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家鄉的味道》


我的生活日記

曾何幾時聽到暑假的號角聲,上完本年級的最後一堂課時,下課了,放學了,小夥伴們都無不懷著那份分外愉快的心情,這一點從動作或是表情上就一目瞭然了。考完試回家哪管那暑假作業,飛到九宵雲外的心滿腦子想的都是那荷塘裡的蓮蓬,一頭鑽進水底直到從塘底扣出那白白嫩嫩的蓮根,很興奮與夥伴們分享著這清口細甜的味道。

酷暑的天氣好像要把大地曬脫一層皮似的,汗田裡的裂紋不正如是!瓜農擔著一擔瓜放在村口的幾棵大樹陰下,離我家不遠,晌午時,他總是帶著一頂草帽搭在臉上,肩上搭著一條毛巾背靠著老槐樹下鼾睡,旁邊一桶乘著半滿的井水,依偎的狗守著主人蹲在旁邊的地上伸著長長的舌頭在哈氣。而我們光著膀子就是那脫了韁繩的野馬,天不怕地不怕任我遊,烈日下就跳進池塘裡真如魚得水般的在那嬉戲。記得剛學游泳時硬是把那作混了的水喝的個飽飽一肚子,那水是夾雜著池塘裡泥漿的味道。

那時候的鄉下孩子都這樣,父母長輩們田裡的活好像總有幹不完的事,媽媽除了做完家務還要幫著乾田裡的活,每天?哦好像永遠都這樣似的,孩子,也就顧不得了,得一點空時永遠就那一句話:“孩子啊!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就能到城裡去了,不用像我們這樣累了。”管他呢!心裡這樣想的。隔壁小蘭在叫我呢!也許叫我去同她做作業吧!小蘭跟我同齡,當然也是同班同學了,記憶裡她是個很害羞的小女孩,和我卻很要好,喜歡跟我玩,玩一起過家家的遊戲心裡總有一種美滋滋的味道。

我的家鄉是小山邊的田園風,夜晚狗聲蛙叫和蛐蛐在比賽,還有各類昆蟲家族也踴躍參加。抬頭仰望滿天浩瀚的星空,圍繞著月亮而總不比圓圓的月亮明亮,我在想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美麗的嫦娥姐姐?誰知道呢!不時有一顆璀璨的明星劃過天際,還有給我引路的瑩火蟲。清晨的雞鳴打醒了我正在於夥伴們比賽尿尿的夢。晨曦透過小玻璃窗戶撒來一屢陽光,揉揉那朦朧的眼,爸爸已經叫吃飯了。走過那菜園子邊的小道,一朵朵白色的小啦叭花一個個爭著往籬笆牆外擠,綻放著它們的美和撲鼻而來的清新淡香。好像還有其它什麼顏色的花,啊呀!也不知道也不想去管它了,反正我無心賞花,此時我正盯上一隻長著長長處角硬殼的昆蟲,捉來它一方或烤或燒、扎,只到折磨的它一命嗚乎為止,可憐的昆蟲,而我卻以此為樂,想必天才知道它該此一劫吧!不只如此,我們這些男孩子簡直就是這些小生靈的一場浩劫。在我們身上是那種少年無知慵懶的味道。

那時鄉下的人都沒什麼外出的,走個親戚上趟鎮裡的街道就算遠的了,村裡的孩子大多都在一起玩,大些的孩子帶著小的玩,就像是個領頭羊,一群一群的,總是成群結隊,若是個落了單會哭著找同伴,若是個惹著“領頭羊”那小些的孩子如同遭到丟棄的雛雞急的嗷嗷叫,失魂落魄似的,最終情願奉上最心愛的玩具。暑假就是其中樂趣最多的了,什麼捕蟬,彈弓打鳥,爬樹掏鳥窩,釣魚,溪裡堵水摸魚,玩泥巴,夥伴們分班在一起打架……,回家總不是挨父母的罵就是捱揍。還有那夜晚的時空,瓜田裡幾個影子晃來晃去,是我們在那飽飽的吃上一顧回家一覺睡到日曬三杆。我們男孩子們不是下水就是滿山遍野地跑,不是挖別人家的地瓜就是拔他家的蘿蔔,挖來地瓜就在那山上弄些乾柴烤,通常不是沒熟就是烤糊了,還吃的是滿臉滿手的黑乎乎,活像個大猩猩,幾個人還在那津津樂道指鼻子笑,少年夥伴烤地瓜,家鄉的野炊就是這個味道。無聊了就去女孩子那邊,她們在跳繩、踢鍵子呢!有時在一旁看著幫數數加油,有時也要跟著她們一塊玩,其實男孩子才不會有那耐心呢!就是再捯蛋,那些捯蛋的事總沒少幹。女孩們其實比男孩要辛苦的多,好多早早家裡就沒讓上學了,因為孩子多男孩為先,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邏輯,反正她們好像註定要傳承洗衣做飯幹家務,除了這些還有力能所及的田間活,直到成人嫁人就連什麼是愛情也許沒什麼概念或者說她沒有選擇,而能選擇的只是一面之緣看得對不對眼罷了!其實大都連這個權力也只是在父母認可後才給的。時代造就了大都數人的天命。我的幾個姑姑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卻能織出最好看的時尚毛線衣。記得在童年時姑姑對我最親,直到有一天姑姑坐上了一個男人嶄新的自行車後,我知道這是姑姑要嫁人了,她微側略底著頭,一隻手褸著粗長的辮子坐在自行車後面的笑容帶著一絲泛紅的臉,是無聲的,我站在門口呆呆地望著自行車起伏著像平靜的波浪上一葉小舟緩緩地向前推,漸漸地渺小直到消失在視野內,只剩下了遠方!那是一種純粹的幸福,那是現在開寶馬車買不到的東西。夏天也許是我們最活躍的季節了,可乾的所謂有趣的事好像有好多好多,就像總在忙碌的大人們一樣,卻一樣的沒人思考過這樣生活著的意義!我們為什麼這樣而不是那樣?這是個火熱的夏季,我的家鄉有著讓人火辣辣的味道。

冬季,我們江南沒有暖氣,那時衣服少,經濟上只能滿足於活著。冷了就用那冰雪在手上臉上多搓一搓一會反到覺得熱呼了。再寒假的日子裡,什麼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鬥雞,打陀螺,這都是本著為了取暖而遊戲的,道也是樂在其中。其實那就不是事,我們鄉下人,這就是一個時代所特有的天性,想想魯迅先生的“少年潤土”大概也沒這些多個本事吧!起馬我們自由的空間稍微大那麼一點點。待到 春暖花開有何為?走在上學校的田邊小徑,看到的一直是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哦!在陽光下它是那金燦燦的,到也揚眼,一陣微風扶面來,啊!那濃濃的花香總讓我們捂著鼻子快速走過,知道嗎?太濃香了也不是什麼好滋味。呃!都說春色怡人,什麼百花盛開在我的家鄉是沒見過了,最多路邊有那麼些別樣的小野花。我能想到春天最美的風景便是這家鄉田園盛開的油菜花了。說花我從來就沒研究過,也就大概能記得秋菊如此多彩而卻又讓我說不出準確的顏色來,好吧!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竟然是個色弱。那秋月份外明,夜間行人少提燈。秋天,農家豐收的季節,可不是有些書中詩情畫意的那般理想主義了,現實卻是這樣的,稍大些了的孩子就要幫忙農田或家務幹活了,農忙時累的是倒在地上就能睡著,那農活總覺得幹不到頭似的。啊呀!看那些歲月:夏季熱浪池中戲,冬月飛雪冰上舞。快叫春花待殘紅,趕走秋後螞蚱蟲。誰言二八月和色,芙蓉寒梅份外嬌。

喝完了臘八粥便倒數著過年的天數啦!二十,十八,十六⋯,想著那豐盛的大餐,真是美不勝數啊!火鍋燉牛肉,雞湯泡鍋巴,還有大年初一的長壽湯麵加雞腿⋯,想著便嚥了一口口水下去,看著平時就只能乾巴巴地看著飯碗裡又是鹹菜蘿蔔乾了,不過還是能吃下大大的兩碗白米飯。往事如煙,童年似夢。而後回頭看看再也吃不下兩大碗米飯了,就連一個那麼大的碗米飯恐怕也不能,那鹹菜蘿蔔乾再也找不到了,因為那是我家鄉的味道。

過年啦!隨著除夕滿世界的爆竹聲響,終於穿上思念已久的新衣裳,走出去和小夥伴們比一比,我總是有種自豪感,別的孩子有的還沒新衣服呢!有的也沒我的好看,心裡美滋滋地這樣覺得。後來才知道不是我家比人家富,而是爸爸總皆盡所能把最好的給我。(憶當年,爸爸的愛此處讓我忍不住而泣)放爆竹,看花燈,嘴裡還有吃不完的零食,其實那零食也就那幾樣,在今天看來也在平常不過了,不過如今市上可再也賣不到那樣的味道了,因為那是我家鄉的味道。

最開心的事還要算到看花燈了,因為我村有座廟那名氣在我少小時大著呢!方圓百里之內是遠近聞名,過年四面八方村莊必來遊燈朝拜的,各種花燈看的是眼花撩亂,有長長的龍燈,花鼓燈,羅漢燈,馬燈……車水馬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只有這時才能看到從城裡來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阿姨和叔叔們,他們總是打扮的很洋氣,看著白白的皮膚乾淨漂亮,他們孩子的玩具都是那種大大的變形金剛和長長的衝鋒槍,等等!總之就好像每天都有新鮮事,從零晨起到深夜那鑼鼓爆竹聲不斷,幾乎一個正月都這樣只到十六才結束,也沒覺得煩,反到嫌玩不夠。白天我們總圍著那貨郎先生轉,因為他能給我們講好多有趣的故事,隱約若現什麼“薛仁貴徵東”、“岳飛傳”……,而我們就用過年的壓歲錢買糖果一邊吃著一邊聽,又買那總玩不上三天的玩具小手槍,小汽車總一樣很快就壞了,還有口哨小呺還沒買呢,口袋裡的壓歲錢已花個光光。也許是白天玩的太累,夜晚在鬧總能美美的一覺睡到大天亮。這就是我的家鄉過年的味道。

哦!天哪,假期結束了,還有那該死的作業呢!隨著假期的結束就如噩耗般來臨,上帝已經把你從天堂扔到地獄⋯。少年無知有美夢,少年慵懶真人性,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不識人間煙火的味道。

別了少年!這就是我愛的家鄉,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201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