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存款利率高,但是如何確保安全呢?又沒有線下網點?

財智成功


自從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存款業務後,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很多人對民營銀行存款瞭解不多,擔心存款安全性問題,我給大家進行簡單的解疑釋惑,希望對您有幫助。

其實,對於存款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我們一一分析。

1、存款單位是否靠譜?

到銀行存款,關鍵是大家覺得銀行靠譜,大型國有銀行沒問題,民營銀行靠譜嗎?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國一共有17家民營銀行,都是近三年內成立的,是經過人民銀行等監管機構審批通過的,所以合法性沒有問題。

2、單位經營是否存在風險?

單位合法並不能說明一定保險,萬一銀行破產了怎麼辦?這個問題還真存在,民營銀行成立時間較短,雖然絕大多數銀行是賺錢的,但是民營銀行賺錢的並不多,只有一半左右的銀行是盈利的,主要原因是經營問題。但是,民營銀行都在存款保險制度範圍之內,銀行破產了,50萬元之內的存款是由國家優先賠付的,因此這個風險等於化解了。

3、智能存款是不是存款?

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理論上說進入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存款,就在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範圍之內,但是,我們沒法看銀行的表,只能看銀行對產品的介紹,銀行承諾的應該沒有問題,否則就是違規,要承擔責任並接受處罰的,所以,投資者要看智能存款產品說明書。

4、智能存款有沒有盜刷的風險?

這個也要看具體情況,因為民營銀行大部分是互聯網銀行,沒有實體營業廳,一般是註冊後會生成一個電子賬戶,投資者把實體銀行卡的資金轉入電子賬戶完成投資。是否有盜刷風險要分兩種情況說:

一種是直接通過民營銀行APP投資,這種盜刷風險幾乎沒有,因為他們的電子賬戶沒有支付功能,要盜刷也得先轉到銀行卡里才行,銀行卡盜刷和民營銀行沒關係了。

另一種情況是通過第三方平臺,這種情況和第一種類似,有可能通過第三方平臺被盜刷,一般第三方平臺會提供盜刷保險,投資後建議購買相關保險。

以上就是民營銀行存款可能存在的四種風險,是個人認知和經驗的總結,免費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互金直通車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我也特別喜歡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從第一批富民寶開始就買了,最早4.7%的利率,並且想買多少就有多少,最開始提前支取只能全部取出來,都是分開買的,現在4%根本沒貨,所以短時間用不上這錢就不會退出來了,可以說是忠實擁泵吧!

一年內陸陸續續買了不少智能存款,難道就沒有擔心過嗎?

當然擔心過了,尤其是買過沒多久,有一次大的餘額異常顯示,是眾邦寶的問題,害的我退過幾筆富民寶,後來再也買不多4.7%了。

那次之後我主動聯繫過幾家銀行,得到的答覆都是參與存款保險制度,電話聯繫的,肯定口說無憑啊,我也是這麼跟銀行客服說的,有的銀行客服直接說可以開存款證明,並且把申請資料都發給我了,讓我發郵件給他們能申請到存款證明。

不過有個條件,開存款證明就不能提前支取了,相當於轉定期,這也容易理解,銀行主要是減少資料來回郵寄問題。多說一句,智能存款的提前支取邏輯是轉讓收益權,把剩餘未到期的收益轉給第三方,第三方支付前面本息。已經開存款證明則不方便隨時轉讓,所以不能提前支取。

總結一下吧,如果不放心民營銀行存款,但又想拿高息,能接受存款期限的話,嘗試著申請存款證明,理財嘛,還是不要提心吊膽才好。


財來不會晚


民營銀行的定期儲蓄利率比較高,像億聯銀行和藍海銀行的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都可以達到5.3%。另外,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利率普遍超過4.0%以上,甚至還有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產品的滿期複合利率高達6%。那麼,為什麼民營銀行的利率會比其他銀行的存款利率高出這麼多呢?到底安全嗎?


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為什麼高?

正如題目中說的那樣,民營銀行幾乎都是缺乏線下營業網點及營業部的。而且普遍在知名度和客戶認知度方面遠遠落後於其他大行、股份制銀行。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民營銀行沒有太大的線下攬儲能力,所以才有了普遍的較高利率。

具體來說,按照監管的要求,所有民營銀行都要遵循“一行一店”原則,只能在總行所在的區域設置一個營業部,這讓民營銀行的線下實體網點十分稀有,基本沒有獲取線下存款的能力。再加上監管規定同業的負債不能超過銀行總負債的三分之一,這又讓多數依賴於同業存單業務的民營銀行面臨著更大的攬儲壓力,同時也無形中限制了民營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

可想而知,民營銀行的負債端壓力有多大?這種情況下,除了選擇線上運作模式外,還有什麼能達到吸收存款的途徑呢?但要想通過互聯網上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平臺吸儲,而且在自身品牌知名度不夠高甚至完全沒有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提供優質服務給客戶,而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大幅度上浮自己的存款利率。

比如說,億聯智存產品(利添利A款)滿期複合利率高達6.0%;其他民營銀行的此類智能存款產品利率也基本都是超過4.0%以上。


這樣以來,當我們面對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已經跌破3.0%收益的情況下,大多數銀行存款利率並不高的背景下,民營銀行一經推出這麼高利率的產品,就一炮而紅。迅速取得了普通投資者的青睞。

但據最新消息說,監管層於今年5月初的會議上已經透露出要對智能存款全面限制的信號。目前來看,想要增量已經不大可能,已有的存續期內的產品到期後也應該不會繼續。由此可見好產品總是一閃而過,當很多人還在為安全性擔憂的時候,已經錯過了高收益的機會。就好比,2013年6月餘額寶上市之初,也一度有過7.6%的高收益階段,可惜多少人都因不信而趕不上趟。

那麼,民營銀行存款安全性怎麼樣?

對於一般性存款而言,國內任何一個商業銀行的標準存款都是納入《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範圍之內。民營銀行作為國內正規的銀行類金融機構自然不能例外。

但一直以來,有關民營銀行存款安全性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大家特別不放心之處就在於民營銀行沒有線下網點。投資者就會想萬一遇到或者發生銀行破產怎麼辦?甚至有些人都懷疑看不見摸不著的民營銀行到底有沒有?

其實,民營銀行也同樣是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有效補充。根據監管要求,民營銀行要做傳統銀行“補位”,定位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三農”服務等方面,這些領域的業務風險更高。

目前國內正在運營的17家民營銀行中,除了背靠“大樹”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百信銀行等三家分別有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支撐而名聲大噪外,其他的多數民營銀行可能不為人所熟知。不過億聯銀行和藍海銀行、富民銀行、振興銀行等也是常被提及的,因為這幾家銀行的“寶寶類”產品收益較高。也可以說是互聯網理財產品中的“熟客”了。

眾所周知,投資人在購買民營銀行的產品時,往往都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的,比如說在京東金融APP裡面的“銀行精選”產品購買,或者直接在某民營銀行官網上進行。但不管在哪裡購買,都要求用戶先開通相應銀行的電子賬戶。比如說,你準備投資多少錢,得先將錢轉到這個電子賬戶裡,然後才能購買相應銀行的銀行精選產品。

所謂的電子賬戶,一般是指銀行提供電子賬戶管理等網上操作的金融服務,有客戶認證、數字前面、數據加密等技術措施保證其操作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賬戶具備借記卡的大部分功能,能實現多賬戶管理,並且能享受投資、理財、網上支付等各個方面的個人金融服務。

另外,我們都知道銀行的風控體系是比較健全的,其風控管理也同樣是非常嚴格的,它發行的存款類金融產品通過互聯網渠道代銷,有了電子賬戶單獨隔離資金,其資金安全性是相對較高的。


總之,對於電子賬戶的管理形式,大家不必擔心其安全問題。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相信很多購買過國債的都知道,去銀行購買儲蓄國債時,也要先開通一個專門的國債賬戶。而我們購買民營銀行的產品時開通電子賬戶,也是與購買國債同理。再舉個例子,大家都在購買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其實有幾個人瞭解過背後對接的基金公司呢?如果你都可以放心購買餘額寶,而對於有存款保險保護的民營銀行存款還有什麼好擔心呢!


東震木


其實銀行增加的這點存款利率根本算不了什麼,打個比方,銀行放貸基本是等額本息,而大家在銀行的存款是到期還本付息,等額本息比如房貸年基礎利率4.9%相當於到期還本付息年利率15%還得房產做抵押,所以銀行針對存款到期還本付息5年5.6%的年利率根本就不高


奔跑81234


首先,只要是合法合規的銀行,它的成立、開業是必須銀監會批准的,日常運作中也會受央行監管、銀監會各種監督,銀行資質還是比較稀罕的,這個無關乎民營銀行還是國有銀行,所以民營銀行的合規靠譜性不用過於擔心。

所有銀行的存款產品,都是有存款保險保障的,每人在一家銀行50萬以內的本息損失,有保險公司全額兜底,這是寫在央行頒佈的存款保險條例的。

對於存款產品,每一家銀行都是承諾保本保息的,銀行都在乎自己的信譽,存款產品是不會輕易出問題的。

至於盜刷問題,民營銀行的存款都是在線上賬戶的,也沒有銀行卡丟失,線上的賬戶沒那麼容易被攻破,即使出現銀行方的責任導致出問題,民營銀行也不會不管啊,還有監管呢。


狐狸說錢


民營銀行的網上銀行現在有一些保護措施,有比較多的U盾,以保障安全還沒有聽說過任何U盾可以被複制,但不是所有的網上銀行已經U盾,沒有網銀U盾的主要風險是指客戶端Web盜鏈真是超級訪問網頁和網上銀行頁面一模一樣的網站也很相似。主要採取按誘餌引誘點擊進入於其他形式的廣告他們的網站,並全程記錄卡和密碼,所以我通過網上銀行交易建議所有的客戶,按照一定的銀行交易在線Web日誌的規定,並檢查交易前的網站是正確的,他們應該知道多一點更仔細的安全。除了網吧不建議或不熟悉的電腦進行網上銀行交易,以避免記錄惡意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