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屬新疆塔城地區管轄,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地處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三地區中心,北邊與阿勒泰、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南部與瑪納斯縣、沙灣縣接壤,西南部以烏爾禾為界與克拉瑪依市相連,西面與額敏縣、托里縣以白楊河為界,東鄰阿勒泰地區。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 印象中的和布克賽爾

以前,在我的印象裡,並不知道新疆的北部,還有一個蒙古自治縣。畢竟腦子裡比較熟悉巴音郭楞自治州,所以就忽視了和布克賽爾這個地方。

追溯歷史,新疆的蒙古族來自元朝時期的成吉思汗。自古以來,蒙古族就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能征善戰,當年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西征到歐洲廣大地區,後來成吉思汗去世在西征的路上,蒙古族四處征戰才告一段落。那時的中國版圖,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記得少年時代,我就看過一部電影,片名叫《東歸英雄傳》,講的就是蒙古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不堪忍受俄國人的壓迫,誓死迴歸祖國的艱難鬥爭經歷。十七萬人冒死和圍追堵截的俄國人一路拼殺,最後只剩下一半人回到祖國的懷抱。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8月份21日,我心裡是想著土爾扈特部的歷史,一路走進了和布克賽爾,沿途看到的是低矮的山巒,還有大片的草原,不過那些草呈現黃色,也許是缺少水的緣故,但卻不影響這一幅油畫的美感。

當踏進和布克賽爾縣城時,已是傍晚時分,我們想尋找合適的賓館住下,但有的不是關門就是價格昂貴,縣城的賓館不是很多,找了半天,最後在一個像家庭式旅館投宿,條件還算過得去吧。

第二天起床,我們就到了和布克賽爾的菜市場,這裡是小吃餐飲聚集地,感覺市場面積還算不小,就是生意慘淡,重要的是人流量太少了,畢竟這個縣只有不到六萬人口,城鄉居民幾乎都是以牧業為主,其他行業就顯得薄弱了。

從表面上看,對和布克賽爾的感覺就是有點落後,各種行業的發展不夠迅猛,這也許跟它所處的位置有關。其實,那些牧民都是身價不菲,一戶有幾百只羊或者有千頭牲畜,就能稱得上百萬富翁了。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 蒙古土爾扈特部的歷史

這個縣城,為何叫“和布克賽爾”呢?據久居縣城的人說,是因縣南邊有一條和布克河,北邊是賽爾山,所以就有了這個縣的名字。新疆解放後,新中國就把和布克賽爾縣命名為蒙古自治縣,因為這裡居住的大部分是蒙古族。

史料記載,元朝時期,成吉思汗把這片的土地,封給了他的第個三兒子窩闊臺汗。後來因部落之間發生矛盾,蒙古中的一支部落開始西遷,就在當時的俄國境內,俄國人又長期欺壓這一支蒙古部落,於是部落首領就決定迴歸祖國。

清乾隆年間,土爾扈特首領率部東歸,受到了俄國人的一路阻攔與廝殺。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土爾扈特部終於迴歸祖國。當時由於清政府擔心蒙古族會威脅到其統治,就把土爾扈特部分為東路、西路、南路和北路四盟,和布克賽爾就是北路盟所在地了。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在秦漢時期,這裡曾是塞種人、烏孫、匈奴等古民族的遊牧之地;西漢時期,歸屬烏孫國管轄;東漢三國歸車師後國等,唐宋元明清時期,和布克賽爾經歷了很多歷史變遷,最終成為今天的蒙古自治縣。

如果要追溯歷史,就不能用有限的文字,來敘述和布克賽爾的歷史沿革,畢竟古代的新疆,少數民族眾多,各城邦國相互爭奪地盤,之間經常發生掠奪戰爭。在當時的西域,很多歷史都沒有確切的記載,有些歷史只能從文物中去尋找。

如今,走在這個小縣城的街道上,我們發現這裡建設正處於發展階段,整個縣城沒有高聳的大廈,只有普通的樓房,各種設施建設較為落後,畢竟,這裡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邊陲地域,如能發展生態旅遊定會佔據優勢。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 江格爾廣場和江格爾

在和布克賽爾縣,值得探訪的就是江格爾廣場。因為這裡有著關於蒙古族的英雄故事,這個蒙古族心中的英雄,就是有著傳奇色彩的“江格爾”。

據記載,關於江格爾的故事,一般分為:結義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戰三大故事類作品,並被譽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的《江格爾》,是蒙古族衛拉特部的英雄史詩,該詩長達十萬行左右,是民間藝人江格爾奇在演唱的同時,經過不斷加工逐漸豐富內容,最後形成了一部大型史詩。

《江格爾》,主要謳歌了江格爾汗為首的12名雄獅大將和幾千位勇士,歌頌了他們為保衛以阿爾泰聖山為中心的美麗富饒的寶木巴家鄉,同來犯的形形色色兇殘惡魔、邪惡勢力進行艱苦鬥爭,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故事。同時,作者也讚美了英雄們的愛情、友誼和歡宴,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

2006年,《江格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江格爾》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和布克賽爾縣城一路行走,我們打聽到江格爾廣場就在敖包特廟西街。當從旁邊的入口走進廣場,迎面就是高高的江格爾雕像。不難看出,這座雕像就是這處廣場公園的主題核心。

細細觀看江格爾的雕像,只見他騎著仰天嘶鳴的戰馬,身穿錚錚鎧甲,身後披風迎風招展;他左手緊握韁繩,右手斜握著一杆黑色渾鐵長槍,目不斜視地凝望著東方,就像一位傲視群雄的無敵戰神,準備隨時廝殺疆場。

在戰馬前蹄踏著的正面高臺體上,雕刻著他在戰場上騎著戰馬廝殺的不同颯爽英姿,雕塑底部周圍是白色的欄杆,而在整個雕塑的底座中間書寫著“東歸廣場”四個大字。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江格爾雕像的北面,在圓形廣場邊上立著五根高大的白色圖騰柱,柱體上雕有龍、鳳、海洋等圖案,最頂部裝有象徵蒙古族權力的標誌。緊挨廣場的西邊,是蒙古部落王爺府的舊址,廣場最北邊是一座解脫世界和平千佛大塔,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神秘色彩。

坐在這座塔的對面長凳上,可以看到不少蒙古族群眾陸續前來燃香祈禱,並圍著佛塔雙手合十默唸著轉圈圈。從佛塔向東就是敖包特廟,廟門前面有一排八座小型的佛塔,也有不少蒙古族群眾圍著佛塔祈禱,他們希望家庭平安幸福、草原茂盛、牛羊馬健壯和生活的吉祥如意。

看完江格爾廣場,驅車離開了這個邊陲小城。我感覺和布克賽爾的美,是不夾雜任何修飾的自然美,這裡不僅有石油、天然氣、煤等十多種礦產資源,還有哈爾薩白樺林、歷史的起點、阿吾斯奇邊雙湖風光、哈爾尕圖生態旅遊區、準喀爾古城遺址等,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一一探訪。

聽當地人介紹,和布克賽爾最美的地方,就是這裡的國家溼地公園,裡面不僅有河流、沼澤溼地,還有草原自然風光,能真正體驗地方民俗風情,是一個頗具原生態和文化特色的人文之地。

行至半路,我內心感到有一種深深的遺憾,也許留下這種遺憾,一定會讓我對土爾扈特的歷史更加充滿好奇,對於他們後代的探訪,我必定還會再來。


清代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如今生活在新疆邊陲這座小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