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飾演的劉老根、馬大帥、王大拿,你覺得哪個角色是他的演技巔峰?

銅雀臺前燕


這三個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影視劇人物,也是趙本山最近十幾年內在熒屏上塑造的重要角色。

劉老根和馬大帥正值趙本山的表演黃金時代,再加上何慶魁的精彩劇本和範偉這個黃金搭檔的加持,最終成就了備受稱道的經典影視形象。



王大拿不可同日耳語,這個角色在《鄉村愛情》中本就是一個客串的配角,無論人物定位還是特色,都沒有發揮出趙本山的表演長處。

劉老根和馬大帥都算是趙本山的表演佳作,那麼,在這兩者之間,哪個是其演技巔峰呢?個人覺得馬大帥更勝一籌。



人物塑造更有層次

《馬大帥》三部劇中,最經典、最好看的是第一部,雖然只有短短27集,馬大帥的經歷卻非常坎坷。

女兒逃婚被罵,進城找人被騙,打工遭遇各種挫折;感情上有範德彪誤會和牛二攪局,生活上女兒小翠的婚事讓人頭疼,工作上朝不保夕為生計發愁,這樣豐富的經歷和情緒給表演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



趙本山沒有讓人失望,用生動流暢的表演將這個老實、樂觀、善良的底層農民塑造得極其生動形象。

委屈時的傷心,冤枉時的無奈、困境時的豁達,盡在一舉一動之間;

傷心時的悲痛,落魄時的心酸、成功時的幸福,皆在眼神表情之內。



馬大帥這個人很普通,甚至有點懦弱和窩囊,牛二糾纏玉芬他無可奈何,富貴吆五喝六他點頭哈腰,遇到欺負和碰瓷也大多逆來順受。

可他卻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對女兒小翠疼愛有加,對媳婦玉芬掏心掏肺,對小舅子範德彪盡心盡力,對一幫流浪兒童多種關照。



這樣一個立體的人物,對演技是一大考驗。處理不好容易扁平化、臉譜化,分寸掌握不好又可能用力過猛。

趙本山的表演遊刃有餘,每一種情緒都能精準捕捉,每一種心境都能用最佳動作表情來展現,每一個場景都能找到合適的狀態和手法。


正是這種多維演繹,才讓馬大帥這個人物充滿感情和溫度,在幽默的外殼下展現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用誠意打動了觀眾的內心。

演技更加渾然天成

最好的表演是不動聲色、風過無痕,雁過無聲,讓人看不到表演的成分,在這一點上趙本山拿捏的極其精準。



他從小在農村長大,一路走來吃了不少苦,多年的坎坷經歷和體驗察,讓他對底層人物有著極其深刻的瞭解,塑造這類人物也自然得心應手。

劇中的馬大帥,是眾多矛盾的發源者,是情感糾結的連接者,也是幽默笑料的締造者。



在這些場面中,他的表演自然流暢,沒有絲毫的做作和故意,無論手勢、動作、表情都和當時的場景融為一體,看起來特別生動鮮活。

比如劇中最經典的片段,馬大帥在路邊方便,幾個流浪孩子和他開玩笑,不知道是惡作劇的他以為自己下蛋了。



趙本山這一段的表演惟妙惟肖,沒有一句臺詞,全靠動作和表情來支撐,卻把內心的疑惑、慌張和驚詫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讓人忍俊不禁,看一次笑一次。

經典不可複製,精彩無法超越,趙本山在《馬大帥》第一部中的演技絕對是其影視劇表演的巔峰。如果喜歡,找來重新看下吧。



歡迎關注,瞭解不一樣的影視娛樂解讀。


讀劇慧眼


從趙本山的演技來說都差不多,單從角色來說,我比較喜歡劉老根和馬大帥。

早期的趙本山還一直保留著農民的形象,後來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錢也多了,他開始膨脹了,也開始逐漸的飄起來了,有些忘乎所以了,又買飛機又買大炮的(呵呵,開玩笑,沒有買大炮),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農民的影子了,這時候他缺乏的就是低調低調再低調就會好些。而他更有些過分的是他的拜師儀式,總感覺像過去的黑幫老大,又磕頭又進香的……

趙本山的小品我還是很喜歡看的,不管內容如何,起碼能給人帶來笑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