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前幾天,我在自己的專欄《婚姻必修課:這樣離婚,不傷孩子》中,談到了“單親媽媽再婚”的問題。(原文: )

我在那篇文章裡寫了一段這樣的話:

我發現,很多再婚質量高的單親媽媽,都是從工作關係、朋友圈、愛好圈子等人際交往中發展出來的新戀情。那些通過相親而結合的二婚,往往都問題多多、不太幸福,甚至草草收場。

我認為,原因在於這些戀情都是單親媽媽自我發展(包括職業和個人成長)的衍生物。當單親媽媽注重於自我內在的豐富時,她們往往有更為強大自信的人格魅力展現,而這,更容易吸引志同道合的異性,發展出一段更少目的性、更為健康的關係。

讀者們問:這是真的嗎?單親媽媽相親真的不靠譜?可是,我們很多單親媽媽的生活圈子都很窄啊,不相親,怎麼遇到另一半啊?……

其實,我並不是在反對單親媽媽相親,相親只是找對象的一種方式而已,說不上靠譜不靠譜。只是我從身邊很多事例觀察到這個現象:

單親媽媽太過寄希望於通過“相親”去解決自己的感情問題,往往很難再次擁有一段良好的婚戀關係。

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1】

H是一位33歲的單親媽媽,因為結婚草率、觀念差異、南北風俗不和、婆媳矛盾等等原因,兩年前離婚了,獨自帶著4歲的女兒在廣州打拼。

離婚的時候,前夫曾經告誡她:“你可別後悔,你這情況,離了也找不到更好的。”

可H自我評估工作不錯、學歷不錯、性格也好、長得也不差、原生家庭也沒有什麼問題,應該不會太難。

可事與願違,離婚後這兩年多的時間裡,H相親過不少次,有網上認識的、有同事朋友親戚介紹的,沒有一個人能牽手成功——自己覺得不錯的,對方看不上自己;看得上自己的,各方面條件又差到難以兼容。

相親市場上有句玩笑話:“30 歲以上女人8折,離婚的女人打5折,離婚還帶娃的單親媽媽買一送一。H逐漸理解了這句話的殘酷,似乎參與相親的男人們,哪怕也是一個離異中年,哪怕收入學歷長相都不怎麼樣,可只要面對的是個單親媽媽,就有了足夠的優越感。

有一次,H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各方面都匹配、也聊得來的,覺得終於看到了希望。但幾次交往後,對方還是以一封短消息結束了這段關係:“對不起,我以為自己能夠接受離過婚有孩子的女人,但反覆思考後,我覺得還是做不到。我也有女兒,無法再接受一個,更何況她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H覺得很不解、很消沉,尤其看到前夫又找到新歡後,她簡直有點崩潰了。她問我:“一個女人,離過婚、有孩子,就被自動打上了標籤、打入底層,註定再也找不到真愛嗎?

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H的困惑,也是許多在尋愛路上沉浮的單親媽媽的困惑。我不止一次地接到類似的提問——單親媽媽去相親,認識了一個怎樣怎樣的男人,他到底什麼意思,他到底值不值得選擇,我還有得選嗎,我相親成功的機率到底有多少……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別焦慮、別自我懷疑、別說不相信愛情、更別以為相親就是再婚的全部。跳出相親的怪圈,或許,你會輕鬆一點。

【2】

晴朗本人也經歷過相親(但是是在未婚時),也體會過在相親過程中種種考驗,總的感覺是,如果一個人內心不夠強大、不夠自信、對自我沒有很好的認知的話,是不適合相親的。

所有參與過相親的人,要面臨的最大考驗,就是要看見並跨越愛情的崇高理想和婚姻的廉價現實之間,那條巨大鴻溝。

愛情的產生,要麼電光火石、要麼日積月累,然後有了信任、有了依戀、有了承諾、最終踏入到婚姻。而相親,則省去了醞釀,帶著鮮明的目標直奔主題:締結一個雙方條件差不多的婚姻。

相親,相比於自然而然產生的感情,似乎總有一種“廉價感”,因為它太過現實——雙方有幾斤幾兩,全都攤在牌面上,比較、談判。

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談戀愛這種事情,從來都與鄙視鏈無關,而相親,卻是孕育鄙視鏈的土壤。因為總是有比較、總是講條件,所以凡是相親的地方,就有很多人性中世俗、庸俗甚至醜陋的一面。

當你坐在相親桌前,你無法得知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可以確定的一點:他也和你一樣,帶著“比較和權衡”而來,所以最好做好準備,你可能會與虛榮、粗魯、刻板印象、嫌貧愛富、性別歧視不期而遇。

這也無怪乎很多男女都會驚呼:“為什麼我相親時遇到了奇葩?”因為,相親的直接性,會讓奇葩脫去偽裝。你覺得遇到奇葩,只是對相親的現實和人性的多樣預估不足。

【3】

近兩年,電視裡的各類相親節目,總喜歡圍繞“單親媽媽”這個話題,設置一些博人眼球的橋段環節。

比如:

漂亮單親媽媽大膽尋愛,慘遭場上男嘉賓集體滅燈;

女孩相親深受男方喜歡,但得知是單親媽媽後,男方父母秒變臉;

被拒絕的單親媽媽下場前透露真相,叫男嘉賓後悔莫及;

……

在《非誠勿擾》中,曾有一位被轟下臺的男嘉賓,堂而皇之說出了“單親媽媽不是原汁原味的”,“她的孩子不是原裝的了,是組裝的”、“這是道德敗壞的事情”這類奇葩的話。

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電視總是要追逐熱點、製造話題的,屢屢出現的類似橋段,只是在無言地傳遞著一個事實——不論單親媽媽有多優秀,這個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很狹隘、抱持著偏見,並且不恥於在公眾面前暴露出來。

這是很傷人的。

離過婚的人都受過傷,可還要帶著傷口坐在相親桌前被對面的人挑剔和審視,這個時候,你內心是否強大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當你屢屢受挫,會變得自我懷疑:我真的被打到婚戀鄙視鏈的底層了嗎?

你要告訴自己,“婚戀鄙視鏈”這個東西才是最荒謬的,任何追求愛情和美滿婚姻的人,沒有傷害到任何人,都不該被鄙視。

也別怪相親的男人缺乏包容。

當一個男人需要用這種相親的方法去認識更多女性時,就代表了他缺乏從女性身上發覺可愛之處的能力,或許,他大概率就是一個挑剔的人。只不過,你走入了相親這個場景,你遇到了他而已。

如果真的還想尋愛,為什麼不放下相親的執念,去更廣闊的世界,用更自然的方法,去認識更具包容性的男人呢?

單親媽媽去相親,是一種怎樣的經歷?她們的故事訴說真相

【4】

C在經歷了慘痛的離婚後,搬了家、辭掉固定薪水的工作,開了一家小超市。

C曾經也去見過不少介紹的對象,相過幾次親。但失敗的婚姻加上幾次失敗的相親,讓C對再嫁已不抱希望。與其一心想著再找個男人,不如把重心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好好掙錢、好好養孩子。

忙忙碌碌過了3年,日子穩步向前,而當她打算隨緣時,緣分卻悄悄到來。在超市旁開汽修的T師傅也是一個離異的男人,他被C的勤勞、堅強和熱心所吸引,兩個人從相互幫襯的鄰里,變成了心意相通的戀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我的身邊,那些能夠再獲幸福婚姻的單親媽媽,幾乎都有相同的路徑——

她們更注重經營自己的生活。

她們都鍛煉出一身掙錢養家的能力。

她們愛孩子、也愛自己、更愛生活。

她們對外在的指點和偏見一笑了之,毫不在意。

而且,在愛情這件事上,她們都很“隨緣”。

C對我說:“我很明白單親媽媽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的身份地位,也知道他們有些想法是錯的。但這些都與我無關,我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人類總是自視甚高,在婚姻市場上的自我估值也越難以客觀。我們都帶著一個高過真實自我的形象出現在相親對象面前,又往往被現實打得灰頭土臉。所以,打破幻覺,客觀地評價自己,對待他人,用平常心對待。

別再帶著執念相親吧,好好擁抱自己的孩子、擁抱自己的生活。

瞭解更多,請關注我的專欄《婚姻必修課:這樣離婚,不傷孩子》。我願意與各位父母,一起來探討婚姻和離婚的那些事兒。專欄請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