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董卿曾在《朗讀者》上說,陪伴意味著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和深到骨子裡的愛。

我喜愛宮崎駿的動畫,他把最美好的東西留給我們。

宮崎駿接受過採訪,透露了自己最新作品的製作狀況,首次在採訪中承認,

自己年紀大了精神跟不上了。

2013年,宮崎駿曾經宣佈隱退。2016年,他再次回到了一線。有文章說從前的宮崎駿,一個月可以製作7~10分鐘的內容,而現在一個月僅能製作1分鐘的內容。

按照宮崎駿一個月僅能只做1分鐘的內容,新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需要20年。

你願意等他20年嗎?

現在時代的快消式行業越來越多,宮崎駿想不到山寨一部爆款動畫,依靠偷樑換柱的技巧,是多麼簡單的事情。

宮崎駿他們的不疾不徐,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他們帶給我們的感動延續了幾十年。

1958年,17歲的宮崎駿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被深深打動,哭了一晚。

“就是這個,這就是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

1982年,宮崎駿在德間書店的雜誌上連載《風之谷》。

《風之谷》製作期間,宮崎駿母親臥床生病。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動畫製作上,疏於陪伴。母親離世後,他懊悔終身。

《風之谷》是真正意義上宮崎駿的第一部作品,起點高得可怕。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風之谷》的故事發生在現代文明被摧毀的1000年後,彼時的地球生態不僅到處荒漠化,而且還面臨著一種名叫“腐海”森林的侵蝕---所過之處長滿了毒性孢子,人類但凡吸食便會喪命。

我們的大女主“娜烏西卡”恰恰就生活在海邊的一處名叫“風之谷”的峽谷裡頭,而這裡囿於常年受到強烈的海風吹拂,故而能夠一直保持不被“毒性孢子”侵蝕的原生態。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風之谷最讓我感動的還不是娜烏西卡的善良,最讓我感動的的是王蟲不斷的受殘忍的人類誤解而被殺害,用小王蟲做誘餌全身插滿武器 最後仍然 竟然平息怒氣 不再攻擊 為娜烏西卡療傷,這真是大慈大悲的地球母親的代言人啊 只要有一絲悔改 哪怕全世界只有這一個人懂得保護懂得抱歉 就會原諒所有人。

@網易雲用戶白熊喝酒嗎?

1988年《龍貓》上映距離現在過去32年,觀眾換了一代人,它仍以9.2高居豆瓣榜單。

我們還記得龍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小梅和小月兩姐妹渴望探望媽媽的場景,她們仍舊天真可愛,我們已經長大。現在看來還讓人傷感。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那個溫暖的小胖子

雖不善言語

卻總能安撫你疲憊的心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下雨時他幫你撐傘

對你露出溫柔的微笑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因為他軟乎乎的肚子

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床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30年過去了,那隻毛茸茸、胖乎乎的龍貓,卻成了吉卜力人氣最旺的角色和門面擔當,它在每一部吉卜力動畫的片頭露臉,周邊產品銷往全球。

有粉絲這麼評價《龍貓》:“作為一個88年出生的人,直到現在才看到這部經典的動漫,但我很慶幸,我是作為一個母親了才看的這部影片。如果是以前我肯定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

聽說只有純真的小孩才能看得見龍貓。

其實,也只有足夠純真的成年人,才能看得懂龍貓。

負能量滿滿的時候,我會選擇宮崎駿的動畫來安慰自己,就像現在,這個時候,我真的很難過,傾聽著這樣溫柔的旋律,好像記憶就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候,無法自拔,沉浸其中。真想就這樣安靜的沒有傷害。 @網易雲用戶笑-白

1997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

為了拯救危難中的村民,阿西達卡的右手中了凶煞神的詛咒。他不得不離開親人前往西方流浪、“用清澈的雙眼目睹事情的原委”,從而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在阿西達卡的旅程中,整個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老爺子一直喜歡討論事物之間的矛盾,比如人與大自然的矛盾,人與內心的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這些矛盾都無法避免,但可以協調,協調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比如這故事裡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與大自然的矛盾,雙方的矛盾一開始就非常激烈。

幽靈公主珊,是大自然一方的代表。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幽靈公主》是提出問題卻沒解答的哲學影片,宮崎駿指出工業發展帶來的弊端。對人類來說這弊端比不上發展帶來的便利與富足,而對自然來說卻是致命的破壞!有人說發展與保護可以找到微妙的平衡,其實這平衡並不存在,只是破壞還沒累積到毀滅的程度而已,該爆發的還是會爆發……所以,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網易雲用戶卡德斯-葉行者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堀越二郎是零式戰機之父,女友形象裡見菜穗子出自作家堀辰雄生平中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菜穗子》,一位日本青年掘越二郎在特殊時期無所畏懼追逐飛機夢想的故事。二郎一邊不懼任何阻礙的追逐夢想,一邊與摯愛的妻子相愛,相知、相守。最後夢想破碎,妻子離去,獨留他一人面對滿地的飛機殘骸。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起風了》對於關東大地震的描繪鏡頭非常震撼,細節和動態刻畫的十分有力,鐵軌被甩起波浪的鏡頭採用了正面的拍攝,脫離鐵軌衝出的火車迎面撲來,即使不使用3D效果,也真的會被這幾個鏡頭嚇到。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電影裡對於描繪地震後受災群體畫像的鏡頭一共兩個,“時長僅4秒種的鏡頭製作卻耗費了一年零三個月。”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雖然故事情節是寫戰爭但反應的卻是反戰的信息,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與宮崎駿其他作品一樣都蘊含著獨特的歷史意義與愛好和平的象徵。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探討“輕與重”這樣的一個話題,他提到,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電影《千與千尋》中,貫徹始終的一個主題是“成長”。一個平凡的毫不起眼的女孩,最開始無精打采甚至有點讓人生厭,在一系列奇妙境遇之後,完成了屬於她自己的蛻變。 所有的成長,都在路上。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無臉男吞噬一切,千尋說了“我覺得他是因為呆在油屋才會變得這樣的,無臉男最後跳進了水裡。洗淨萬物的水,才讓無臉男變回了正常。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而被填平的琥珀川,白失去了歸宿,同樣也是“失去了水”的記憶,所以,失去了水的“千”,和失去了水的“白”,在一起的時候,兩人才會心心相印。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影片的末尾,千尋、無臉男、錢婆婆以及被變化的倉鼠和小蒼蠅坐在屋子裡喝茶,織毛衣,這也許是我長這麼大覺得最最溫暖的時刻。小時候很想很想鑽到動畫裡去,過上那樣的生活。畫裡天是藍的,水是透明的,人心總是好的,風再大吹到身上也是柔軟的。現在長大了,我仍然很想很想鑽到動畫裡去。

@網易雲用戶ZIzi__



《天空之城》動畫的主題曲---久石讓創作,《伴隨著你》(一直被誤傳為影片名字),在過去數十年間被改編成了多國語言,也成功憑藉扣人心絃的音律成為世界名曲。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生活在貧瘠礦場的男主“巴斯”,一直以來都夢想造出飛機並以此為冒險家父親正名(曾因為傳播自己發現天空之城而被認為是騙子,最終鬱鬱而終)。

在一次意外之下適逢到從天而降的女主“希達”,並自此牽涉進一趟有關飛行石,乃至遠古天空之城的歷險。 隨後幾經波瀾,男主完願到來了天空之城,並最終藉由女主習得的咒語將遠古文明送離地球,再度還世界於和平的故事。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大反派存在的“羅穆斯卡”的權力夢想---前往拉普達,並利用裡面的科技統治全世界。羅穆斯卡的加入,整部故事也變得耐人尋味起來了。羅穆斯卡操控拉普達的武器釋放出能在頃刻間毀滅整個國度的力量。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希達的一句話:“只要離開土地就無法生存的”。人類不能夠離開土地,而歷史的車輪只懂得往復輪迴,如果人類也永遠死不悔改的話,那確實沒有任何理由安排天空之城離去。

宮崎駿的烏托邦:等20年,你,還願意等他嗎?

十一歲那年打開影碟機,和媽媽觀看了宮崎駿正式創始吉卜力後的第一部電影,第一首就是從天而降的少女。十八歲那年,坐在久石讓面前看他指揮這首曲子,思緒回到了遙遠的歲月。二十一歲,坐在日本的電影院看起風了,已經改姓的由實阿姨的主題曲響起,還是哭的像個十一歲的孩子。終究是我們回不去的時光。

@網易雲用戶方忘河


我們願意去追一部劇, 一天兩集,每天坐在電視機前苦苦等待。

那也是和家人相處的時光。


《志明與春嬌》中那句臺詞, “彆著急,我們又不趕時間。”

不要匆忙經過的旅途,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過的是怎樣的風景。

宮崎駿其實一直這樣慢,

甚至是刻意這樣慢著。

你願意等宮崎駿慢慢來嗎?

等花開,也是等風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