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的作品,在他的筆下,葛朗臺是一位吝嗇貪婪的守財奴。他信奉

“金錢就是一切,金錢就是中心”;他為了金錢,可以自私到不惜任何代價、不顧任何親情溫暖。

所以,故事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而事實上,葛朗臺太太和女兒歐也妮,也確實沒能迎來歲月靜好。她們一個纏綿病榻、一病不起;一個孤獨終老、鬱鬱寡歡。而葛朗臺,縱使他擁有千萬資產,臨終時也沒能帶走一分。

在巴爾扎克的筆下,葛朗臺不僅愛錢,還很自私。而他的太太和女兒,卻終其一生,活在了他用自私編織的牢籠裡,無力擺脫。所以,巴爾扎克通過《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想告訴我們:勇敢地遠離自私之人,你才有可能真正的遠離悲劇。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1. 表面上是金錢帶來的不幸,其實是自私帶來的悲劇

與其說葛朗臺的人生目標是賺錢,不如說他被金錢奴化。因為擁有豐厚資產的葛朗臺,依然生活節儉到令人髮指。他住在破舊、陰冷、搖搖欲墜的房子裡;他從不花錢買菜、也不購買新衣服。他不僅“嚴於律己”,還嚴以待人。在葛朗臺家,妻子和女兒歐也妮,根本沒有使用金錢的權利。葛朗臺甚至可以為了錢,自私到不顧妻子的性命,用女兒的幸福做賭注。

葛朗臺很自私,他只會考慮自己的得失。妻子生病後,他不聞不問,直到律師跟他說,女兒擁有妻子的遺產繼承權後,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假惺惺地向女兒示好,以達到使其放棄繼承權的目的。在葛朗臺的心裡,妻子的性命、女兒的安危,都不值一提。他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犧牲別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利己主義指的是任何行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自身立場出發去看待一切問題,根本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而僅僅去追求自我利益的 一種心理。

葛朗臺為了達到自己斂財的目的,不惜去犧牲女兒的幸福。歐也妮從小身邊就有很多追求者,這些人看上的都是葛朗臺的錢,而葛朗臺明知如此,卻處心積慮地利用女兒當籌碼,算計著這些人。當女兒把自己的金幣給了堂弟查理時,葛朗臺不顧女兒的心意,只因損失而惱羞成怒。於是,他不顧妻子的勸阻,將女兒鎖了起來,並只給她吃冷水和麵包。

西方《聖經》上記載:人有七宗罪,自私是人性一處最深的毒眼。

葛朗臺擁有利己主義的思維,所以他習慣了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並凡事權衡自己的利益得失。他不僅親手斷送了太太和女兒的幸福,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醜惡的自私。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2. 若非軟弱,又怎會悲劇?

如果說,擁有一個自私自利的父親或丈夫,不足以讓葛朗臺太太和歐也妮,悲劇散場的話;那麼,軟弱就是加速悲劇進程的催化劑,一步步推著她們,走向了悲劇。

葛朗臺的原始資本,絕大多數來自於太太的孃家。但令人訝異的是,葛朗臺太太在家中居然一點話語權都沒有。葛朗臺太太甚至軟弱到,連自己手頭微薄的生活費,都要全部“借”給丈夫的地步;女兒被丈夫懲罰,她更是軟弱到束手無策,甚至是病倒。而對於歐也妮來說,如何使用自己的金幣,是自己的權利。可她卻害怕告訴父親金幣的去向,甚至因為軟弱,而不敢反抗父親的慘無人道的懲罰。

對於她們來說,雖然軟弱,給她們帶來了不幸。但,在當時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女人本就該依附於男人,聽命於男人。而且在她們的心裡,葛朗臺就是權力的話語者。

法國哲學家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提出過權力話語理論。凡是能夠服從權力話語者的,這些個體被認為是符合社會標準的,即是一個合格的個體。而不服從者,就會被歸為異類,這些個體是要受到譴責,嚴重者要受到懲罰改造。

長久以來,葛朗臺對妻子和女兒的限制,變成了她們理所應當要遵守的“規則”。葛朗臺一直在不斷加深這種“規則意識”,並讓她們從骨子裡覺得,不遵守就是一種罪過。而這種意識的加深,也成了她們不得不選擇軟弱的理由。

所以,歐也妮雖然花了自己的金幣,卻還是會抱著一種負罪感;而葛朗臺太太明明是遺產的繼承人,卻仍然忍耐、包容著丈夫的一切,不敢有一絲的違抗。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3. 多種修辭方法並用的細節描寫中,盡顯葛朗臺的自私自利

在《歐也妮·葛朗臺》這部小說中,有許多細節的描寫,而這些細節描寫之所以生動、真實,又離不開多種修辭方法的並用。而且,在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下,葛朗臺自私自利的形象,也更加飽滿、豐富。

·襯托

金錢控制法律、控制政治、控制風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管什麼義與不義,只要能夠達到塵世的天堂,享盡繁華之福,化心肝為鐵石,胼手胝足地去爭取暫時的財富,這是今日最普遍的到處都揭櫫著思想,甚至法律上也這樣寫著。

俗話說,“紅花配綠葉”,紅花只有在綠葉的襯托下,才能顯得格外嬌豔。同樣的,葛朗臺的自私,也要通過襯托才能更深刻。而環境和人,始終是相互制約、彼此襯托的。所以,為了襯托葛朗臺的自私,在《歐也妮·葛朗臺》中,巴爾扎克對當時的社會狀況、風俗情況,做了許多的描述。

通過“金錢控制一切”可以看出,在當時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人們對金錢趨之如騖。而這種現象,也直接影響了葛朗臺的性格,甚至導致了他的價值觀開始扭曲。而“不管什麼義與不義”,也寫出了當時的人們,在追求金錢過程中的底線全無。所以,在這種只顧自己不顧道義、更不顧別人利益的社會襯托下,葛朗臺自私的形象,才會更加飽滿。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對比

到她拿到那五個路易的時候,丈夫便對他說:“借幾個子兒給我,行不?”彷彿他們的錢袋是共有的。可憐的女人一貫聽懺悔的神甫說,丈夫是她的主宰,她的主人,覺得能為丈夫做點什麼事是人生一樂。

通過對比,把對立的兩個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較,是為了讓讀者分清好壞。這一段是葛朗臺太太得到丈夫給的金幣後,又被“借”走的描寫。葛朗臺太太擁有慷慨的胸懷,對丈夫有求必應,因為她覺得這是應該的,也是妻子必須要做的;而對比之下,握有萬貫家財的葛朗臺,卻自私到連太太微薄的生活費都不放過。

葛朗臺的自私,在葛朗臺太太的慷慨下,被無限放大。作者將這兩個對立、矛盾的人擺在一起,就是為了讓葛朗臺自私的本質,變得更加清晰。

·比喻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老傢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塊金板下來,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這一段是葛朗臺發現查理留下的金匣子後,他的反應。老虎是一個充滿勝負欲和佔有慾的動物,葛朗臺雖年邁,但面對金子,卻仍然能如“老虎”一般,兩眼放光、動作敏捷。

“縱”“撲”“撬”“放”等一連串的動詞,也給了讀者視覺上的感受,讓腦海中葛朗臺貪婪、自私的形象,更加立體。

在巴爾扎克的描寫下,葛朗臺自私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不再是書中的人物,而是從書中走出來的生活中的人物。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4. 鼓起勇氣,遠離自私的人,你才能真正的遠離悲劇

因為自私,葛朗臺不顧女兒的幸福、不屑妻子的性命;因為軟弱,歐也妮和葛朗臺太太,處處忍讓、也沒有勇氣違抗葛朗臺。甚至直到葛朗臺去世後,歐也妮也依然在金錢的魔咒下,履行著“照管金錢”的義務。

如果你的家人或是愛人,也是一個自私鬼,那你是會像歐也妮她們一樣,選擇軟弱地順從;還是會勇敢地擺脫這些自私鬼呢?張愛玲選擇了後者,所以她勇敢地告別了自私鬼,也遠離了自私鬼帶給她的悲劇。

當原生家庭並不美滿的張愛玲,遇到胡蘭成之後,她以為遇到了這世上最懂自己的人。所以,她卑微地聽從著胡蘭成所有的安排。但胡蘭成卻是一個自私的人,他一面花著張愛玲的錢,一面追求著所謂的“自由”;他處處留情、佳人不斷,只在乎自己是否快樂,而不惜給張愛玲帶來痛苦。

日本投降後,胡蘭成逃到了浙江溫州。在那裡,胡蘭成為了滿足私慾,又有了新的女人。於是,張愛玲經過了一年多的思考後,決定不再軟弱,並勇敢地向胡蘭成提出了分手,她說: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雖然痛苦,但張愛玲必須要為她與胡蘭成畫上句點。因為只有遠離自私的胡蘭成,張愛玲才能結束所有的痛苦。

王爾德曾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生活中,有些人活成了葛朗臺,他們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不惜犧牲了別人的幸福;也有些人活成了胡蘭成,凡事只考慮自己,不惜傷害愛自己的人。面對生活中至親至愛的自私之人,那些像葛朗臺太太和歐也妮一般的人,只能在軟弱中忍氣吞聲;而那些像張愛玲一般擁有勇氣的人,則能夠及時止損,並遠離那些自私的人。

人生本就是一個篩選和捨棄的過程。而人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將時間放在了不值得的人身上。只有遠離了自私自利的人,我們才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值得的人身上。但願我們都有勇氣遠離自私的人;也但願每一個勇敢的人,都能遠離悲劇。

巴爾扎克經典人物守財奴:執迷做奴,痴狂盡毀,做一個不自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