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前置倉難盈利,70多家盒馬小站將升級為mini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3月19日,在盒馬鮮生的媒體溝通會上,盒馬CEO侯毅透露,今年盒馬鮮生仍將持續擴張,預計新開盒馬鮮生門店100家。但由於前置倉模式在流量獲取、損耗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弊端,70多家盒馬小站將逐步退出市場,升級為盒馬mini業態,預計今年盒馬mini新增門店100家。


侯毅:前置倉難盈利,70多家盒馬小站將升級為mini

盒馬mini是盒馬2019年推出的小店業態,與盒馬鮮生的大店模式不同,面積為500㎡-1000㎡,約3000個品類,延續其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將配送範圍縮短至1.5公里。目前,盒馬mini在上海共有6家門店,侯毅說:“盒馬mini將成為生鮮電商的終極模式,盒馬小站將全部退出市場。”這也意味著盒馬小站被淘汰,升級為盒馬mini,未來盒馬mini成為盒馬小業態中的主力。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盒馬mini?侯毅表示,相較於盒馬鮮生大店,盒馬mini在選址方面更為靈活,且投入僅為盒馬鮮生的1/10,回報週期短、坪效高,有助於向三四線城市、郊區、城鎮市場擴張。根據盒馬數據,盒馬mini單店線上日單量超過2000,線上銷售佔比超過50%,坪效是普通社區超市和前置倉的四倍多,同時其運營數據、客戶留存遠超盒馬小站。

侯毅稱,前置倉雖然可以低成本快速複製,但面臨巨大的流量獲取問題,同時生鮮是低毛利、高損耗的行業,難以兼顧成本和效率,難以盈利。而盒馬mini不僅有前置倉的優勢,還能填補線下體驗不足的痛點,同時在控制損耗、降低成本方面佔據優勢。今年盒馬mini將加速覆蓋上海,同時也會在盒馬擁有成熟門店體系的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地批量複製。

重點發力盒馬mini,是否意味著盒馬在盒馬鮮生大店業態的擴張上變慢?侯毅回應稱,盒馬鮮生在商品結構、品牌塑造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盒馬鮮生也會新開100家門店,兩個業態會並行,公司會根據不同商圈、地址開店,其中在一二線城市,盒馬鮮生仍將大力拓展,未來可能到三四線城市或郊區後,盒馬mini將成為主要業態。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