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年輕人都成了晚婚典範,三十多了,不急著結婚,可如何是好?

聖域九境


我覺得為什麼現在的社會對年輕人這麼不友好呢?

難道就一定要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才是對的嘛?

再說!結婚不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嘛?

01.

很多父母特別操心的覺得,孩子在三十歲沒結婚就太晚了,就各種連環call,非得讓你心甘情願去同意相親談戀愛才肯罷休。可是婚姻不是一場交易,不是你給我一塊錢我就能把這把白菜賣給你那麼簡單!沒有一點感情基礎的婚姻真的遠比不結婚還可怕好嘛?

02.

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年齡不能成為要不要結婚的評判,即使一個人三十五了,可如果他的心智還是不成熟,還不能對婚姻負責,那也是不適合結婚的。

03.

一個人都三十歲了,我相信他有自己的想法,也能對自己負責,如果他自己都不著急,我們為何要去幹涉呢?人家自有自己的規劃,有時候管的太多除了給自己添堵,其它毫無益處。


遇見光


感謝題主的問題,下面我說說我的看法。我們單位有好多年齡35左右的一直沒有結婚,輪個人條件,女生,長的還行,70分,身高160,有房子,曾經出國留學,但是現在還是找不到合適的,不是她要求多高,而是現在的人已經不像之前的人一樣了,過了25不結婚就找不到嫁不出去了一樣。現在社會壓力太大,生活節奏太快,兩個人在一起壓根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彼此瞭解並培養感情,感覺將就的比重更大,所以慢慢的出現了很多晚婚的,在大城市尤其嚴重。


感情可樂


任何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就是結婚年齡不斷地推遲,像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結婚年齡已經到了34歲,可能還會上升。我們國家也不會逃出這樣的規律。那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現象背後的幾種原因。



1.精神文明發展的需求

人類步入文明社會的歷史進程,其實就是私有化的不斷加強的進程。

私有制的產生,讓人們的自我觀念一步步加強,土地,住所,親屬,眷侶,財產,這些都屬於私有化進程中人們越來越牢不可破的生存需求。但發展到更高階段的時候,精神的獨我,會不斷被強調,從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開始,到天賦人權,再到民主,個人主義,各種為了爭取個人獨立性的革命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些文明發展進程都伴隨著精神文明的革新,就是強調自我。

而人的意識形態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相應的對於與他人結合這樣的事就會變得越來越麻煩,越來越瑣碎,乃至於婚前財產的公證,婚姻中可細化的條件越來越多。而這些都與自我空間需求是矛盾的。因而從心理上,人們會越來越排斥婚姻這種模式,於是結婚年齡自然的增長。



2.長壽帶來生命體驗的延展性

由於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以及隨著科技進步而帶來的醫療水平的巨大進步,人的平均壽命在和平年代有了明顯的提高。當然遠離戰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隨著人的壽命延長,一生中的心理發展進程也隨之得到延展,這樣在時間上來看,人們的童年、青年、中年乃至老年的每個階段都會被延長。基於這一原因,結婚的年齡也隨著心理的晚熟而被推遲。

可以想見,這一情況以後還會持續增長下去。除非被巨大自然災害或人類大規模戰爭所打破,大概沒有人希望任何一種真的發生。



3.經濟水平的制約性

一個社會高度發展的基礎在於經濟水平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每個人都付出更多。

每個人不得不為更優良的生存質量而付出更多勞動,而且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教育過程的加長,工作任務的加重,以人有限的精力來應付這樣的生活負擔,必然地會引起對婚姻本身的輕視。因為婚姻的代價變得越來越大,而處在基層的最大體量的人民群眾必然會因為經濟條件的制約而不得不延緩結婚的期限來減輕個人經濟負擔。再極端一些的,就會轉而奉行單身主義或不婚主義,婚姻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就更加遙遠了。



4.封建家族解體與家庭觀念單薄的必然性

隨著古老而傳統的大家族制度的解體,人類的家庭構成會越來越簡化。最基本的,像現在的情形,年輕人僅僅是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都變成困難的事,何況家族呢。當家庭單元縮小到只有兩個人再加上孩子,家庭人員構成的精簡使得家庭結構變得薄弱而易壞。

當人處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生存環境之中,比如過去的農村,大家族可能有幾十人,少一點的也有十幾人,在這樣的人際網絡之中,人們能夠更充分地認識到人性的差異化,但由於親緣關係的束縛,使得人在大多數情形下都需要接受不同性格不同品行不同稟賦的人共存共生,人的心理建設相對堅固。而隨著家庭結構的不斷解散和簡化,這樣穩固的關係不再繼續,而人們的性格更難被調和,於是面對衝突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顯得更脆弱,更魯莽。所以離婚率會越來越高。

那麼離婚率的提高,反饋回來,就會使人在面臨婚姻時更加慎重,於是也在某種程度上延長了結婚的期限。



以上四個方面的原因互相交織在一起,無論是外部環境使然,還是內在心理變化,其實都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當然,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特殊的個性化原因,在此就不贅述了。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時代特徵,那麼婚姻結構所經受的考驗在這個時代會尤其的重大。也許在某一天,人們會找到新的結合模式也未必。但在當下,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客觀規律,畢竟,每個人都是社會化的產物,無法脫離其框架而完全獨立。婚姻的自由度,和其他一切自由一樣,都有其沉重的代價。


魚生文化雜談


現在晚婚不能全怪在年輕身上,之所以晚婚,小編認為有各種原因,比如以下幾種:

一、條件高

隨著我們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另一半的要求提的高了,這些要求有:學歷、收入、家庭情況、車子、房子、外貌等等,都有自己的標準,給自己的另一半有了一個框架,如果你符合對方框架裡的條件,那麼就是符合要求的,這樣本來就很難,只能等,一等就是幾年。

二、等真愛

有好多人之所以晚結婚,就是想要找到那個他真正喜歡的人,不想去接受為了結婚而結婚的情況。他需要等到一個願意去託付終身的人。我們的不老女生林志玲姐姐,為了等到愛自己的人,四十多歲了,才嫁給她的真愛日本人。

三、拼搏事業

好多人結婚晚,也是想著等自己事業有成後,在去結婚,這樣可以給自己心愛的人和孩子有不錯的生活條件,不想心愛的人跟著自己受罪,打拼事業。





田間蝸牛


管她們幹嘛,我說了他們又不聽,她們要是聽我的他們早結婚了現在小孩都上2年級了,以後不要再為她們瞎操心了,他們自己都不當回事你就是操碎了心也木有用。








這還重要嗎


木林解答:想要解決年輕人的晚婚,就得解決他們的【房子】、【車子】、【情感】方面存在的心理壓力,這個很難。

現在年輕人喜歡晚婚,並不是他們不願意,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年輕人的內心恐婚,才會三十多歲了,還不著急結婚。

如果不瞭解他們為什麼不想要早結婚,就一個勁兒地催他們結婚或者相親,反而起了不好的效果,甚至和他們鬧得很不愉快。

1、結婚的硬性要求逐漸在提高

以前只有相愛的兩個人能夠在一起,彼此人品沒有問題,家中父母就會向對方家長提親。彩禮也會要,但是並不誇張。

如果,要彩禮簡直是令人瞠目結舌。有的地方更是標出了天價,彩禮30萬,一分不能少。還得買房,買車。

面對這麼大的壓力,沒有幾個年輕人能夠承受得起的。更多的是轉嫁到了自己的父母身上,於是變成了家裡爭吵的源頭。

更有為了結婚貸款滿足對方的要求,而這些債務變成了婚後家裡矛盾的多發地。

2、離婚率也逐年在上升

據民政局統計,2019年3季度我國離婚率高達44%,其中天津的離婚率是所有省份中最高的,高達70.56%。

離婚,以前是夫妻雙方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無力再繼續婚姻,才會一起面對的事情。

如今,則變成了一句隨口而出的話,更有年輕人在閃婚之後,一個月內就閃離了。他們對於婚姻沒有概念,只有簡單的不合適就離了。

這樣一些沒有結婚的人,心理壓力很大。不知道結婚的目的是什麼,真的是為了幸福嗎?

3、年輕人的自我拼搏之心在解放

我們的父輩受到傳統觀念的傳承,到了成年之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成家。之後才考慮立業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年輕並不是把自己的未來賭在婚姻之上,更多的是自己去努力拼搏,實現更好的自己。

於是,男孩子在忙著事業的時候,女孩子也在忙著自己的事業。並不是女孩子就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相夫教子”的角色。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年輕人不會把婚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打拼放在了第一位。

綜上所述:

催婚,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如果今天催,明天催。結果後天結婚了,不到一年感情不如意,離婚了。

到時候傷害的不只是他們兩個人,還有兩家的老人,還有孩子。

晚婚,已經不是某個家庭的問題,而是社會發展下,家庭面對婚姻傳承的一個必經階段。

我是@木林談心理 ,我喜歡用正能量的文字來探討生活中的心理學,給您帶來溫暖的感覺,陪您一路前行。

木林談心理


媒人來打一波

結婚?

晚婚,不婚已經是趨勢。這點和社會環境經濟條件緊密相連。

男方家庭為了結婚傾其所有揹負巨大經濟負擔的時代過去了。因為女性思想改變離婚率高,男方捂緊口袋了。緊巴巴能結婚或者一些工薪家庭出身的小夥都不願結婚不願跳進婚姻這個自己掌握不了的大坑。

而一些條件好的男方家庭,更不在乎婚姻在乎血緣傳承。

與網上看法相反,男性是不婚的主力。越來越多的小夥根本不相親,傾向經濟條件達到掌控婚姻的時候找個年輕點的。

女方年齡到一定程度反而積極相親,這就是相親多數是姑娘的原因


沒錢就是原罪


分二類。第一類有錢,不想失去自由,對婚姻要求高,不想將就。比如我媽朋友的一個兒子,三十多了,未婚,研究生畢業以後在上海開了公司,活得也算事業有成了。不敢回寧波,因為一回寧波他媽就逼他相親。[捂臉]第二類,沒錢,窮!因為窮所以姑娘家看不上,啥都得靠自己,要攢錢買房付首付都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得不說,投胎很重要[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閒觀雲


晚婚也有晚婚的好處,30歲左右,人的情感都已成熟了,如果開始工作了,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了,選擇對像是也理性點,誰適應自己,誰不適合,心裡都知道,這樣成家以後情感會少走彎路。


今世飛燕張笑影


這個問題不是中國獨有吧,全球調查結果顯示現在不結婚的、和不願結婚的女性很多、她們高學歷高薪金生活滿好的!對於結婚有的是挑了有挑選了有選沒有合適的、有的女性就不想結婚、社會在發展,女性越來越獨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