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之中,很多寶媽會發現自家孩子的情緒多變。有些時候上一秒還在開心的和爸爸媽媽說話,下一秒就有可能因為一些事情而大聲哭鬧。加之本身又不具有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在和父母相處之時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那些較為暴躁的父母來說,可能會通過訓斥打罵的方式去傷害孩子。殊不知,這其實是孩子本身成長髮展規律之中重要的一環。

一些兒童教育專家就表示:孩子兩歲之前的情感表達父母必須重視,不然會影響他們的一輩子。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01、孩子兩歲之前會有哪些比較異常的情感表達呢?

孩子剛剛出生一個月左右,他們基本上都是通過睡的方式來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修復。兩個月之後,他們就開始慢慢的哭鬧。很多父母在這個過程之中會感到異常的煩躁。實際上,當孩子的身體不斷恢復,他們的內部器官發育完善之後,就開始關注外界的事物,從而表現出來自己內心的狀態。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 1、內心喜悅

人有悲歡離合,而所謂的歡其實大部分的孩子出生之後,他們都會有一定的表現。老媽也可以發現自家孩子會突然睡著睡著就開始笑了,或者在和媽媽相處之時,也會通過笑的方式,讓父母感到心安。用笑容是表達情緒最為簡單的一種狀態,而孩子也會有本身的自我思考,所以笑也是他們較為基本的狀態。從社交微笑到自我感知,他們其實也是表現出來了對於外界事物的分析。

  • 2、內心抵抗

在照顧孩子之初,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大部分情況就是異常的憤怒、暴躁。加之自己沒有經驗,也會將這樣的情緒完全展露在孩子的面前。很多人認為孩子小時候沒有任何的學習能力,但是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模仿能力我們不可忽視。四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就已經出現了憤怒的情緒。一些兒童教育專家還曾表示“孩子展現出來憤怒的狀態,是他們表達內心抵抗情緒的一種方式。”不管是疼痛、飢餓,他們都會有這樣的情緒表達。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 3、內心擔憂

試想一下,孩子6個月左右,他們也已經慢慢的脫離了寶媽的照顧,甚至和周圍人的接觸更加明顯,有些時候還會被別人抱抱。那些承受能力較強的孩子,他們會笑得咯咯咯。只是對於那些對陌生人較為恐懼的孩子,他們表現出了認生的狀態。不知者無畏,但是孩子6個月之後他們瞭解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有自己的安全地帶。爸爸媽媽才是他們的依靠,所以常常表現出來擔憂的情緒。

02、父母忽視孩子的情緒表達,會產生這些影響,毀掉孩子一生

相信大家都聽過華生之前的育兒方式,那就是“哭就不抱,不哭才抱”,很多寶媽也會在生活之中實踐。只是這樣的寶寶長大之後,他們就異常缺乏安全感、歸屬感,甚至不願意和父母接觸,想要逃離這個世界。我們也可以將此當作是忽視孩子情緒表達所產生的危害,當然除此之外這些問題也是比較明顯的。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1、情緒傳染

當爸爸媽媽忽視孩子的情緒之時,他們也會有一定的思維活動。之前就有心理學家研究表示:在孩子兩歲之前,他們會對父母進行相應的依戀鏈接。也就是說,這時候會把爸爸媽媽當做是自己最為依靠的存在。如果父母在這個過程之中表現出來差勁的狀態,就有可能導致他們產生非安全依戀,甚至和父母表現出來同樣的情緒。

2、討好型人格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情緒,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讓父母對自己取得關注。我們所瞭解到的討好型人格,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所形成的。很多父母或許會認為這樣的孩子具有高情商,但是他們內心的傷痛又如何去恢復呢?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03、作為父母,到底如何去正視孩子的情緒,讓他們健康又快樂呢?

父母和孩子本身就是一體的存在,一家三口、一家四口才能稱之為是一個家庭。在一個環境之中,我們就要明白自己所作所為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正視孩子的情緒也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1、和孩子積極的溝通

因為經濟壓力以及其他問題,很多父母沒有時間和孩子長時間相處,甚至週末出去帶孩子玩,還會擔憂自己的工作沒完成。長時間如此,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會變得極其淡漠,甚至爸爸媽媽也不願意回應孩子,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要和孩子積極的溝通,對他們所作所為進行相應的反饋。

2、成為孩子的依戀對象

因為在孩子成長之時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存在,他們也必須有自己內心的寄託。在三歲之前正是孩子心裡形成的關鍵階段,爸爸媽媽也不可忽視自己的影響。在這個階段,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給孩子安全感、歸屬感,成為孩子的依戀對象。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孩子都不會因為親子之間的關係而感到憂愁。

2歲前寶寶若有這些情緒,家長別隨便忽視,正視情緒才是關鍵


3、正視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上面分析了情緒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那麼也要明白情緒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不要一味的講究所謂的負面影響,而忽視了正面影響。爸爸媽媽和孩子相處,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表達引導孩子,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

孩子成長之時,他們的情緒是異常的關鍵,最後展現出來高情商還是低情商,爸爸媽媽也要進行相應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