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前夕,李鴻章將條約的具體內容傳至北京。北京年輕知識界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組織了一次上書請願,史稱

“公車上書”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的條款是“公車上書”的主要理由,當時有臺灣學子在北京上學,他們痛心地提到,如果割讓臺灣,自己的故鄉將不復存在,自己也不想成為日本的皇民。非臺灣的學子也提到,如果此時臺灣丟失,中國的未來發展將埋下巨大的隱患。

抱著這樣的想法,一千三百多名學子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希望清政府能夠拒絕《馬關條約》,拒約再戰,繼續抵抗。在“上清帝書”中,康有為提出了更具體的方案。他建議,清政府要調整政策,拒絕在條約上簽字,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一定要做出以下幾點改革。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第一,皇上下詔罪己,激勵天下共雪國恥。懲辦主張求和、割地賠款的大臣,追究在戰場上不戰而退的將領,下詔鼓勵士氣,重新開始。

第二,“遷都定天下之本”。

第三,“練兵強天下之師”。康有為等人認為,甲午戰爭之所以敗了,就是因為軍隊戰鬥力弱,不要講中國發展落後,也不要講中國沒有整體性的政治改革。這個時候一定要練兵,強天下之師,重返戰場,再打一番。

第四,“變法成天下之治”。歸納下來就是富國六法、養民四法、教民四法。“富國六法”是鈔法、鐵路、機械、輪船、開礦、鑄銀、郵政;“養民四法”是務農、勸工、惠商、恤窮;“教民四法”是普及教育,改革科舉,開設報館,設立道學。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對於“公車上書”這件事,一方面,我們應該承認這一撥知識人有很強的愛國情懷,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指出,這些情懷是滯後的。

關於“練兵強天下之師”, 清帝國的決策者早在1894年10月份(黃海大戰、平壤大戰失敗以後),就已經接受外國的建議,開始按照德國的方式訓練新軍,當時的目標就是訓練10萬新軍重返戰場,和日本一決勝負。關於“變法成天下之治”,康有為所提出的這些方法,概括起來無非是經濟改革與發展。換句話說,1895年“公車上書”中的重要提議,清政府基本上早就做過或者思考過了。

康有為等人畢竟是政治的邊緣者,政治實際運轉到何處,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隔膜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提議與清政府的行動產生了一定的落差,“公車上書”中幾大建議的價值自然也被大大打了折扣。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甲午海戰

就清政府的決策系統而言,如果接受了“公車上書”的建議,中日不妥協,結果就是戰爭不結束。戰爭如果不結束,對當時中國的影響是利大還是弊大呢?當然是弊大,所以即便康有為等人反覆給朝廷施加壓力,希望改變一些既成事實,但最終《馬關條約》還是簽訂了,請願運動也就不了了之。

“公車上書”雖然沒有對《馬關條約》構成影響,但它觸動了中國的改革。《馬關條約》簽訂之後,開明的官僚和知識精英都覺得,中國不能像之前那樣渾渾噩噩了,必須進行整體性的改革。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維新派被推到了前臺,陳熾的《庸言》、湯震的《危言》,通過各種特殊的關係遞交給皇上;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也在這個時候送到了光緒皇帝的辦公桌上,他們都能夠開始觀察到和思考到,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有問題,中國應該找出一個新路。

於是,在《馬關條約》大局已定的時候,清帝國很快做出改變,1895年5月談判結束,簽訂協議,7月初,光緒皇帝發佈了一個重要的諭旨——

《舉人才詔》。這個諭旨要求選拔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真知灼見的人,來取代那些跟不上形勢的人。這也意味著中國在甲午之後的改革逐步開始。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胡燏棻

同年7月,兩江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議;在新軍建設、鐵路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胡燏棻也向皇帝提交了《變法自強疏》,提出籌餉、練兵、興建學校、發展近代金融體系、開採礦產資源、重建海軍等多方面建議,改變了之前中國畸形的發展道路。

對於中國而言,《馬關條約》是一個奇恥大辱,當時很多中國人都認為這件事給帝國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中國人所接受的孔子的理論,是千古所不疑的。孔子說,“知恥而後勇”,人生也好,國家也好,失敗了不要緊,失敗之後還要爬起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馬關條約》後,中國並沒有就此被打趴,而是迅速展開了自己的維新。除此之外,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當時的中國選擇了以敵人為榜樣。清帝國被日本打敗還不到一年,就轉身向日本學習,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留日運動。

所以,今天的我們在回望這些歷史的時候,一方面應該看到這些歷史的屈辱和挫折,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這些屈辱、挫折給中國帶來的種種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