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區別在哪?

一切隨緣4244771925


文化影響行為,行為養成習慣。要較為科學的解釋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區別,就需要追根溯源從具體的人的行為即父母的教育行為,追尋引導行為的文化,才可較為清晰的解釋比較中西方父母的區別。

中西方對教育一詞的解釋和歷史淵源。

中國“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製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中國教育是強迫或引導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識、規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西方“教育”一詞來自於拉丁語educare,意思是“引出”。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組織的巨大影響:神父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學校體系。在歐洲,許多最初的大學都有天主教背景。例如,美國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行為方式。

在日常生活行為和習慣方面:

西方父母從小教起從日常教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

中國父母忽視了“做人的教育”。忽視基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與孩子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做人的教育”。導致孩子道德觀念淡漠,社會性發展差,這與忽視對孩子最基礎的“做人教育”不無關係。

在讓孩子學會獨立性方面:

西方父母讓孩子自己動手學會獨立。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勞做,自己生活,從勞做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

中國父母層層保護、種種溺愛

,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往往要抱著或拉著孩子走。

在讓孩子自然發展方面:

西方父母讓孩子自由發展,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他們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

中國父母期望過高只重學習。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超越孩子實際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在家庭裡到處瀰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生活上加倍關心外,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

在重視和孩子的心靈溝通方面

西方父母經常溝通重視心理健康。

中國父母更關心生理需求而忽視心理需求。忽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和性格、意志的磨鍊。導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以至經不起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

在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方面

西方父母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選擇。

中國父母支配欲強,要求孩子順從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順從、聽話。

在鼓勵孩子創新和探索方面:

西方父母堅決鼓勵,中國父母予以反對。

總之來看,中西方父母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即文化差異不同,價值觀不同,教育方式不同。


戲說淺論


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區別是:

1.觀念不同

中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大多樹立的是權威,不容懷疑,孩子只需聽話,實施就好了,就是聽話的好孩子。西方的父母大多教給孩子的是平等、尊重,不管做什麼,什麼做,都要有自己的主觀判斷,並自己對其結果負責。

2.規則與道理

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時,灌輸最多的就是凡事要講道理,不可無理,有理也得得饒人處且饒人,有理也不可話說盡,路走絕。西方父母教育則是懂得規則,遵守規則,敬畏規則,一切讓規則說話,沒那麼多曲徑通幽,靈活變通之朮。

3.財富觀念

中國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留給兒女,盡最大能力讓兒女的生活無憂,寧願自己吃苦受罪。西方父母則是兒女十八歲後,成年了,就很少管了,讓他們自己去拼搏去奮鬥,父母該吃該喝該玩了,瀟灑自在。


閒也是閒


其實蝸牛感覺這是兩種文明的認知差異。蝸牛通過方方面面也瞭解過西方文化,感覺西方人更多地追求自由和人權,活的更任性,認為自己只屬於自己,那才活的有意義。但從我們中國人的視角看,就覺得很自私了,我們從小就深受傳統文化影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小就學會了不僅要管好自己,還得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擔當更大的責任,對身邊的人尤其如此,我幫你是為你好,哪怕你不需要。所以,這就造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愛的方式有很大差異。西方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會純粹的多,他們儘自己該盡的義務,同時又尊重孩子是一個自由人。相較而言,我們中國父母就沉重多了,他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寄託了他們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景,父母付出越多,期望也就越多,孩子揹負的也更多。誰能真正做到無私呢?一句“都是為你好”是真的為了孩子好嗎?難道沒有相互攀比的虛榮心態?沒有“養兒防老”的投資心態?蝸牛想法可能有些太偏頗,但真正覺得我們中國父母對待子女的愛,很多方面得向西方學習,學會放手,孩子畢竟有自己的路,我們得學會尊重。蝸牛一家之言,偏頗之處請大家指正。


書法蝸牛


中西方父母最大差別是對子女的教育和關係親密度,中國父母對子女關愛多,望子成龍,孝敬父母和長輩;西方父母注重培養子女的自理、獨立生活能力。子女成年後中國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相比於西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要密切。隨著中西方交流增加,這些差別在逐漸縮小。


三生40250241


中西方家庭觀念的區別為:重視度不同、家族意識不同、子女與父母關係不同。

一、重視度不同

1、中方家庭觀念:中方家庭觀念重視血親關係,中國人的家庭結構的主要特點就是大家庭。包括核心家庭與延伸家庭。

2、西方家庭觀念:西方家庭對於血親關係並不像中國人那麼重視。在西方國家,核心家庭佔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延伸家庭微乎其微。

二、家族意識不同

1、中方家庭觀念:中方家庭的家族意識較強烈,親情倫理在腦中根深蒂固,一直奉行敬老的傳統。老人們往往會受到家庭、社會格外的尊敬。

2、西方家庭觀念:西方家庭的家族意識較淡薄,西方的社會的根基在個人,西方文化價值觀以個人主義為核心。讚揚人的價值,提倡人的尊嚴和個性自由發展。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較為平等。


任東昇玄學師


思想


硬筆毛筆書法


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區別歸跟到底是是歷史傳統文化的區別。中國五幹年的儒家思想造就出一代代忠孝君親的文化傳承,以仁愛,仁德,詩書,孝道等思想修身立世為根本的教育思想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主題。修身,立德。不為良相,必為良醫等思想教育出的後代危害社會的很少。反觀西方文化的沉積本身就不厚,在近現的社會發展中安身立國之本就是殺擄和驚奪,對子女的成長教育沒有一套成熟規範的思想體系,能活著長大就不錯了,所以從林法則,弱肉強食的自然成長造成了個體英雄主義盛行。和以德服人的中國文化格格不入。





阿拉丁大叔


你好,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來談談有關中西方父母教育子女的區別。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西方教育和中方教育有很大不同,聽得最多的一種說法就是西方國家的孩子18歲成年以後,父母就徹底不管了,生活自理、經濟自立。在我也成為一名父親之後,便開始逐漸的查詢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同時也更加清楚的知道了中西方教育子女的區別。

(圖片為我的孩子)

中西方父母的最大的區別是父母對於孩子的角色定位不同。

經過對比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理念的不同後,我發現造成中西方父母的差異最本質的原因就是父母如何看待於孩子的關係,也就是角色定位的不同。

先說中國式父母。

我們中國的父母總是為了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感覺自己天生虧欠孩子的,所以才有了“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樣的詩句。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一方面是由於我國長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尊師重教尊老愛幼是我們遵循的道德觀念,另一方面就是父母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自己的希望,把子女定位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再來看看西方父母。

西方父母認為他們不欠孩子的,他們不會為孩子多那麼多的事情,例如孩子想要什麼東西,他們不會直接為孩子買,而是要求孩子自己想辦法掙錢去買。

他們對孩子的義務就是在他們能夠生活自理自立之前教會他們必要的知識,他們把孩子定位成了獨立的個體

一個是自己的一部分,一個是獨立的個體,這就是我認為的中西方父母最大的區別,中國父母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注重親情,但是會對家庭有依賴感,而西方父母的方式會讓孩子過早的獨立在社會生存,但是對於家庭的親情會相對少一些,兩種教育方式很難說誰好誰不好,至於採用哪種方式教育孩子那就見仁見智了。

以上就是我對中西方父母教育方式的一些看法,大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到評論區留言討論


航拍臨沂


中國父母更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