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自“战疫情·我们在行动”优秀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区各部门、域内重点网络媒体及广大网友积极参与,以图文、H5、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创作了一批反映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战疫情、众志成城克时艰的网络作品,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营造了良好网上舆论氛围,现分期分批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1.《这才是略阳春天该有的样子》

撰稿:刘 洋

制作:古丽娜、许 洋

配音:郑光明

摄像:王 强、李 恒、朱立荣、黄宗伟

发布平台:略阳县融媒体中心

2.《春天正走来》

作词:张鸿雁 、杨海亮

作曲:杨海亮

演唱:张娜娜 、赵笛彤 、张 敬、张 琦、杨海亮、邓韬方、蒲江涛、苏 涛

录音/混音:王力哲

监制:张 弦

出品:勉县文化馆、勉县音乐舞蹈家协会

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关键时期,勉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及县音乐舞蹈家协会的文艺爱好者,充分发挥自身本领,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战役的艺术创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春天,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季节,当人们盼望着春暖花开即将到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打破了美好的梦境,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病毒疫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歌曲表达了人们团结协作,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对美好季节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记录》

作者:张子刚 ,宁强县南街小学教育集团逸夫校区教师,汉中市美协、汉中市青书协会员,宁强县美术家协会理事。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记录-感谢医护人员-张子刚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记录-升旗仪式-张子刚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记录-守好小区-张子刚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记录-一桶泡面便是年-张子刚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记录-值守-张子刚

4.《第一书记,就要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市扶贫办派驻宁强县汉源街办二道河村第一书记 王勃同志抗击疫情侧记

作者:汪 涛,汉中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发布平台:央广网、西部网、西安网

春节假期才刚开始,正在家休息的市扶贫办派驻宁强县汉源街办二道河村第一书记王勃早就坐不住了。看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他的心思飘回了村上,盘算起有哪几户村民在武汉务工、哪几户有学生在湖北读书……

看着他神思不属的样子,妻子皱眉埋怨道:“你是不是又要回村上了,一年也见不到你几次,春节就不能安心在家陪下我和女儿吗?”。说着说着,委屈的泪水就滑了下来。满心愧疚的王勃讲道理、赔小心,又哄又劝才把妻子说服,同意他提前结束休假回村工作。

“第一书记不能白当”

第二天一早,正巧过生日的王勃就拎着妻子连夜给收拾的行李赶回了村委会。看到裹着一身寒气推门而入的王勃,村干部心疼地说道:“王书记,肺炎疫情跟扶贫工作又没啥关系,你一年都没休假了,好不容易在家过个年,这么早过来干啥?”他笑着说:“不管是扶贫还是抗疫,扶贫干部都要冲在前头。形势这么严峻,跟你们一起战斗,我心里才踏实。”

连一杯热水都没喝完,王勃就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召集村两委干部开会,传达中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本村风险点,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安排布置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并明确了“查”重点人群、“控”流动人员、“管”聚集活动、“抓”宣传引导的工作思路。在他的倡导下,村上组建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队长的二道河村党员先锋队,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动员“四支队伍”及普通党员都参与抗击疫情阻击战,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重点区域让我上”

二道河村村大人多,辖11个村民小组696户2117人,其中有2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王勃理清头绪,把人员摸排当作疫情防控重中之重。他根据干部对村情熟悉情况,合理调派人员,组成5个排查小组,分头开展摸排。他主动表态,由自己负责外出务工人员最多的6组和廉租房小区等重点区域。

排查中,他发现村民江某因返乡时曾路过湖北,导致村干部普遍有顾虑,不愿当面接触。王勃二话不说,做好防护措施,自己上门详细询问自驾返乡时间、经过的路线等情况,并发放肺炎预防知识宣传单,详细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指导他在家科学隔离,并每天追踪体温情况。在他的带领下,“四支队伍”对全体村民进行了2轮拉网式排查,摸清了返乡人员和辖区内流动人员情况,并对4户11名武汉返乡人员实行重点监测,劝导其居家隔离14天,并每天和医护人员上门了解情况、监测体温,确保重点人员安心在家隔离。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关键时期,一步也不能退”

二道河村毗邻县城,108国道穿境而过,人流量大。在做好排查工作的基础上,王勃提议在出村路口设立2个劝返点,并与党员干部在劝返点值勤,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耐心劝离,对本村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和登记,严防疫情输入。

二月的山区,积雪未消,执勤点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只有一个炭盆可供取暖。王勃与村干部24小时值守在执勤点,刺骨的寒风裹着雪花直往领口里灌,经常冻得手脚冰冷。“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不管再冷,我们都要坚守岗位,一步都不能退”,王勃给大家鼓劲道。

因为隔离,部分村民生产生活遇到诸多不便。2月2日,王勃在村口劝返点值勤时,遇见要出村买粮的贫困户王某。他劝阻王某后,立即赶回村委会,协调米、油送到王某家里。随后,王勃便定期上门,帮助居家隔离的村民和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积极配合防控工作。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一遍不行,那就多讲几遍”

通过人员排查时,王勃发现村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知识重视不够、防疫意识差。他发动四支队伍和党员干部不厌其烦,多次上门入户宣传,普及预防知识,提醒村民不串门、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村上还改装2辆流动宣传车,全天候进村进组循环播放防控要求及常识,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疫情、做好自我防护。共发放《肺炎预防知识宣传单》《致武汉来宁返宁人员的一封信》等宣传品10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副,劝导国道沿线60余家餐饮、住宿店铺暂时歇业,营造了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浓厚氛围。

经过宣传,村民防控意识大幅增强。2月3日,二组村民伏某亲人去世,在村干部的号召下,他打破了传统习俗,不办酒席,第二天就下葬,最大限度减少参与人数。在王勃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人流量大的二道河村尚未发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王勃也不忘谋划全村脱贫攻坚工作。他把贫困群众列为防控重点,合理安排贫困群众开展农业生产,确保完成今年8户11人脱贫任务。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被困高速的湖北司机要回家了!厚道的汉中人把他的货车箱填满了......》

作者:戚晓钟、刘伟锋,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汉中记者站记者;李 媛,陕视新闻编辑。

发布平台:陕视新闻、第一新闻

您还记得疫情爆发初期

被困在高速路上的

湖北天门货车司机肖师傅吗?

他的那一句“我太累了”

曾经让多少人心酸泪目!

疫情爆发初期,湖北天门货车司机肖师傅从老家出发跑运输,没想到却深陷囧途,随着疫情的爆发,返回湖北的高速公路全部封闭,回不了家的肖师傅只好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漂泊。疲惫不堪的他把车开到了我省汉中境内,被当地高速交警发现。2月8日18时,被困高速多日的湖北货车司机肖红兵终于在十天高速汉中北服务区住下了。厚道的汉中人为他安置好住处,让他不再漂泊。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一住就是38天,

随着疫情降级,

肖师傅终于可以回家了。

厚道的陕西

怎能让你空着手回家?!

不是有那句话嘛:

你对我滴答滴答,

我必对你哗啦哗啦~~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临走前,

汉中市应急指挥部

还为肖师傅的家乡天门市

准备了满满一车物资!

一起看看都有啥!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次氯酸钠消毒用品100桶,

84消毒液80桶,方便面190箱、

火腿肠10箱、八宝粥20箱!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肖红兵告诉陕视新闻记者,30年前他在陕西当了3年兵,对陕西人骨子里就有的忠厚、正直深有体会。30年后他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被陕西人民收留,又一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陕西汉中人民敢于担当,敢于承担的这种“厚道”的精神,让他十分感动。肖师傅说,如果没有陕西人的救助,他不敢想象后边会是怎样的结局......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说起回湖北以后的愿望,

肖师傅希望

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这份爱心回报给更多的人!

“战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优秀作品展(十)

明天一大早,

肖师傅将带着陕西汉中人民满满的爱

和那份真诚和厚道

启程回家!

肖师傅,一路顺风~

如果说陕西是你第二个家,

有时间一定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