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說甚——如何給作為一本書的《應物兄》打分

1.費鳴說

俺費鳴是應教授的弟子,俺哥費邊曾是他好哥們兒,都是自己人,我有甚說甚。太和儒學研究院我其實不想去,為什麼?不是對應物兄有意見,雖說我經常和他對著幹,但只限於學術觀點,他的為人沒得說。我主要嫌太鬧得慌,請程先生來壓陣沒問題,但動靜太大,禮節太多,超出了對夫子級大師的禮遇程度,很不好。應物兄本是做學問的,讓他當院長,是把他放到陽光下曬啊,各路人馬都琢磨他,都想借研究院的光,應物兄能行嗎?他太“仁義禮智信”啦,幹不好,夾在中間,受罪吧!《應物兄》把他的尷尬處境寫透了,從這一點看,我給這本書打82分,本來想打80分,加個零頭,是顯得我認真。都是一家人,我有甚說甚。

2.程濟世說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現在看來,聽其言觀其行也不完全可靠,還得多聽聽其他人的看法。讓應物兄籌辦太和儒學研究院,我是放心的,沒想到他面臨著這麼大的壓力,學界、政界、商界、宗教界都找上門來,應物兄是個做學問的好料子,他確實不適合從事管理和協調工作。再說黃興,他具備子貢的經商能力,對我支持很大,可看了《應物兄》,才知道他名為子貢,但只有會賺錢這一點像子貢,他的理想追求和處世之道,看來與子貢別在霄壤啊!葉落歸根,我是打算在濟州終老的,我提到濟哥、仁德丸子、仁德路、燈兒等兒時記憶,本是心靈之寫照,沒想到讓濟州各界操碎了心,勞民傷財啊,這不是老夫的本心。應物兄壓力太大,好在車禍沒有大礙,否則我無顏見家鄉父老啊!做不做木鐸,這是個問題!我冷靜了一下,回不回家鄉還得再議,先給李洱和《應物兄》打個分,從這本書讓我能換個角度看世界評價,我給90分。

3.喬木說

應物是我女婿,不能叫他應物兄。他和姍姍過得並不好,我這當爹的不是不知道。姍姍任性,應物在家庭方面吃虧了。對於請程先生回國,我覺得葛道宏、欒庭玉有點期望太大了。這就像螃蟹,在陽澄湖過個水,就值錢啦,但蟹還是那個蟹嘛!對程先生的學養我是佩服的,捫心自問,我沒有文人相輕的心思,就是對學術界,特別是儒學界的急功近利有意見。《應物兄》沒直說,但用曲筆把我的意思表達出來了,說出來好,“巧言令色,鮮矣仁”,讓我女婿跟著受委屈,我不幹。給書打個分,75,後半部有點散,觀點羅列痕跡太重,就75吧。

4. 葛道宏說

大學也是江湖,作為校長,我面對的各方壓力,別人體會不到。建立太和儒學研究院,這是濟州大學擠進一流大學的契機,大學必須有大師,程先生是舉世公認的儒學大師,還是濟州鄉黨,請來程先生,是濟州大學所有師生的夢,也是濟州人民的夢吧?讓應物兄來操辦此事應該是最合適的,他是程先生的弟子,也是國內儒學研究的大家,他岳父是古典文學權威,身份背景完全能擔當此任。當然,他有書呆子氣,儒學沉入太深,改不了啦。不過沒關係,協調的事我可以多做點,你們從書中看到了,我可把吃奶的勁兒使出來了,太和就是我的最大追求。作為校長,我不想說太多,多做些對學校有利的事吧,是非任人評說。對書評分?作者怪不容易的,琢磨了十多年,快趕上曹雪芹啦,給90分吧。

5. 欒庭玉說

自打雙規後,我一直在想自己這些年的經歷,我本來可以做學問的,就像應物兄那樣,可偏偏入了官場,後悔啊!建立太和,對濟州的招商引資肯定有幫助,並且來說,這也是我熱心此事的原因,不過,現在說這些沒用了。《應物兄》把我寫得有些不堪,我是有意見的,我打60分,就因為他寫低了我的品位。

6. 喬姍姍說

應物是應波的爸爸,我不會否定他的為人。但我想說的是,儒學的復興靠他是不行的,他太軟弱,剛性不足,夫子講究“溫而厲”,他有溫的一面,厲卻沒影了,夫子也不應該這樣吧?應物要強起來,還得內心更強大,單靠偉哥是不能持久的。給書打分啊,好吧,雖然寫了我的隱私,因為這本書把應物的苦逼處境寫出來了,我給打85分。我是喬姍姍,隨你們怎麼看!

7.李洱說

獲茅盾文學獎後,我接受訪談說了很多了,在此僅說一點,有些評論說這本書獲獎是因為營銷宣傳做得好,這點我不認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作品擺在那裡,有甚說甚,說好說壞各有不同的視角,都有表達的自由,但非要扯別的,不好!故意耍耍花腔,愣讓石榴樹上結櫻桃,一些評論熱衷強行嫁接,嘿嘿嘿。不打分,自己的孩子,還是讓別人說吧。

8.王雲峰說

《應物兄》不是大眾讀物,需要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才能讀順。有人統計,小說涉及的典籍著作達四五百種,提到真實的歷史人物近二百個、植物五十餘種、動物近百種、疾病四十餘種,涉及各種學說和理論五十餘種,如果涉獵得太少,讀著肯定費勁兒。這本書把學界、政界、商界、文藝界、宗教界都串到了一起,讓應物兄作竹籤,像是烤串,不是單純的羊肉串,而串了很多種不同的東西。《應物兄》是個大雜燴,可看做一幅當今社會的《清明上河圖》。你可以聯想到《儒林外史》《廢都》《圍城》《二號首長》等作品,《應物兄》更多元,更復雜。好在李洱在寫法上討了巧,應物兄憑一己之力把各色人等組合到一起,太和研究院可能建不成,但應物兄作為一支籤子,卻把各界交融的一個生態圈端給了我們,說故事散,說情節亂,說掉書袋,說有過頭描寫,都有些道理,但蓋不住這個大體量作品的整體從容與抒寫自在,放眼當前國內長篇小說創作,這是一個值得珍視的作品,有甚說甚,我給88分。

有甚說甚——如何給作為一本書的《應物兄》打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