁感慨:太神奇了!好像科幻片裡的故事。

科學幻想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代名詞,更不是胡說八道。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科學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科幻小說變成現實科技的例子並不鮮見,各種異想天開的發明創造的作用是:為真正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靈感。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曾經的科幻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中。比如,接下來的這些科幻發明,它們或已經變為現實,或已經在變成現實的路上。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威爾斯和阿西莫夫

最受矚目的,也許就是20世紀幾個科幻作家,預言準確得讓人瞠目結舌。

H·G·威爾斯1899年預言了自動滑動門,1913年寫的,並在第二年出版的小說《獲得自由的世界》,預言了原子彈。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長崎爆炸騰起的蘑菇雲

然而,艾薩克·阿西莫夫在1964年世博會上的一篇重要文章,關於2014年世界將變得什麼樣,做了幾個驚人準確的預言。比如,全球連網的電視電話會議、尚未廣泛應用還有些蹩腳的機器人、平板電視、三維電影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等。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瞬間轉移

科幻裡少不了“瞬間轉移”。“瞬移”恐怕不可能實現,但這並不妨礙它不斷登上新聞頭條。

一種稱為“量子糾纏”的現象,目前只能在實驗室條件下實現。實驗可以使某個粒子狀態發生改變,從而瞬間影響一段距離以外的另一個粒子的狀態變化。用這種辦法可以將信息從一個地方瞬間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無需穿行於空間,因此稱為“量子隱形傳態”。

其中涉及的粒子是量子比特,只是信息而已。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原子、分子也可以這樣傳送,更不能傳送人,但沿著這條路向下走有可能發展成未來的互聯網。

▍隱身斗篷

不論你是哈利波特迷,還是宇宙探險迷,“斗篷”這個詞經常和“隱身”連在一起,由於光線在物體周圍彎曲使得物體消失或“隱身”。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這個光學小技巧叫“羅切斯特披風”,它可以讓物體“消失”

這種“隱身”技術事實上對小物體來說已經實現了。如果你精心安排一組光學鏡片,用這種 “羅切斯特披風”技術,在家裡就可以再現這種“隱身”效應。不過那只是一種光學小把戲,設置得比較嚴格而已。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曲速引擎

《星際迷航》和許多其它電影電視劇裡,“曲速引擎”是讓空間沿著航天飛機彎曲,從而實現超光速旅行的一種辦法。

最接近現實目標的設想名叫“阿庫別瑞引擎”,名字取自提出這個想法的數學家。這個想法是,讓宇宙飛船前方的空間收縮,後方的空間放大,於是飛船本身永遠不需要以光速飛行。

但這個想法有太多實際問題,因此也許永遠不能變成現實。NASA也普遍認為這個想法不可能,雖然偶爾他們會就這個題目零星地做一點相關研究。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能量武器

我們離研製出激光槍還差很遠。不過美國軍方已研發了一種現代能量武器,稱為“主動拒止系統”,用於人群管制。

這是一種非致命性武器,其工作原理類似微波爐,擊中目標後,它會使皮下組織升溫,造成極度不適,從而迫使目標逃離,達到驅散目標的目的。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泰瑟槍

泰瑟槍是一種個人防禦武器,發明者傑克·卡維爾是NASA的研究人員。Taser名字來源於卡維爾小時候讀過的一本1911年出版的書Thomas A Swift's Electric Rifle,書中英雄Thomas Swift發明了一支能發出一道道閃電的步槍。

▍牽引光束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光速旅行與牽引光束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英雄們不幸落入敵人魔掌,被“牽引光束”擊中,拉向敵人的空間站。類似武器在《星際迷航》裡也出現。

該技術已經被澳大利亞的一所大學實現,只不過實驗裡他們用激光設法移動一個很小的物體(0.2毫米),走大約20釐米。

與此同時,英國研究人員一直在實驗利用超聲波做實驗,將豌豆大小的物體移動40釐米遠。

▍動力裝甲戰衣

從鋼鐵俠到未來的反烏托邦題材影片,科幻片裡到處都是披著動力裝甲戰衣的戰士。美國軍方對這個想法一直特別有興趣。

TALOS (即戰術攻擊輕型操作服)經常被稱為“鋼鐵俠戰衣”,但比起真正的鋼鐵俠戰衣,其實遜色很多。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小說裡的鋼鐵俠戰衣能讓他飛起來,幾乎堅不可摧毀,還能發射能量炮火

但美國軍方希望做的不是這個,而是一套“聰明”的緊身衣褲,用來監視戰士的“關鍵生命體徵”(比如體溫、呼吸率、脈搏和血壓等參數),並採用帶動力驅動的外層骨骼來增強士兵的力量。據說這套裝置用液體材料製成,被子彈擊中瞬間即可固化,但這個項目詳細進展情況,我們還不甚瞭解。

▍無痛皮下注射器

電影《星際迷航》中,任何人一旦受傷都可以用一種“無痛皮下注射器”注射奇蹟般治癒,這種裝置不需要使用針頭,便可將藥物透過皮膚注入體內,不會產生痛感。

瞬間轉移、隱身斗篷、能量武器等等,盤點那些變為現實的科幻發明

打針真的不需要針了?MIT 說很有希望

其實,這種無需針頭的注射器在電影之前就已誕生。1954年,亞倫·伊斯瑪奇發明了皮下無針注射器,它被用於軍隊大規模疫苗接種,但由於存在感染風險,不久便遭棄用。

但這種想法並沒有消失。2012年,麻省理工學院發佈了“皮下無針注射”的增強版設計,可以為其編程,實現多種用途,並以聲速注入藥物,希望最終人類可以實現“打針不用針”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