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本書有人能看好幾遍的心態?

suck-sun掃去陰霾


一本書有人會讀了再讀,以至於讀很多遍,首先是與讀書者的目的有關;其次是與一本書的內容有關。

有的人讀書是為了致用,那對於他所從事的職業方面的書籍就要多讀、反覆讀。像在校學生,對於課本就要讀很多遍,以便於記憶和理解;醫生對於醫學經典書也是反覆閱讀,然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融會貫通,使書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心得,才能更好的運用到治病救人中去。其他各行各業的人要想有所成就,對於自己所從事行業的重要書籍,也一樣要讀很多遍。這也就是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讀的書多了,才能領會到真知趵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劉白羽想必大家很熟悉吧!他的《日出》、《長江三日》、《第二個太陽》、《風風雨雨太平洋》想必很多愛好文學的朋友耳熟能詳,我們感嘆作者的語言優美,羨慕作者的思想深邃,觀察事物的細緻入微。可你知道劉白羽是怎麼讀書的嗎?光是一部《紅樓夢》他讀了至少十七遍!其他的經典書劉白羽也是一讀再讀。正是這種對經典的反覆研讀,才使劉白羽擁有了一枝生花妙筆,寫出了大量優秀的散文、報告文學和小說,使他蜚聲當代文壇,作品多次獲得大獎。

還有些人讀書是憑興趣,興之所至,信手拈來,讀到一本好書,對書中的內容喜歡,就會多讀幾遍。這樣的人讀書是為了放鬆緊張的心態,緩解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多讀幾遍就是因為自己的心跳與書中的內容產生了共鳴,不是為了某種具體目的去讀書。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讀書心態。


耕讀心田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說吧,我是一個沒有耐心有點浮躁的人,看書基本上一遍過,讀過的書不想再看第二遍,但是有一本書卻能令我看三遍,那就足以說明這本書本身寫的好,吸引人,讓人有讀的慾望。《明朝那些事兒》,本人讀的書不多,其實也沒什麼資格推薦別人讀什麼書,但若你問我推薦一本的話,我推薦當年明月的這本書吧。這本書,我前後讀了三遍,本人也是比較喜歡歷史方面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歷史,只要你開始讀這本書,你就會喜歡上它。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時是高中的時候從同學那裡得知的,當時他加入了讀書會,定期給他寄書,所以我看到了,讀起來特別過癮。後來上大學就去小攤上把1-7全集買了一大本讀完了,再後來參加工作又讀了這本的電子書。推薦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改變了書寫歷史的方式,以詼諧幽默的文筆書寫歷史,但是歷史態度歷史觀很正! 2: 擅長推理,尤其是對於建文帝失蹤,朱棣派兩路人馬尋找的介紹與最後的推論,補全了歷史,讓在歷史課本中缺失的補全了,也揭開了人們的疑惑。 3: 贈長見識刷新知識,尤其是對王陽明的介紹,以前在歷史課本中只知道王陽明是心學大家,沒想到他還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並且射箭本領高超,這本書裡會為你展示一個全面有血有肉的王陽明。 4: 內閣首輔權貴更迭,宮廷勾心鬥角精彩描寫。尤其是對徐階的隱忍負重,最後推翻嚴嵩父子,描寫的精彩絕倫,驚心動魄。 就寫這些吧,總之我推薦這一本樓主可以讀一下!


藍色的風行


一本書看好幾遍,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好!

如果展開了說,大概有三:文辭優美;情節曲折;哲理深厚。

優美的文辭能讓讀者如飲瓊漿,口齒胸腹間香氣流動,其中韻味不可言傳。

情節曲折能讓讀者代入感十足,為豬腳喜,為豬腳悲,恨不得提前告訴豬腳前面有陷阱。

至於哲理深厚,就更值得多讀幾遍了,隨著讀者閱歷豐富,對作者的苦心會更深刻的理解,每讀一次,感概一次,認識得到提高一次。

如此好書,怎能只讀一次?

好書不止讀者上心,作者亦如是。金庸晚年對早年寫的武俠小說中細節描寫作了幾次修改,對當時只顧報紙連載進度,忽略了讀者感受一事,作了檢討。

好讀書,讀好書,好好讀書!



知恥de打油詩


歷經歲月的淘洗、匯聚人類最重要的精神創造和知識積累的基礎名著,這一類的書籍,別說看上幾遍,那是值得我們閱讀上百遍的!而且值得我們的後輩子孫繼續上百遍的閱讀!

當然,那些網絡爽文,能滿足一時的意淫;能帶來廉價的感官刺激興奮。或奇談怪論,或道聽途說,或荒誕不經,或邪魔歪道,或悖逆人倫,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兇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汙臭最易壞人子弟。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及淫濫。這樣的文字垃圾,值得一讀再讀嗎?估計有的人翻上幾頁就噁心的看不下去了。

所以,要如何看待一本書有人能看好幾遍的心態,首先要知道,這個人,看的是什麼樣的書。

這個人多次閱讀同一本書,是文化知識水平差,一次看不明白,需要多次閱讀才能明白書中闡釋的道理呢,還是因為這個人沉溺於感官的廉價刺激,興奮不已,不能自拔。

這是兩碼事。


塵世中一小書蟲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體悟。我喜歡看《紅樓夢》,也是看了很多遍,那邊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常看常新。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類是高級的動物,我們之所以和動物不一樣,是因為我們有精神世界,有精神需求,書裡所提供的是人類精神世界需求的滿足。能看好幾遍,說明那裡有吸引他的心,滿足他的某種精神層面的心理需求。


向陽心理


其實就是和書看對眼了

(要麼情節真的特別吸引自己 或者 書裡寫了一些經歷和自己很相似 等等...)



舒克雜貨鋪


一本書看好幾遍,就是覺得這本書寫的好啊,能從這本書確實收穫到很多啊,還有就是這本書是考試的參考教材啊,必須要看好幾遍啊,一本書看的多了,才會形成長期記憶呢,一遍看完就只有短期記憶的。還有就是同一本書,不同的年紀,不同的社會經歷,在讀一遍的收穫也是不一樣的呢,一本書能讀好幾遍我覺得是很正常的啊,像《紅樓夢》你可以從十幾歲讀到耄耋之年啊,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穫吧,像這樣的書也有很多啊。


瀟浪劍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當下社會風氣比較浮躁,如果不是很對胃口,能做到一本書看好幾遍其實還挺難的。何況一本好書本來就值得去不斷回味。

這種心態挺好的,踏實,不浮躁。


千尋其樂


這由兩個方面決定,一是,書寫得真好。

二是,真的很喜歡這本書。一般是發自內心的純粹的喜歡,也有的是因為這本書對讀書的人有幫助,通過重複的不間斷的誦讀能幫助其加深印象,充分理解,直至運用自如。


唐印說


初看一本書的時候,尤其是像我這種閱讀速度很快的,看完後,關於內容只能記得大概,然後在看第二遍,精略其精華,第三遍就會“淪落”為枕邊書了,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在看看,絕對催眠哦(´-ω-`)至於別人為什麼會看好幾遍,喜歡,認真,或者和我類似。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